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在國會聽證會上非議南海九段線,聲稱中國根據九段線宣示南海權益不符合國際法,要求中方就九段線做出明確說明。這與菲律賓之前提交“仲裁案”指責九段線違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稱《公約》)如出一轍。
南海九段線也稱為南海斷續線、傳統海疆線、U形線等,是中國政府1947年確定并于來年正式對外公布,在中國地圖上由若干斷續線所標示的圍繞南海形似U形的海上疆界線(原為十一條,1953年中國政府批準去掉北部灣內的兩條,故稱“九段線”),是構成中國南海權益主張的重要法理基礎和寶貴歷史遺產。
自1948年中國政府正式出版標有上述斷續線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后,包括南海沿岸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在很長時期并未提出任何異議,更沒有哪個國家政府就此提出外交交涉,皆默認該線的存在,包括美歐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版的地圖均據此將線內的南海海域標繪為中國疆域。
然而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南海油氣資源的大規模發現、《公約》的簽署生效,以及南海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南海沿岸國及國際社會出于各自利益考量,對九段線的態度和立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逐步從最初的肯定、認可及默認態度向質疑甚至否定的立場轉變。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南海域內外國家聯手推動南海問題擴大化和國際化,九段線也成為南海法理論戰的眾矢之的,某些國家對九段線的質疑和攻擊更是變本加厲,而這其中的美國因素及其影響首當其沖。
各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紅色線為中國,深藍色線為越南,綠色線為印尼,淺藍色線為菲律賓,黃色線為文萊,紫色線為馬來西亞
美國盡管一貫聲稱在南海爭議中不持立場,但美國少數官員和學者的有關言論卻往往大相徑庭,這不禁令人遺憾和困惑。此次美高官對九段線發難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首先,九段線的產生先于1994年生效的《公約》至少40多年,而要求前者符合后者,甚至企圖用后者否定前者,則違背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國際法基本原則,顯然有失偏頗。
其次,中國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的權益是基于最先發現、命名、管轄和納入版圖而形成的一種合法權利,完全符合國際法并受其保護。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二戰結束后是中國人民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了被其一度非法占領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九段線的產生正是為了確認并鞏固中國在南海的既有合法權益,這是中國人民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一項重要舉措,經得起歷史和法律實踐的檢驗。斷言中國可能會基于九段線擴大南海權利聲索空間,完全是毫無依據的主觀臆測。
再者,美高官此次劍指南海九段線,既有統一調門“聲援”菲盟友的意味;更耐人尋味的是逼中國就九段線表態,倘若中方所為如美所愿,則會徹底消除九段線有可能不利于美國在南海形成海上霸權優勢的擔憂,亦可擠壓中國未來強大后在南海的維權空間,為美國在南海的所謂“航行自由”掃清法律障礙。
美國負責東亞及亞太地區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資料圖)
南海九段線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在南海開發經營、有效管轄乃至抗擊外來殖民侵略等主權行為的集中體現和象征,它充分反映和代表了整個中華民族在南海的共同利益。作為規范和調整國家與國家之間關系的國際法理應保護,而不是損害這一無可爭辯的歷史性權利。某些國家要求中方放棄九段線顯然是違背中國人民意愿的,而指望中方重新界定九段線的法律釋義也看似不現實。
需要重申的是,中國從未將整個南海視為本國的領海,也不會像個別國家官員或學者所宣稱的那樣,謀求將南海變成“中國湖”,但中國在南海的合法權益和正當訴求必須得到有關各方的切實尊重和保護。中國是南海和平穩定的堅定維護者,也是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的積極保障者,國際社會對此有目共睹。希望某些國家在南海問題上不要以“道義仲裁者”自居,更不要選擇性失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