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憲法法院判決英拉678億美元基建項目違憲,導致“大米換高鐵”項目流產。這一消息令人嘆息。雖然遭遇阻礙,但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依然在有序展開。據中國網3月10日報道,泰國克拉運河籌建工作啟動。
泰國“克拉運河計劃” 是指在泰國克拉地峽處挖掘一條溝通泰國灣與安達曼海的運河。克拉地峽位于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兩側海域分屬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峽最窄處不足100千米,而且地勢不高,開鑿運河基本不需要象巴拿馬運河那樣調劑水位,開鑿的相對成本和運營成本都較低。計劃中要開鑿的運河寬400米,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適合遠洋大船進出。這條運河一旦修成通航,船只將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
克拉運河與周邊航路示意圖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對進口油氣資源的依賴度越來越高,運載油氣資源的船只經過狹窄、周邊情況復雜的馬六甲海峽嚴重威脅著中國的能源安全。除此之外,近年來美國在“重返亞太”的戰略下動作頻頻,美軍有可能駐扎在新加坡樟宜基地進而控制馬六甲海峽這一“亞洲能源咽喉”。因此在克拉地峽開鑿一條以中國影響力主導的運河,將改善中國能源安全的狀況。
走過“黃金十年”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把打造自由貿易區升級版、推進多領域互聯互通合作、加強金融合作和開展海上合作作為“鉆石十年”的重點合作方向。
十年前,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迎來亞洲發展的“黃金十年”,堪稱全球區域合作實現多贏的典范。
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從2002年的548億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4436億美元,年均增長21%以上,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超越中日貿易額,成為中國在全球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的合作建成了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涵蓋19億人口,雙方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在全球經濟低迷情況下顯示出勃勃生機。
東盟國家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地之一,也是中國吸引外資的重要來源地。十年間,中國—東盟間的相互投資擴大了四倍,雙向投資金額累計已突破1000億美元,東盟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第一大市場。
東盟各國高度重視增強自身的總體經濟實力,除了致力建設東盟自由貿易區以外,還在2002年的東盟首腦會議上達成了成立“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的共識,東盟黃金十年后,“東盟經濟共同體”的共識得到進一步強化,也將開創“鉆石十年”新輝煌。
泰國地處于中南半島中心的戰略地位,同時也是通往湄公河區域和南亞的重要門戶,歷史上,泰國便有在克拉地峽修建克拉運河的構想,限于人力物力,克拉運河計劃未能實施。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推進,克拉運河計劃有望成為現實。近日,由柳工集團、徐工、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牽頭的克拉運河籌建小組已經開始運作,東盟的“鉆石十年”也將收到最好的禮物。
克拉運河位于泰國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根據工程計劃,這條100公里的人工運河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成為亞洲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
克拉運河開通后,東盟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相對原有的馬六甲航線,直線縮短一千多公里的航程,這為東盟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了大量的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
屆時,東盟、中國和日本乃至世界的貿易體都因克拉運河的開通而受益。
隨著克拉運河的修建,東盟的“鉆石十年”將更加燦爛輝煌,克拉運河則成為皇冠上的明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