中國外部形勢越來越嚴峻。
用風聲鶴唳或形勢逼人來形容目前中國外交形勢一點也不為過。
日本咄咄逼人,在釣魚島問題和歷史問題上豪不讓步。越南趁火打劫,不僅占據中國島礁,而且對中國在自己領海里的經濟活動橫加指責和阻撓。菲律賓狗仗人勢,屢屢挑釁中國的底線。印度及東盟諸國也蠢蠢欲動,擺出一副要打群架的姿勢。
美國這個一向聲稱在領土爭端上中立的國家終于露出了本來面目,不僅公開站出來為這些與中國為敵的國家站臺,而且以武力威脅要介入亞洲領土爭端。
不管承不承認,中國多年來的韜光養晦外交政策已經失效,或者無法再繼續下去。它韜出的是被欺凌和侮辱,養出的是群狼環伺。是國際地位的下降,是中國外交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目前形勢下中國沒有退路。美國鐵了心要壓制中國,即使投靠美國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國家政治制度的改變,而且極有可能造成國家分裂,被歧解成沒有力量的各個條塊政治實體,這是美國的慣用手法。
中國需要重新評估外交形勢,需要與時俱進調整外交戰略。需要審時度勢應對出現的各種新情況,需要打破這種被封鎖和舉步維艱的局面。要以我為主,靈活主動。著眼于大局和未來,不因外部形勢的突然變化而亂了陣腳,防止因情緒化而犯重大錯誤。
不能跟美國講公平。
5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紐約州西點軍校出席學員畢業典禮的講話中不僅強調美國在未來100年要繼續“領導世界”,而且宣揚美國“孤立”了俄羅斯,宣稱“中國的經濟崛起和軍事擴張讓鄰國憂心忡忡”。這是新的 “奧巴馬主義”,也是美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外交政策的立足點。公開叫板俄羅斯和中國兩個大國,是美國決心獨霸天下的宣示。
如果說共產主義要實現世界大同只是一種理想的話,美國總統這種挑戰性姿態則更具現實意義。他是這樣的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對抗,在中日問題上與日本站在一起,在亞洲領土爭端上公開站到中國的對立面。其態度之明確,言詞之激烈,是歷屆美國政府少見的。
其實美國不要在意美國要領導世界,也不要跟他講什么國際法中“平等者之間無管轄”的理論。美國不是“國際公民”,它是獨霸天下。國際法對于美國而言只有利用沒有遵守的概念,責任和義務是針對其它國家的。他是“帶頭大哥 ”,世界只能圍繞著美國的指揮棒轉。
國際之間從來沒有公平公正可言,有的只有實力,只有利益取向。美國的經濟實力最強,軍事實力是世界之最,文化是“普世價值”。其它國家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只能望其項背,無法形成顛覆性的挑戰。偶爾給他制造點麻煩,卻改變不了這種“一股獨大”的事實。世界大部分國家只能接受美國的保護和影響,或者說承擔美國分配的角色和責任。這種情況下,美國即使違背公義,在國際關系中拉拉偏架,吹一吹“偏哨”,或者蠻不講理,也是為了“世界和平”。為了維持世界領袖地位,美國必須壓制任何敢于公開與美國唱反調的國家,干掉那些不訓服的政治家。他以前這樣做,今后仍然會繼續下去。
美國不會考慮國際規則,不會去思考一國領導世界時她要為誰負責。雖然美國總統是美國人選舉的,世界人民連選舉的資格都沒有。但是,她仍然是凌駕于世界的首腦,這是實力決定的。
以我為主,不與美國爭鋒。
糾結于美國領導世界是否公平或者能否領導成沒有多大意義,他要領導或者想當領導就讓她當好了。中國需要做的不是耍嘴皮子式的辯論,而是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合適的選擇。美國總統的話確實無理,美國頻頻針對中國的舉動也令人氣憤。但生氣惱火是一回事,具體應對上卻不能亂了分寸。
首先是不與美國爭鋒,尤其是不要企圖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中國目前沒有這個實力,即使與俄羅斯聯手也改變不了這種狀態。唯一的辦法是你唱你的高調,我做我的事情。
其次是以利益為中心權衡取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還處在發展階段,堅持政治自信,經濟發展和提高國民生活質量是首要任務。不能因為美國與周邊小國嚷嚷幾句,就在在戰略上忽視中國與西方在經濟上的共同利益。要致力于從全球化合作中汲取養分和分享利益,通過合作共贏而不是像美國那樣通過強權獲取利益。
三是核心心利益上絕不示弱。國家分裂、領土主權寸步不讓,甚至不惜傾全國之力一戰。國家內政不許干涉,可以容忍不同政治思潮,卻絕不縱容充當外部敵對勢力的幫兇。必須堅持政治底線,不管把美國社會制度說的天花亂墜,中國仍然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政治方向,通過改革使之更適合中國的社會發展和進步。
四是妥善處理美國及西方諸國的關系。把美國與西方其它國家區分開來,避免與西方全面對抗。雖然說毛澤東時代全面對抗并沒有大不了的,但現代社會的今天是個相互需要的時期,離開了外部的支持就很難強大自己。況且西方各國即使在社會制度上也與美國有一定的距離,他們對美國的依附更多是一種利益關系,在美國獨霸天下的情況下,各國都有自己的考量。中國的外交策略應當堅持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的理念。
五是不與俄羅斯走的太近,更不能形成結盟關系。兩國可以在具體問題上保持協同,在對抗美國侵襲方面聯手行動。目前階段,中國沒有俄羅斯的支持不僅更孤立,而且增強軍事實力根本不可能,而軍事雄起是國家建設發展的關鍵環節。就大國關系而言,只要中國不放棄社會主義制度,中美就不可能真正交好。而在外部領土矛盾發展到激烈對抗的情況下,俄羅斯是唯一能夠既在道義上支持又能在軍事上支援的大國。這是現實選擇,是防止美國通過強權打壓中國的戰略儲備。但是,與俄羅斯過于親密會使許多國家產生恐懼,從而失去一些朋友或樹立敵人。
受攻擊只是國家強大過程中的副產品。
目前中國從高層到民間都情緒化的被外部所牽引。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修改和平憲法,重整軍備,在釣魚島問題上折騰,中國跟著批。結果是日本針鋒相對,越走越遠。越南占據中國島嶼,扣押中國漁船,騷擾中國海上作業。中國全民一致聲討,結果越南不僅不收斂,還要訴諸國際法庭。菲律賓把軍艦放在中國島礁上,形成了事實上的占領。中國也是賣弄嘴皮子上的功夫,只喊不做。美國軍事力量高調重返亞洲,與幾個國家聯全演習。中國跟著演習,炫耀武力。結果給世界許多國家形成了武力威脅臨國的印象,使美國軍事部署亞洲有了更多的理由和借口。
其實中國無論是日本復活軍國主義還是領土爭端,態度一直是明確的,天天念叨只是重復,不起任何作用。日本不會因為中國反對而放棄修改和平憲法或者參拜靖國神社,美國不會因為中國的態度而改變敵視中國。中國需要的是盡可能地表明自己的態度,通過宣傳讓世界了解中國的訴求和理由。有些問題需要針鋒相對,需要硬處理。有些問題需要讓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國提出的歷史證據,需要在國際法的框架內擺事實。這些事實雖然不會起決定作用,卻可以獲得國際社會更多的理解。
展示力量并不是弦耀,而是需要具體的行為來表現。美國對不聽話的國家動輒動手打,俄羅斯打格魯及亞也沒有多少輿論準備。中國如果當年果斷的對菲律賓擱淺艦艇進行清除,估計她也不敢像現在這樣囂張。對越南占領的島嶼奪回,也不會像今天這樣理直氣壯。這些歷史遺留問題如其說是怪別人,倒不如說是當年處置失當。還有一個臺灣問題,總是喊著統一卻任由其孤懸海外半個多世紀,時間越久處理越難。
國家受攻擊無非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家太弱,容易受欺凌。二是國家變得強大,讓別人感到了威脅。當國家太弱時,只能臥薪嘗膽,忍辱負重,徐圖發展。當國家變得強大時,原來強大的國家需要一個適應甚至打壓的過程。此時自己的心態一定要放正,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心高氣傲,過高估計自己。行事要與自己的國家地位相適應,把握逞強和示弱的度。否則發展的步伐容易受到挫折。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就是這個道理。當年的大英帝國、不可一世的德國,囂張的日本和領導華沙條約組織的前蘇聯,都曾經在世界上爭霸過。多年以后,美國也成了“糞土當年萬戶侯”,這是歷史規律。只不過美國現在是如日中天,風華正茂,搞點領導世界一百年的意氣風發激揚一下士氣既是美國的一種自傲,也符合她的國民心情。
中國要強大,被打壓甚至被圍攻只是發展過程中的副產品。要理解美國怕中國強大,周邊國家怕中國強大后的威脅。美國要保持世界領導者的地位,就必須打壓任何挑戰者。周邊小國想沾點便宜,也需要一個弱勢的中國忍讓。
放正心態,以我為中心,不受外部形勢所牽引。
練好內功遠比逞口舌之爭更有效。反對、譴責應當是為后續行動做輔墊,并非是目的。在自己家里講的頭頭是道,外人看來只是強詞奪理。
中國還沒有變得強大,仍然是發展中只大不強的國家。作為發展中的副產品,被攻擊是正常的。只是中國應當檢討為什么態度越強硬周邊敵人越多的問題,是處置不當還是美國要先下手為強來制約中國。或者是被別人看透了,除了嘴巴硬以外,實際上沒有多大實力和多少辦法。
求穩怕亂是中國目前的心態。越是這樣,敵對國家越沒事找事的挑釁讓你不得安寧,從而遲滯中國的發展。別國的一個動作,或者一句話就能讓中國跳起來。這樣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別人設定的框框里跳舞,處于一種被動應對狀態。
這種情況下,中國很容易犯錯誤。因為被別人琢磨透了,知道什么情況下中國會做何反應。你越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越想和平建國,別人越是不讓你輕松發展,越要挑事讓你窮于應付。
有智慧的人能夠參透別人的思想,從而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對于愚人只會踏著別人的節拍走,情緒化跟著別人的屁股轉。這種人犯錯誤是必然的,最容易中圈套。
美國要當世界老大就讓她當,用不著辯這個理。日本要修改和平憲法的話,中國攔也攔不住,還是任由她去。美國要重返亞洲,那就讓她來吧。練好內功強大自己才是應對的最有效辦法。
日本要把釣魚島據為己有,罵是沒有用的,繼續派艦船巡視宣示主權就行了。她要敢先動手就開打。越南和菲律賓挑釁中國船只就派軍艦保護,擺出一副不怕動武的姿態。硬要強加在身上的爭端也好戰爭也罷是不依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不惹事不怕事就是這個道理。
雖然美國制約中國之心昭然若揭,但中國應當盡可能的避免與美國發生直接沖突。這種避免不是怕,而是一種策略,一種用時間換空間,一種力量的積蓄需要。這種情況下,絕不能把眼光僅盯在日本、越南和菲律賓這些搗蛋鬼身上,盡可能找到或利用他們與美國之間存在的軟肋,在中美關系的利益共同點上多做文章,從而化解與美國之間的矛盾。
就目前而言,美國和許多亞洲國家是互相利用的關系。美國需要這些國家與中國搗亂,充當圍堵中國的馬前卒。這些亞洲國家與中國為敵,是利用美國的強大和亞洲戰略趁火打劫。它們在利益趨使下的抱團都比較現實,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中國不能被外部勢力牽著鼻子走,還是要以我為主,變被動為主動,打好外交的“太極拳”。少說大話恨話,多干實事。只要不犯大錯誤,中國的發展和崛起則是必然。
等中國真的強大了,周邊小國的爭端也就不存在了。美國不敢輕視中國的存在,她的領導世界也會成為笑談。2014.6.4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