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是冷戰時代,而蘇聯解體后,人們稱之為后冷戰。但冷戰結束了嗎?其實并沒有,而是以一種更復雜的方式進行著。
因此,后冷戰時代是一種更明目張膽、鯨吞蠶食階段的開始。美國與北約合作下肢解了南聯盟,美國運作之下,前蘇聯地區出現了各種顏色革命,接著又聯軍入侵,推翻了伊拉克和利比亞的政權。因此,最近發生在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的動蕩,我們應當理解為俄羅斯的反彈。俄羅斯長期在被鯨吞蠶食之下,已退到了黑海地帶,莫斯科已快要變成了最前線。它已退無可退,只得賈其余勇,奮力展開反擊。
以前,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在搞不結盟運動時,曾對美國的霸權作了最尖銳的批評。他說:“世界上最厲害的壟斷,乃是壟斷了一切理由。”他的意思是,美國支配這個世界,無論武力入侵、滲透顛覆、挑撥離間,無論它做什么,都是有理由的。就冷戰后美國的鯨吞蠶食為例,“維護世界和平”、“消滅流氓政權”、“人道干預”,這個世界的理由已被它獨占光了。
在“9•11”之后,美國已有了最大的改變。以前美國的政策是一次只能有一個戰場、一場戰爭。但后冷戰美國獨大之局已經確定,因此,它同時已能發動兩場戰爭,維持兩個戰場,維持兩個敵人。“9•11”之后,它同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進行兩場戰爭,就是美國戰略的重大轉折。而今天,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為了兩場未來的戰斗進行布局,就是這種戰略想法的深化。
所以我認為美國在歐洲對付俄羅斯,在亞洲對付中國,這并不是偶合的事件,一定有經過沉思熟慮。美國已在為后冷戰的行動展開布局。在歐洲方面,我們已可看出,美國強硬的霸權努力挺進到黑海,一旦美國進入黑海,莫斯科就在美國軍力可控制的范圍。美俄交鋒,俄羅斯就處于必敗的一方。最近,烏克蘭形勢緊張,美國在黑海擴大巡弋,又在波蘭及波羅的海進行軍演,這就是一種鉗形的軍事包圍行動。
而在亞洲方面,在東海問題上,美國防長哈格爾已表示,如果釣魚島遭到外國軍隊攻擊,美國有義務援助日本;美軍駐沖繩最高司令威斯勒也表示,如果中國軍隊攻占釣魚島,美軍甚至不必登島,只需從海空攻擊,就可以消滅登島的解放軍。而奧巴馬更明言,釣魚島乃是美日安保的適用對象。
另外則是奧巴馬訪問菲律賓,對美軍擴大駐守,對美國機艦的駐留以及軍援菲律賓已達成協議。這也意味著,針對南海,美菲軍事結盟以制中,也跨出了一大步。由此可見,奧巴馬這次訪問亞洲,真正的目的乃是在對東海及南海問題預作部署。美國所謂的“為了亞洲安定”只是一種理由,它真正的目的乃是擴大在亞洲的軍事部署,對中國展開圍堵,為以后的新冷戰或局部沖突作準備。
因此,中國方面對美國的寸寸進逼,已不能假裝視而不見,對日本已正式鯨吞蠶食釣魚島的主權,也不能只是發表個談話就輕松過去。中國對美國的布局須特別警惕,并展開有效的反制。當年蘇聯核武駐軍古巴,美國公開揚言不惜發動核子大戰,因而逼退了蘇聯。這個經驗,中國應該記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