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正在訪華的美國防長查克·哈格爾與中國防長常萬全,在聯合記者招待會上公然發生“面對面的交鋒”(BBC評論):
哈格爾撕去了外交禮儀,公開蠻橫地指責中國無權在未經協商的情況下,單方面在爭議島嶼上空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美、日劃設“防空識別區”之前同中國協商過嗎?!);表示在日、中發生爭執之時,美國將保護盟國日本。
常萬全則表示:領土主權問題是“中方無法妥協的一個核心問題”,中國愿意“與相關國家”和平地解決主權爭議問題。中國不會首先“惹事”,但為了捍衛中國的領土主權,必要時,也會做好武力準備。在回應美國記者提問時,常萬全說,我們不惹事,不怕事。面對威脅,中國解放軍做好準備,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8日下午,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在八一大樓會見哈格爾時,也毫不客氣地指出:對“部長先生”近期在“美國與東盟國防部長非正式會晤”和訪日期間發表了一些言論,“中國人民是不滿意的”。在釣魚島問題上,“部長先生”公開表示歡迎日解禁集體自衛權,為日本撐腰打氣,在南海問題上,“部長先生”袒護菲律賓,一味指責中國。
長期來,美國人說一套,做一套;對中國搞兩面派的手法,這是有目共睹的。除非是“低能兒”,世人都是清楚的。然而,像哈格爾這一次如此毫不掩飾地赤裸裸地表達它的霸權主義主張,倒是難得一見的。在公開的外交場合,兩國高官居然如此直白地正面尖銳交鋒,也是中美建交35年來所罕見。為什么會這樣?其背后又隱含著什么?
這一現象至少反映了兩個客觀現實:美國霸權的虛弱性與中國人維護民族利益的底氣。
如果美國有足夠的自信,不想以勢壓人,哈格爾防長何需如此氣急敗壞,甚至不顧撕下外交臉面而作咄咄逼人之勢呢?反之,如果中國沒有足夠的底氣, 常部長與范副主席又怎敢面對強敵,作出如此有力的反擊與斗爭呢?
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9。11”事件的發生,美國連續發動了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成年累月長期的窮兵黷武,四處伸手,在很大程度上拖垮了美國經濟,財政赤字不斷擴大,搞得聯邦政府幾次“揭不開鍋”,以至“關門大吉”。2008年終于引發金融危機,并擴大為經濟危機波及整個世界。據有關資料顯示,2013年美國GDP為15.54萬億美元,而國債總額卻突破了17萬億美元!毋庸諱言,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實力已大大地削弱了。
2009年奧巴馬入主白宮后,面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實,被迫對霸權主義外交政策作了某些調整;但其霸權主義本質不會改變:美國照樣發動對利比亞的戰爭;照樣在中東發動顏色革命;照樣頤指氣使,橫行霸道;照樣為維護其世界“霸主”的地位,遏制中國的崛起。同年9月,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東盟地區論壇上提出“重返亞洲”戰略,這應該是一種帝國沒落前無可奈何的選擇。
誠如前任美國防長帕內塔所言,美國政府面臨財政赤字壓力,要在10年內削減4870億美元軍事預算。但美國仍將設法保證其軍力全球第一,軍隊朝更靈活、更先進的方向發展。未來5年美國海軍將淘汰一批軍艦,部署更先進的艦船。但美國將繼續保持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加強與區內盟友及合作伙伴的關系,除強化美日、美韓軍事同盟外,還要加強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新西蘭等國的關系。到2020年,美國海軍軍艦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區域的部署分配比例將由五五開調整為四六開,屆時美國在太平洋的軍力部署將包括6艘航母,巡洋艦、驅逐艦、近海作戰艦艇和潛艇的數量也將占美國海軍總數的半數以上。
根據“重返亞洲”戰略,美國不斷地對中國示強。
2010年8月,美國出動包括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在內的多艘大型艦艇與越南展開首次海軍聯合演習,此后又進行了兩次軍演,使得美越這兩個曾經的敵人之間的軍事關系得到了實質性發展。美國和菲律賓之間年度軍演的規模通常比較小,但自發生黃巖島爭端之后,美菲提高了軍演的等級。2010年,美國主導的聯合軍演超過一半在亞太地區舉行;2011年,美國在亞太地區進行的軍演達到172次,幾乎平均每兩天就有一次。
日本右翼政客看準了這一時機,主動迎合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故意挑起“釣魚島問題”,借此加緊復活軍國主義步伐。2012年8月21日,美國海軍陸戰隊與日本自衛隊開始為期37天的島嶼作戰演習,這次演習正值中日因釣魚島爭端關系緊張加劇之際。時美國防長帕內塔公開強調加強與盟友的關系。鼓吹“美日同盟將繼續是21世紀地區安全和繁榮的基石之一。”
菲律賓趁機“狗仗人勢”地在南海不斷地“鬧事”。這些都符合美國霸權主義的戰略意圖,目的是給中國制造麻煩,擾亂中國的發展進程。
今年3月,美國伙同歐洲盟友在烏克蘭搞顏色革命,顛覆了原先的亞努科維奇政權;不想物極必反,卻激化了烏克蘭東部俄裔居民的反彈,結果導致克里米亞“公投”并實現與俄國的合并。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果敢地與克里米亞總理和議長簽署了條約文件,把克里米亞正式并入俄羅斯版圖,且在外交上得到了金磚國家集團(巴西、印度、中國和南非)為代表等不少國家的支持。這讓美國霸權主義鬧了個“偷雞不著蝕把米”的下場,卻又無可奈何花落去。這是美國霸權主義衰落的又一個明顯表現。
為防俄中接近甚至結盟,共同對抗美國的霸權主義。此番哈格爾的亞洲之行,明顯帶有壓制、威脅中國之意,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為此,美國在哈格爾到訪中國前,做了一系列不大不小的“動作”進行鋪墊:
4月3日,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在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上,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說“中國的鄰國都擔心,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可能為北京開了一個先例”。警告中國:不應懷疑美國保衛亞洲盟友的承諾;威脅說,“經濟報復的前景將讓中國不敢動用武力在亞洲尋求領土主權,不會像俄羅斯在克里米亞那樣”。竭力離間中國同鄰國的關系。
4日,美國副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李柱銘、陳方安生,表示重申美國長期支持香港的“民主”,插手中國內政香港問題。
7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2014年確認“與臺灣關系法”與軍艦移轉法案》,再度要求奧巴馬政府“應對臺出售佩里級巡防艦”,破壞兩岸關系。
其后,哈格爾在東京放狠話,明確表示釣魚島適用于美日安保條約,宣布增派兩艘宙斯盾軍艦常駐日本,并且因為中國即將舉行的觀艦式沒有邀請日本軍艦,美國軍艦也要拒絕參加,等等。
不到10天,如此密集地對中國施壓,這難道都是偶然的嗎?
美國霸權主義者本以為,通過上述一系列動作、手段,再在本次與中國防長會談中持“超強硬”態度(不惜向世界公開中美的分歧與對抗),就能壓服中國就范。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其結果恰恰是適得其反。引來的是中方強烈的反擊,最后還是以美方以言不由衷的語言妥協收場:
“美國在涉及主權爭議問題上不持立場,希望有關各方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爭議。我本人也沒有為日菲撐腰打氣。”(轉引自2014年4月9日《文匯報》第5版)
中國人的底氣終于頂住了霸權主義的恫嚇與訛詐。
中國人的底氣從何而來?來自捍衛國家、民族利益的正氣,來自于全體愛國人民的全力支持,來自于現代化的國防力量,來自于人民軍隊的必勝信念,來自于堅持毛澤東思想的中央領導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堅強意志。有了這種底氣,中華民族何懼之有?
可以用常部長的一句話來正告霸權主義:
中國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不會妥協,不會退讓,不會交易,更不允許受到一絲一毫的侵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