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為何氣急敗壞?關鍵是本幣結算
當中國和俄羅斯簽署天然氣協議公布之后,公知、主流媒體如喪考妣,開始失去理智地拿中俄“誰虧了,誰賺了”說事,并且造謠中國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只有200美元/千立方米(遠低于中俄350美元的媒體推測值),所以中國吃了大虧。此謠一出,立刻遭到@辟謠與真相、@李牧等的反駁:相關海關數據證明2013年新疆口岸進口土庫曼天然氣的平均價格達到每千立方354美元。@點子正、@摩羅空間、@王小東等則據此怒斥:“公知見中俄天然氣合同終于要談下來,就又開始造謠!上屆政府拿巨額外匯買美國白條,白送3760億美元給兩房!卻因價格問題而與俄十年談不攏合同!今天見終于要簽約了,公知們急了!對中國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卻在扯價格的事!這說明公知始終是美國的狗!”
如果只看到中俄簽署的4000億天然氣協議,那還無法理解公知們凄慘的心境。要害在于中俄之間的天然氣貿易極有可能用本幣結算,那么就等于敲響了美元霸權的喪鐘。
據今日俄羅斯,普京出訪中國首日,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與中國銀行簽署協議,雙方將以本國貨幣交易。
兩家銀行在投資銀行、銀行間貸款、貿易融資和資本市場交易中,將不再需要使用美元。俄羅斯Direct Investment Fund負責人稱:“這將使更高效、更明確的談論投資不同項目成為可能。”俄羅斯的亞洲支點論繼續發力。VTB官方聲明稱:“按照協議,兩行計劃在多個領域發展伙伴關系,包括在盧布和人民幣清算、投資銀行、銀行間貸款、貿易融資和資本市場交易方面展開合作。”
《中俄聯合聲明》中也強調:“推進財金領域緊密協作,包括在中俄貿易、投資和借貸中擴大中俄本幣直接結算規模”。
普京本人在訪華第一天表示,中俄將增加雙邊貿易,讓邊貿登上新臺階,兩國“已經為樹立新的歷史里程碑做了大量工作……中國已經穩步確立了我們重要貿易伙伴的地位。”
普京提到,去年中俄貿易額增長將近2%,增至約900億美元,“如果保持這一速度,雙邊貿易水平到2015年會達到1000億美元。”
其實,無論是銀行合作還是增加雙邊貿易,都有利于俄羅斯推進“去美元化”。面對今年烏克蘭危機升級后西方世界從經濟到政治的孤立,俄羅斯已越來越認識到“去美元化”的重要性。
“隨著中俄交易在美元體系之外進行結算,我們可以預見世界即將開始去美元化和去美國化”,曾任里根政府財政部助理部長保羅·克雷格·羅伯茨(Paul Craig Roberts)接受今日俄羅斯采訪時表示。
俄羅斯“去美元化”已有多年
俄羅斯試圖“去美元化”已有多年, 俄羅斯中央銀行副主席烏留卡耶夫此前就曾表示,俄羅斯能源企業需要拋棄美元,“這些企業必須更勇敢地與貿易伙伴簽訂盧布結算合約。”隨著烏克蘭局勢的不斷升級,俄羅斯受到歐美聯合對俄采取的一系列制裁,俄羅斯試圖挑戰美元以及“石油美元”則更顯示出其緊迫性。
今年3月下旬,普京提出,俄羅斯可以放棄使用美元,建立自己的國家支付結算系統,設法減少對西方的經濟依賴。俄羅斯國家杜馬金融市場委員會副主席阿納托利•阿克薩科夫上月還稱,受到美方制裁的俄羅斯銀行或改用中國銀聯作為支付系統。
從3月4日開始,俄財政部停止了每日購買外幣達價值35億盧布(約合9980萬美元)的購匯行動。美國財政部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俄羅斯的美國國債凈持有量3月份減少258億美元,至1,004億美元,較2月份減少20%。
“石油美元”是美國經濟重要的基礎之一,因為它創造了全世界對美元大量的需求,使得美國有能力發行大量債務而不用擔心違約。比如日本買家想要從阿聯酋購買石油,但即使這個交易中并無任何美國公司參與,但日本也需要付給阿聯酋美元來結算。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支配性地位還使得即使是歐洲想要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也得用美元支付。
4月25日,俄羅斯第一副總理Igor Shuvalov召開會議,專門探討減少外貿交易使用美元的比例,進而徹底“去美元”。俄大型能源公司、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參加此次會議,以應對歐美因烏克蘭事件對俄羅斯的制裁。
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Alexey Moiseev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正在探討一種名為“貨幣置換行政令“的法律機制,強制俄羅斯企業讓盧布交易在特定商品交易中達到一定比例。他表示,盧布交易的比例有可能高達100%。
盡管在上述會議中并未具體提到石油美元,但俄羅斯之聲報道稱,俄羅斯也在試圖推動和其他國家石油貿易本幣化。目前中國和伊朗已經表示支持俄此輪去美元化。俄汽與科威特和埃及就擴大液化天然氣供應舉行了會談,與印度的“大單”成交在即,同時還與伊朗達成了石油換商品的協議。
據路透社報道,在上述貿易協議中將不會用美元進行結算。比如,伊朗以最多每日50萬桶石油換取俄羅斯的設備和商品。如果俄羅斯決定屆時支付給伊朗盧布,則將對“石油盧布”起到有力的支持。美國對此表示,這樣的協議將引發“嚴重擔憂”,有悖全球大國和伊朗所進行的核談。但俄羅斯之聲的評論認為實質上美國擔憂的是“石油盧布”對“石油美元”帶來的挑戰。
去美元化,美元霸權失去支撐
從事戰略與國際政治問題研究工作者程亞文稱:中俄此次達成的能源協議,在兩個方面都令人矚目:其一就是數量巨大,另一個不太為人所提及的是,兩國可能開創能源交易的新模式,具體說就是繞開美元。在這方面,俄羅斯有更強烈的意愿。近年來,俄羅斯一直致力于在經濟上擺脫美元束縛,烏克蘭危機發生后,更是加快了退出美元的步伐。今年3月俄羅斯減持美元債券達20%以上,創造了單月最大減持幅度。由于俄美已因烏克蘭事態而陷入準冷戰狀態,未來若干年份俄與西方關系都不可能有大的改善,俄羅斯退出美元機制的決心,極為堅定。這也促使俄羅斯積極推動形成一個以金磚國家為主的新經濟世界,以替代傳統世界經濟的主導機制七國集團。
一旦中俄能源貿易轉向以盧布和人民幣為結算單位,世界經濟、政治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時刻。它極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鼓勵更多早就對美元擔驚受怕、欲去之而后快的國家,也大膽在國際能源交易中不再使用美元。由于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生產和消費,都已轉向亞洲,當亞洲兩翼的國家,借由諸如亞信峰會這樣的機制,逐漸形成能源聯盟并在能源交易中改用其他貨幣形式時,其后繼影響首先是在能源領域,全球能源貿易地圖將改寫,圍繞能源的地緣政治面貌也將改變。其次是,世界經濟和金融將全面進入去美元化進程,美元霸權未來將逐漸失去支撐,美國掌控全球經濟、政治事務的能力,將受到更大挑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