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1月3日簽署了總額高達6330億美元的《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
法案內容遭到中方堅決反對
在奧巴馬簽署的這一法案中,含有要求美國總統售臺F—16C/D戰斗機和《美日安保條約》適用于釣魚島問題等涉華內容。盡管這些內容僅僅屬于表達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共識的“意向性”條款,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這一事態本身即構成了對中國主權和內政的粗暴干涉,性質極為惡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在此前明確表示,中方對美國這一法案中有關涉華內容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中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美日安保條約》是特定歷史時期的雙邊安排,不應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方利益,更不應介入他國間領土爭議。與此同時,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向臺灣出售武器。中國敦促美國國會一些人放棄冷戰思維,從本地區和平穩定大局出發,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切實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多做有利于本地區和平穩定的事,多做有利于促進中美關系穩定發展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事,而不是相反。
對伊朗制裁力度加大
人們注意到,根據這一新的法案,美國將加大對伊朗能源、船運及廣電機構的制裁力度,嚴禁外界向伊朗提供貴金屬。針對2012年9月發生的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在班加西遇襲身亡事件,法案要求增加1000名保護美國駐外使領館安全的海軍陸戰隊員。
在美國全球戰略格局中,伊朗一直是眼中釘、肉中刺,美國新的國防授權法再次凸顯這一戰略關切。1月3日,《華盛頓郵報》在題為《最后向伊朗說句話》的社論中稱,伊核談判不能再這樣拖延下去了。伊朗軍方去年12月25日宣布,伊朗海軍定于自去年12月28日開始在霍爾木茲海峽舉行為期6天軍事演習。演習范圍包括霍爾木茲海峽和印度洋北部海域。參加演習的包括驅逐艦、潛艇、伊朗自造間諜無人機,還有導彈測試。伊朗軍方指出,此次演習目的是為了在霍爾木茲海峽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運輸路線反擊那些來自敵對國家的威脅,并測試新式武器。美國對伊方這一舉措高度關注。俄羅斯媒體注意到,美國海軍“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已經穿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波斯灣,目前停靠在杰貝阿里港等待命令。在霍爾木茲海峽外,兩棲攻擊艦“貝里琉”號也已抵達阿曼塞拉萊港。
要求盟友多做“貢獻”
在面臨嚴重債務危機的情形下,美國的國防開支不得不有所縮減。既要保持全球霸權,又感捉襟見肘,在此窘境中,美國的一個新動向便是要求其盟友多做“貢獻”。
美國駐北約大使伊沃•達爾德去年12月31日警告歐洲盟友在敘利亞和中東動蕩之際不要貿然削減國防開支。他呼吁,英國及其它歐洲國家必須將阿富汗撤軍所節省的資金用于加強軍備上,以幫助緩解令人不安的國防開支削減。達爾德說,去年利比亞戰事顯示,北約有能力對一場危機做出快速而有效的反應,但也暴露出如果不依賴美國的幫助,歐洲的反應能力會出現“令人不安的趨勢”。如果北約沒有很快開始在軍力上投入,那么美國和其它各方的差距將進一步擴大。北約盟友應該把節省下來的錢重新投入到軍備上,這是保持北約軍事實力的迫切需求。由于美國已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歐洲不能繼續對美國過分依賴。他說,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不出10年,北約就將不再有能力打一場像利比亞這樣的戰爭。
大使遇襲事件促成新法案
《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之所以強調全面改善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的安全保衛任務,其背景便是2012年9月發生的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在班加西遇襲身亡事件令美國大感震驚。在美國大選年中,對這一事件的處理也成為沸沸揚揚的政治事件。
班加西事件發生后,美國官方曾一度避重就輕,相互推諉。但事情經過逐漸明朗之后,人們普遍認為,在利比亞安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美國官方忽略升級駐班加西領事館的防衛,未能主動采取安全措施,而僅僅依靠當地武裝力量,應該對班加西遇襲事件負責。此次襲擊事件,尤其應該歸咎于美國國務院外交安全局和近東事務局,因為這兩個機構在提供安全保障方面未能良好協作。在美國兩黨就班加西事件的政治角力愈演愈烈之時,曾為國務卿熱門人選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賴斯因在班加西事件上“失言”而引發共和黨人強勢“炮轟”,最終宣布退出下任國務卿的角逐。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本人也因此遭到“炮轟”,甚至有人將克林頓近日因腦部出現血栓住院解釋為其欲躲避國會就此召開的聽證調查。
(《環球視野》摘自2013年1月4日《人民日報》)
鏈接1:奧巴馬簽署國防授權法案或將導致日進一步強硬 (郭瑩)
美國白宮3日凌晨發表聲明說,總統奧巴馬已簽署201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這份法案首次加入了“釣魚島防衛適用于日美安保條約第五項”的內容,并明確寫入了“(美國)不會接受第三國單方面行動”的詞句。法案雖然在措辭上都僅表明是國會“意向”,對總統沒有強制力。但一般認為,奧巴馬簽署這一法案,等于是放棄了美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不選邊”的立場,給予了日本政府最強烈的支持。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認為,美國意在通過此舉在釣魚島問題上向中國施加壓力。“它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這樣做呢,我覺得當然是與目前釣魚島的局勢密切相關的。美國希望通過在授權法案里明確釣魚島是不是適用這個問題來向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美國認為目前釣魚島中方采取的主動的行動,就認為問題的主要來源是在中方,這個當然不是一個公正的判斷。但是美日之間是一種同盟關系,在中日之間發生緊張的時候,美國當然是要站在日本一邊。”
針對有關此舉是否說明美國已放棄在釣魚島問題上“不選邊”的立場,曲星表示,要“一分為二”地冷靜看待這一問題。但美國此舉對于中日間釣魚島問題的走向影響惡劣,它將導致日本針對釣魚島問題的立場進一步強硬,不利于中日和平談判解決問題。“對美國所謂不選邊應該有一個冷靜的看法。美國準確來說是在釣魚島的主權問題上美國沒有立場,但是釣魚島如果發生了糾紛、發生了沖突,美國從來沒有說過它要中立。所以它所謂不選邊是它不持釣魚島的主權屬于誰這個立場,這一點它現在仍然可以這樣說;它仍然可以這樣說盡管《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于釣魚島,但是我并不明確說釣魚島主權就是誰的或者不是誰的。所以在釣魚島的主權問題上它沒有立場,但是一旦釣魚島出事的時候,它不可能是中立的。如果真是中日之間就釣魚島發生了沖突,美國當然是要站在日本這一邊的,因為它認為釣魚島是在日本的有效實際行政管轄之下。
第二,對下一步走向,下一步走向當然它的影響還是非常惡劣的,因為它實際上向日本傳遞了一個非常錯誤的信息,認為美國在給它撐腰,無論發生什么樣的事情美國都會支持日本。這樣必然導致日本的右翼進一步囂張,日本政府的立場進一步僵硬,中日之間通過談判的可能性進一步縮小,所以是不利于釣魚島問題的和平談判解決的。”
針對美方的舉動,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去年12月27日表示,美國國會“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涉華內容,粗暴干涉中國主權和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中國外交部也就此表明立場稱,“在釣魚島問題上,有的人企圖渾水摸魚,也有的人妄想狐假虎威,這些都是徒勞的。”對此,曲星表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要求中方做好各種準備。“首先中國當然立場上會是非常堅定的,我們有充分的歷史、法律依據,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絕對不會讓步的。不會因為他們通過了這樣的授權法案或者再一次強調安保條約等等,中國就會讓步,這個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在外交立場上會非常的堅定。
第二,當然我們要做好各種準備,我們希望問題能夠通過談判協商來解決,如果解決不了我們希望問題能夠擱置到后人來解決,像當年建交的時候,第一代毛澤東、周恩來和田中角榮那么那一代達成的共識,往后擱,這是我們的希望。但是如果說對方不愿意擱,而且要采取措施來改變現狀的話,那我們只好奉陪,只好應對。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做好各種各樣的準備,當然包括軍事力量的準備。”
(《環球視野》摘自國際在線)
鏈接2:美國防預算想找中國麻煩(臨 河)
美國會眾參兩院日前相繼通過了201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批準給國防部總計約6330億美元的預算經費。盡管美國2013年國防預算較2012年有所減少,但總數仍相當于其他所有國家國防預算的總和,而且該國防授權法案承認日本對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重申《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規定的美對日本的安全承諾,同時呼吁美國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先進的F-16C/D或類似機型戰機。很顯然,美國國會仍抱冷戰思維,企圖對華遏制,這對于中美關系將是巨大的沖擊。
軍費連續兩年減少
剛剛通過的法案,授權政府使用大約5280億美元的基礎國防經費,供五角大樓在新財年采購武器、開展研發、更新裝備和維持人員開銷;供能源部使用的約170億美元核武器項目經費;以及約880億美元的海外戰爭經費,用于正在進行的全球作戰,軍費總額達6330億美元。法案預算總額比總統奧巴馬在年初提出的申請多出17億美元,國會通過后立即提交總統簽署,只要奧巴馬一簽字便生效。
預算終止了共和黨提出的在美國東海岸建設導彈防御設施的資金,削減了對激光及定向能武器的預算投入。根據法案,美軍2013年用于激光及定向能武器相關領域的預算為2.4428億美元,盡管這一數額仍然巨大,但與2012年的3.6588億美元相比減少了33.23%,與2011年的4.4148億美元相比減少了44.7%。
預算批準了幾項新的裝備多年采辦合同,包括陸軍的CH-47“支奴干”運輸直升機、海軍DDG-51型阿利•伯克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和V-22傾轉旋翼飛機等;限制了國防部向國外派駐,軍事間諜的數量,以及國防部提出的生物燃料工業投資,認為該項資金應由能源部提供支持。
授權法案還要求加大對伊朗能源、船運及廣電機構的制裁力度,嚴禁外界向伊朗提供貴重金屬,對于今年9月發生的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遇襲身亡事件,法案要求增加1000名保護美國駐外使領館安全的海軍陸戰隊員。此外,法案要求五角大樓提交報告列舉美軍出兵敘利亞的可能方案,并批準近4.8億美元用于美以聯合反導系統,其中2.11億美元將用于攔截短程彈道導彈的“鐵穹”系統。
在2011年前的14年中.尤其是從2000年小布什執政以來,美國國防開支一直持續增長,從3117億美元一路飆升到2010年的7000億美元以上,整整翻了一番有余。巨額的國防開支,大部分用來支撐以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為代表的全球反恐行動。然而2008年下半年,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不斷侵蝕著美國經濟,并最終反映到了國防預算的數字上。因此,美國軍費預算連續兩年出現減少不足為奇。美國2012年國防預算總額為6620億美元,比2011年減少了380億美元。2013年預算為6330億美元,同比減少290億美元,其中用于全球戰爭的費用,比2011年的1190億美元少了310億美元。
無損美軍作戰實力
在美國政府計劃削減2.4萬億美元赤字的大背景下,奧巴馬政府在2011年提出10年削減3500億美元國防開支,平攤到每年大約為350億美元。2012年削減了380億美元.2013年又削減290億美元,從削減數額上看,是按照美國新的軍事戰略計劃進行的.未來幾年內其軍費開支還將繼續削減。
盡管美國2013年的軍費預算較2012年有所減少,但并不會動搖其軍事力量在全球排名第一的地位.6330億美元差不多是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除美國外的所有國家國防開支加在一起,也只能勉強與美國持平。而且,減少的部分主要是海外戰爭經費,這一項就減少了310億美元,其他費用特別是基礎國防經費與去年持平。美軍此前的大部分海外戰爭經費都用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目前美國已結束了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并加緊從阿富汗撤出。在利比亞戰事期間,美國沒有帶頭作戰,而且在敘利亞、伊朗等問題上也盡量避免被以色列等國所左右。所以,雖然美國2013年軍費總額減少了,但與2012年相比,美軍手頭上并不會特別緊張。
根據美國新的軍事戰略,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結束之后,美軍將致力于打造“更精更小”的作戰部隊。美軍計劃裁撤地面作戰部隊近10萬人,并將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新的國防預算方案在總體縮減的基調下,盡量確保了關鍵領域和重點地區的投入,最大程度地為美軍戰略轉型提供支持。也就是說,美軍戰斗力不會因規模縮減明顯下降。美軍幾乎所有主戰裝備,包括航母戰斗群、轟炸機集群、戰斗機群、兩棲作戰艦艇編隊等核心作戰能力,均不會受預算削減的影響;無人機和特種部隊還將得到加強,其中無人機巡邏編組將從目前的61個增至65個,必要時甚至增加到84個,特種部隊人數將在未來4年內從6.37萬人增至7萬人左右。而且,新型轟炸機、新一代核潛艇等重要研究項目也不會受經費削減的影響。9艘已經陳舊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將退役,但會有更多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來填補空白。
面對中國軍事實力的上升,為加強美國在南海等地區的軍事存在,新的軍費預算明確將優先用于建造海軍艦艇。而且根據新的軍事戰略,美軍在削減歐洲等地區軍力部署的同時,增加駐亞太地區的兵力,如在澳大利亞駐扎海軍陸戰隊、在新加坡部署瀕海戰斗艦等,并提升太平洋司令部所轄地區的作戰實力。
沖擊中美戰略互信
美國201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沒有多少新意.除規定了五角大樓能夠支出的各項經費及要開展的主要裝備研制項目外,依然抱著冷戰時期的“零和思維”,“遏華”意圖顯明。
該法案包括兩個涉華條款。其中一項條款稱,美雖然對釣魚島主權最終歸屬不持立場,但承認日本對該島嶼的行政管轄權,并重申《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規定的美對日本的安全承諾;另一條款則呼吁美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先進的F-16C/D或類似機型戰機。這是對中國主權和內政的粗暴干涉,與中美關系主流背道而馳.嚴重損害了中美戰略互信。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等島嶼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命名和利用的,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有史為憑、有法為據。《美日安保條約》作為兩國之間的條約,本不應超出雙邊范疇,更不能損害第三方的主權。這一條約實乃冷戰時期的產物,出臺之際便因嚴重損害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激起了全球華人的義憤與抗議浪潮。至于美國對臺軍售,更是嚴重違背了美方向中國政府和人民所作的明確承諾。2009年和2011年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重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根本原則是指導中美關系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核心”;“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對確保中美關系穩定發展極端重要”;“美方表示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
雖然上述兩項條款在措辭上僅僅使用“國會意向”表述,意味著并無法律約束力,但這種做法性質十分惡劣也相當危險,所釋放的錯誤信息,不僅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破壞中美互信,也不利于維護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很顯然,國防授權法案暴露了美國一些政界人士對中國快速發展的失衡心態,是冷戰思維繼續作祟的結果,企圖利用臺灣問題和中日釣魚島爭端等達到其“遏華”“制華”的目的。希望美方從本地區和平穩定大局出發,不要發出錯誤信號,多做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環球視野》摘自2012年12月25日《中國國防報》)
鏈接3:釣魚島因此可能“浪急風高”(宋榮華)
攪亂釣魚島局勢的野田走人了,新首相安倍更是來者不善,絲毫不讓人們對緩和釣魚島問題寄予任何希望。
安倍發表新年賀詞時稱,其政權肩負的使命,是讓全民團結一致重建一個強大的日本。為了堅決守護國民的生命和財產以及領土、領海、領空,將會適當地振興管理與加強警戒“國境離島”,日本政府已著手規劃整合陸海空三自衛隊“統合防衛戰略”。
5日,日本出動多架戰機“攔截”尚未到達釣魚島空域的中國海監飛機。同日,安倍召集防衛省和海上保安廳干部在首相官邸開會,研究強化應對中國飛機飛至釣魚島附近空域問題,指示自衛隊修改防衛體制,大幅增加軍費開支,改善陸海空三軍的協調能力,改裝F-15J戰機,堵住中國飛機對釣魚島“日本領空的侵犯”。
在日本不斷翻新“保衛”釣魚島措施時,日本的保護者美國似乎正從臺后跳到臺前,開始明目張膽地為日本撐腰。3日,奧巴馬總統簽署《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包括《美日安保條約》適用于釣魚島等內容。8日,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首次與美防長帕內塔舉行電話會談,擬“緊密合作共同應對中國船只及飛機進入釣魚島領海及領空”。奇怪的是,這條消息由日本共同社發出,卻沒有見到西方大通訊社的“原創”。
日本人擺出“決戰”的姿態,美國人扔掉了“不持立場”假面具,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中國知難而止、知難而退,不再去折騰釣魚島了。問題在于,中國會退縮嗎?
上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率22國聯合軍進入朝鮮半島,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嚇住中國了嗎?上世紀60年代,蘇聯在中蘇邊界陳兵百萬,美蘇曾預謀聯合轟炸中國核設施,此后西方還有一次次封鎖和制裁,哪一樣讓中國退縮了?中國人民從來就不信邪、不怕斗。目前日美在釣魚島問題上的表現,可以說不僅嚇不了中國,而且會更激起中國人民的斗志。
2012年因日本非法“購島”致中日關系惡化以來,中國展示出了維護領土主權的堅強決心與行動。本月7日,中國國家海洋局稱,中國海監船編隊繼續在中國釣魚島領海內巡航。中國沒派軍機前往釣魚島,不是中國沒有軍機,而是體現了中國的斗爭手法;如果日本玩過了頭,吃苦的恐怕還是自己。
可以肯定,中國對釣魚島恢復行使主權和管轄權的進程,絕不會后退或停止,維權與執法行動還會繼續。當然,全面收回釣魚島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必須要經過長期艱苦的斗爭。對此,全體中國人要有清醒認識,不可急躁冒進。對眼下的中國來說,要做到發展和維權的統一,發展是維權的保障。所謂“弱國無外交”,只要中國發展了,強大了,天就塌不下來。釣魚島在那里,它絕跑不了。(外交學院客座教授)
(《環球視野》摘自《廣州日報》)
鏈接4:做好反擊日本的全方位準備 (梁芳)
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簽署了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增加的附加條款明確規定美國對日本防衛義務的《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于釣魚島。此項法案凸顯了在中美亞太戰略博弈中,美國并不避諱公然地利用日本等盟國牽制中國,遲滯和破壞中國崛起的意圖。
當然,美國利用日本的目的十分明顯,在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增加一附加條款,既安撫日本,也避免按日本的要求直接將釣魚島寫入《美日安保條約》。從法律效力看,《國防授權法案》和《美日安保條約》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后者是確立兩國關系的重要法律,經過兩國協商并經政府批準,具有較強約束力。前者則是美國的國內法,美國與別國交戰還要受《戰爭法》約束。也就是說,美國雖然為釣魚島爭端埋下禍根,但畢竟還沒到處心積慮要將釣魚島清清楚楚寫進《美日安保條約》,并與我全面對立的地步。
認清美國的兩面性,對于制定我國的戰略對策十分重要。
一是我應將戰略重點放在爭取美國上,主要通過外交和法律手段阻止美日之間達成協議,并通過各種方式向美國民眾乃至全世界宣傳釣魚島屬于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利用民意來制約美國政府的行為。今非昔比,美國面臨“財政懸崖”,力不從心,于是打中國牌,拉幫結伙,目的是賣軍火、分攤安保費用,美國自己也知道遏制是個偽命題,面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既圍不嚴,更堵不住。
二是絕不能回到日本“購島”前狀態,即所謂日方實際控制狀態,更不能出現“共存共治共管理”的局面。釣魚島是我國固有領土,既然是固有領土就不存在與日本“共存共治共管理”,如果退到從前就完全違背了我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初衷,反而會使日本在我的弱制裁和對抗中悄然平息了這場危機。為此,我必須在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上打組合拳,進行全面反擊。一旦雙方全面對抗開始,我方實施的綜合手段將會使日本付出其難以承受的代價。
三是把握正確斗爭策略。我國海監已展開對釣魚島立體巡航的常態化,成績來之不易。中日在釣魚島問題的對抗中,彼此都不會做出讓步,在釣魚島問題上中國已沒有退路,針對極右翼分子重新執政后對釣魚島問題的強硬態度,派戰機不斷挑釁我主權,我切不可對美、日抱有任何幻想,要做好對日進行全方位反擊的準備。同時,我們要高度警惕日本安倍政府的新動作,如果日本膽敢再進一步,我將進行堅決反擊,日本每前進一步,就給我進入釣魚島提供了一次良機,我就要跟進兩步甚至三步,在雙方對峙中逐步實現控制主動權,最終實現完全控制。
四是加快確立國家海洋戰略。從國家層面對海洋方向進行整體戰略籌劃,把應對當前危機和長遠規劃結合起來,盡早提出國家海洋戰略,完善和制定針對海洋的法律法規,并加大在國際上的宣傳力度,弱化與我海洋主權聲索國在國際上進行對我不利的造勢。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520期,摘自《環球時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