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暴力事件的幕后推手——《霸權背后——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書摘
第四章 新疆暴力事件的幕后推手
為了實現其目標,美國秘密情報機構轉而利用它們精心設立的各種非政府組織作為工具,使用“違反人權”和“削弱民主”作為戰斗口號。
華盛頓和北京玩的游戲更難識破
悲劇性的中國烏魯木齊“7•5”暴力事件已經過去,美國政府的“獨立”非政府組織(NGO)——“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在其中都做了些什么,很值得我們仔細看看。所有的跡象表明,美國政府又一次通過它的“私人”非政府組織,大規模干涉了中國的內政。
華盛頓大規模干涉新疆問題的行動,似乎與所謂的北京當局壓制維吾爾族人民的人權的關系不太大。其真相在于新疆的地理位置看起來非常重要,是歐亞大陸上具有地緣政治戰略意義的一個重要地點,對于中國與俄羅斯之間、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和其他屬于上海合作組織的中亞國家之間,在長遠的經濟和能源合作方面,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號召在中國駐外使館門前抗議示威的主要機構,是總部位于華盛頓的世界維吾爾大會(簡稱“世維會”,WUC)。世維會有一個常設機構及一個非常奇特的英文網站,它和美國國會出錢辦的“國家民主基金會”的關系走得非常近。根據“國家民主基金會”自己出版的報告,世維會每年從“國家民主基金會”接受21.5萬美元,用于“人權研究和推廣項目”。世維會的主席是民族分裂分子熱比婭•卡迪爾,她稱自己為“出身于洗衣婦的百萬富翁”,她同時還擔任另一個設在華盛頓的機構——“維吾爾美國人協會”的主席,這個協會也是一個人權機構,還是由“國家民主基金會”用相當數額的資助支持的。
這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2008年3月的拉薩“深紅色”革命的背后有它,在緬甸的“袈裟革命”后面也有它,在近幾年東歐國家每一次政權更迭和動亂的背后都有它:從塞爾維亞到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從吉爾吉斯斯坦到德黑蘭最近大選后的政局動蕩。
艾倫•溫斯坦為成立“國家民主基金會”執筆起草了立法草案,他在1991年一次公開的采訪中,口無遮攔地說:“我們今天干的事情,很多都是中情局25年前曾經偷偷摸摸干的。”
“國家民主基金會”應該是一個私人的、非政府的、非營利的基金會,但是它從事的國際性工作都是按年度從美國國會領取經費。“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日常經費來自四家核心基金會:“國家民主研究所國際事務部”,隸屬于民主黨,奧巴馬總統即屬于民主黨;“國際共和主義研究所”,隸屬于共和黨;“國際勞工團結會美國中心”,屬于“勞聯產聯”,即美國勞工大會和美國國務院;“國際私營企業家中心”,隸屬于美國商會。
新疆暴力事件的幕后推手最應該問的問題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剛剛發生的暴力犯罪事件背后,“國家民主基金會”到底干了些什么勾當?對于在美國認為應該施壓的那些目標國家里,“國家民主基金會”出錢資助的干預他國主權政治的行為,奧巴馬政府的政策是支持還是譴責?答案必須盡快找到。 為了說明奧巴馬主政的華盛頓的政策,必須全面揭露“國家民主基金會”、美國國務院和與美國政府有千絲萬縷聯系的非政府組織,看看它們究竟是否卷入并參與了煽動維吾爾分裂主義和制造動蕩。烏魯木齊的騷亂發生在上海合作組織的歷史性會議剛剛結束的時候,這一切真的只是偶然的巧合嗎?
維吾爾流亡組織、中國和地緣政治
據世維會官方網站報道,2009年5月18日,美國政府的內部“私人”非政府組織——“國家民主基金會”,主辦了一次意義非常重大的人權會議,題目是“東突厥斯坦:共產主義統治下的60年”,主辦單位還有一個令人感到好奇的非政府機構,名稱是“無代表國家及民族”(UNPO)。
“無代表國家及民族”的名譽主席是艾爾肯•阿爾普特金,“老疆獨”的后代,他在美國情報署的官方電臺“自由歐洲/自由廣播電臺”工作的時候,創立了這個組織,他曾任那家電臺維吾爾分部的負責人,并且是美國情報署民族部的副主任。
阿爾普特金同時建立的另一個機構就是世維會,時間是1991年,當時他還在美國情報署任職;美國情報署在阿爾普特金成立世維會的時候,為自己確定的宗旨是:“溝通信息,理解并影響外國公眾,以促進〔美國的〕國家利益……” 阿爾普特金是世維會的第一任主席,而且如他們的官方網站所言,他是“達賴喇嘛很親近的朋友”。
仔細考量,可以發現,“無代表國家及民族”正是美國地緣政治戰略家們夢寐以求的組織。上面說過,它是在前蘇聯解體的1991年成立的,那年歐亞大陸上的大部分地域處在政治和經濟的混亂中。從2002年起由奧地利人卡爾•馮•哈布斯堡大公擔任這個組織的總干事,此人自封“奧地利王子和匈牙利王子”,雖然奧地利和匈牙利從沒有承認過他。
“無代表國家及民族”所代表的,是57類完全不同的人群的“自決”權,這些人群通過某種未公開透明的程序被接納為“無代表國家及民族”的正式成員,他們有自己的旗幟,全部人口約有1.5億,總部設在荷蘭的海牙。 “無代表國家及民族”的成員中有科索沃,于1991年加入,當時科索沃仍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澳大利亞原住民”和科索沃一起被列為這個組織的發起者。其中也有加拿大北部的布法羅河谷的印地安人的“迪尼國”(Dene Nation)。
“無代表國家及民族”中的主要成員之一是西藏,西藏也被列為發起者。這個組織的成員還包括了地緣政治上一觸即發的其他地區和人群:克里米亞韃靼人、羅馬尼亞的希臘少數民族、(在俄羅斯境內) 伊契卡立亞的車臣共和國、緬甸的民主運動陣線以及一片與安哥拉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相鄰的海灣飛地,那里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石油所在地,又是美國前國務卿賴斯曾經任職的石油公司雪佛龍石油公司的地盤。這個組織的成員還有其他地緣政治上的熱點區域, “無代表國家及民族”多對其優先授予名分,如伊朗北部很大的區域,自稱“南阿塞拜疆”,還有一個自稱“伊朗的庫爾德斯坦”的地區。
2008年4月,根據“無代表國家及民族”的官方網站的消息,美國國會所屬的“國家民主基金會”與“無代表國家及民族”共同為“世維會”舉辦了一次“領導能力培訓班”。在德國柏林, 5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維吾爾族和知名的學者、政府代表和民間組織人物,一起討論了“國際法之下的自決”問題。在這個未公開的研討會上,熱比婭做了主旨發言。研討會的內容從不公開。
新疆暴力犯罪事件的可疑時機
中國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的暴力犯罪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7月5日。
世維會的網站說,暴力事件的起因是6月26日發生在廣東一家玩具廠的所謂暴力事件。世維會聲稱玩具廠的漢族工人打死了兩名維吾爾族工人,原因是他們對廠里的兩名漢族女工實施了性侵犯。7月1日那天,世維會的慕尼黑支部向全世界發出號召:到世界各國的中國使領館抗議示威,盡管他們自己都承認事件的細節沒有事實根據,都是些未經證實的傳說和似是而非的報道。
世維會宣稱,6月26日的所謂攻擊事件是他們向全世界發出號召的理由。
7月5日在新疆正好是周日,在美國這一天是7月4日——美國獨立日。世維會在華盛頓聲稱,中國漢族士兵荷槍實彈在街上一見到維吾爾族就抓。中國的官方新聞報道說,發生了大規模暴力犯罪事件,烏魯木齊大街上的汽車被焚燒。截至7月16日18時,烏魯木齊“7•5”事件死亡人數已升至197人。據新華社報道,維吾爾族抗議者攻擊街上的漢族行人,焚燒汽車,用棍棒石塊攻擊公共汽車。目擊者說:“他們沖到街上……手里拿著刀、棒、磚頭、石塊。”法新社援引在華盛頓的“維吾爾族美國人協會”秘書長阿力姆•瑟托夫(Alim Seytoff)自己的消息來源說,警察對著示威人群“胡亂開槍掃射”。
一個事件兩個版本。中國政府的報道和暴力犯罪事件畫面所表明的事實是:維吾爾族攻擊漢族居民,造成死亡和破壞。而法國的官方報道譴責中國警察“胡亂開槍掃射”。非常重要的事實是,法新社的報道與“國家民主基金會”支持的熱比婭的世維會作為消息來源。讀者是否應該判斷一下,法新社的這種行動會不會被美國的地緣政治所左右?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奧巴馬政府正在“運籌”的,是更加深不可測的博弈游戲。
新疆暴力犯罪事件發生在一場國際會議剛剛結束數天之后,這難道僅僅是巧合?6月16日,在俄羅斯葉卡特琳堡召開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會議,伊朗是正式觀察員國家,內賈德總統以嘉賓身份出席。
在剛剛過去的幾年里,當美國的對外政策越來越具有敵意、越來越難以預料的時候,歐亞大陸上的幾個大國——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經濟領域和防務領域開始了日益密切和直接的合作。 另外,上海合作組織將正式觀察員身份給予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蒙古。面對北約和美國軍事力量在該地區的肆意擴張,上海合作組織的國防部長們就相互之間的防務需要保持著經常的和日益擴大的磋商。
新疆對于歐亞能源設施的戰略意義
新疆的和平與穩定對于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的國家安全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中國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管線有一部分是直接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哈薩克斯坦和中國之間的能源關系,對于雙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將因此減少對被美國控制的石油來源的依賴,萬一兩國關系惡化,那些石油供應完全可能被美國掐斷。
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2009年4月對北京進行過國事訪問,主要討論的是深化經濟合作,尤其是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哈薩克斯坦有巨大的石油儲備,可能還擁有巨大的天然氣儲備。會談后中國的媒體刊登過這樣的文章,標題為《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將要灌滿中國的主要輸送管線》。計劃于2009年建成的阿塔蘇阿拉山口管線,將通過新疆把石油天然氣輸送到中國內地。中國的能源公司參與了贊納佐爾斯基煉油廠的建設以及巴夫洛達電解煉油廠和莫伊納克斯卡亞水電站的建設。
根據美國政府能源信息管理局的信息,哈薩克斯坦的卡沙干油田是中東以外最大的陸上油田,是全世界第五大儲油地,位于里海北岸,靠近阿特勞市。中國建造了一條長約986公里的管線,從阿塔蘇開始,通過哈薩克斯坦的西北部,到達阿拉山口,這是中國進口里海石油的新疆口岸。中石油下屬的中國石油公司是里海原油中國一方的獨家購買者。這條輸油管線是中石油和哈薩克斯坦石油運輸總公司的合資項目。2007年這條管線輸送了8.5萬桶哈薩克斯坦原油。中石油還參與了另外一些同哈薩克斯坦合作的重大能源項目。這些項目都將穿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07年中石油還簽訂了一項20多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建設一條從土庫曼斯坦經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到中國的天然氣管線。這條管線的起點在土烏邊境的戈旦,長約1771公里,穿越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到達中國新疆的霍爾果斯。中國和土庫曼斯坦已經簽署了一項30年的天然氣供給協議,天然氣將通過這條管線輸送。中石油已經成立了兩家機構,來監督這條管線上游段土庫曼斯坦的項目和第二條管線的開發,這是從新疆開始跨越整個中國到達中國東南地區的建設項目,總投資70億美元。
同樣,中國和俄羅斯也在討論大型天然氣管道項目,從東西伯利亞通過新疆進入中國。東西伯利亞擁有已探明的約3.82兆立方米天然氣和其他可能的未知儲量。科維克塔的天然氣田在今后的10年內將有可能通過這些擬議中的管線向中國輸送能源。
在當前全球蔓延的經濟危機中,哈薩克斯坦從中國得到了100億美元的信貸, 其中的一半投入到石油和天然氣部門。 阿塔蘇阿拉山口石油管線和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已成為中亞各個國家和中國經濟之間的戰略“環節”上的“把手”。在歐亞大陸上,跨越中亞各國、從俄羅斯延伸到中國的凝聚力,正是華盛頓最懼怕的那種地緣政治意義上的“內聚”。他們永遠不會把這句話說出口,但這是千真萬確的:新疆不穩定,正是華盛頓削弱上海合作組織日益增加的凝聚力最理想的途徑,新疆越是不穩定,他們就越“理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