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美國此舉的考量是什么?
沈丁立:這是向世界強硬地表明美國不把中國宣布的東海防空識別區當回事。如果美國承認該防空識別區,(在進入時)必須向中國通報,但顯然美國此次并未通報。美國此舉完全是象征意義。其一,(轟炸機)沒有進入陸地非常靠近領海的區域,所以從實際意義而言,對我們的影響并不大;而接近陸地空域才有意義。其二,沒有攜帶武器;其三,沒有飛機護航。
王湘穗:美國通過此舉展示了對中國設立的防空識別區不承認不配合的態度。從此前在言語上拒絕承認中國設立的防空識別區,到派出轟炸機飛越防空識別區上空,這是一種危險的挑釁行為。美方顯然把這個問題從外交領域升級到了軍事范疇。
東方早報:為何使用B-52轟炸機?
沈丁立:B-52轟炸機機身大,可以攜帶很多炸彈,但同時其空中格斗速度慢。如果真的要開戰,就需要攜帶炸彈以及兩架護航飛機。此次不帶炸彈就是跟中國表明不開戰的立場。
美國此次經過精心考慮決定不派戰斗機,顯示了不打算開戰的意圖。此次轟炸機飛行速度很慢,很容易被中國的各種導彈擊落,所以可以說美國是冒著一定風險過來的,其傳遞給中國的信息是,中方無需以軍事打擊作為回應。可以說中美雙方較量的一切前提是不發生戰爭,美國搜集情報,中國對美國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應。當然進入到領空就要另當別論。
兩架美國B-52轟炸機從關島起飛,北京時間26日上午進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
東方早報:根據國防部的消息,轟炸機飛至釣魚島以東約200公里活動,這個地點的選擇有何含義?
沈丁立:此次美國進入的空域是在中方領空以外,專屬經濟區上空的空域,不屬于中國的主權空域。中國的防空識別區包括了主權空域,專屬經濟區上空的空域和公海空域,但每個國家都可在公海自由行動。中國沒有必要派出戰斗機應對出現在公海的他國飛機。最近的公海距離我國有200海里,中國無需動輒就用戰斗機應對200海里以外的舉動。
此外,中國僅僅要求飛入防空識別區內公海的飛機對中方進行通報,這種做法日本在1960年代,美國在1950年代就有實踐,并不是中國開的先例。
東方早報:根據國防部的消息,中國軍隊對轟炸機進行了全程監視、及時識別,判明了美方飛機類別。您對中國的反應有何評價?
沈丁立: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即對于無意侵犯中國領空的飛機,中方是無意妨礙其自由的。而明確對方有無影響到領空的方式,是在對方進行通報后,中方展開識別。當然,此次美國拒絕合作,并未通報,但中國仍然做出了識別,并且明確其路線是擦邊而走,并未構成真正威脅。中方判斷美國此舉僅僅是出于試探,所以中國也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王湘穗:中方的回應顯示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態度是認真嚴肅的。這涉及中國國家安全和領土主權完整的核心利益。任何國家都會從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出發。美國也在其沿海各地設立防空識別區,進入區域內的飛行器均需要提前告知。為何中國就不能設立防空識別區呢?
東方早報:對待進入防空識別區的他國飛機,中國是否需要作出應對,相應情況分別要做出什么級別的應對?
沈丁立:中國會根據來者的意圖作出相應的應對。對于不通報,使用戰斗機直接進入我國(領空)的情況,我們必須用戰斗機應對。如果通過各種監視,發現對方直奔我國內陸,中方要求自動應答機聯系但得不到回應,中國可以考慮起用戰機伴隨。如果對方強行要闖入中國領空,中國有權擊落。
此次美國的行徑是為了給中國一種暗示,即不要當回事。美國在挑釁的同時帶有克制,我們在嚴密監視的同時也有克制,所以沒有派戰斗機起飛。雙方都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所以不會出現嚴重的后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