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希拉里和帕內塔這個月內相繼訪問亞太
剛剛成功連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將于11月17日至20日訪問泰國、緬甸、柬埔寨,并出席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東亞峰會。
昨日,導報記者就此電話采訪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吳莼思。吳莼思表示,奧巴馬連任后的首訪選擇東南亞三國,是深化美國 “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舉措。緬甸和柬埔寨與中國關系一直很好,一些西方媒體甚至稱在東盟10國中,緬甸、柬埔寨和老撾是中國的“后院”。此次,奧巴馬連任后馬上出訪緬甸和柬埔寨也是在向中國釋放一種牽制和競爭的信號。美國首位總統訪緬甸柬埔寨
美國白宮日前宣布,奧巴馬將在本月17日至20日期間訪問泰國、緬甸和柬埔寨,并在訪問柬埔寨首都金邊期間出席東亞峰會。此舉將讓奧巴馬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到訪緬甸和柬埔寨的在任總統。此外,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和國防部長帕內塔也將在本月訪問亞洲。
對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吳莼思在接受導報采訪時指出,這是美國總統自越南戰爭以來首次在出訪亞洲時只訪問東南亞國家。奧巴馬的行動說明,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內,亞太將是美國重點經營的地區。
吳莼思說,奧巴馬2008年競選總統時就批評小布什把重心放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上,忽略了東南亞。奧巴馬上臺后,更加重視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東亞峰會是東盟及其盟友主導的國際會議,去年11月19日,第六屆東亞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美國首次以成員國身份參與,奧巴馬親自到場。今年是美國加入東亞峰會的第二年,白宮在奧巴馬成功贏得連任短短幾天后立即宣布奧巴馬將出席東亞峰會,可以看出奧巴馬是想給亞太各國顯示一個態度,就是要繼續深化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奧巴馬拉攏緬甸有三大目的
“柬埔寨是此次東亞峰會的主辦國。泰國則是美國在東南亞的傳統盟友之一,所以在奧巴馬的東南亞三國之行中,最受全球關注的當數其緬甸之行。訪問期間,奧巴馬將會見緬甸總統吳登盛及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吳莼思分析,美國刻意拉攏緬甸有三大目的:
一、從地理位置上看,緬甸是中南半島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不僅擁有豐富的油氣和礦產資源,而且扼守印度洋與太平洋、南亞與東南亞的戰略通道,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二、從戰略意義上看,緬甸與中國關系非常密切,近年來,南海爭端升級,緬甸在東盟內部積極支持中國,一些西方媒體甚至稱在東盟10國中,緬甸、柬埔寨和老撾是中國的“后院”。美國拉攏緬甸,強化對緬關系,也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三、奧巴馬政府視緬甸的改革開放是奧巴馬首個任期內外交政策的一大成果。奧巴馬四年前上任后表明放棄孤立緬甸的政策。兩年來,緬甸舉行全國多黨大選,軍政府逐步向民選政府移權,并釋放政治反對派人士,美國與緬甸關系逐漸回暖。此次奧巴馬親自訪問緬甸,既有彰顯成果的意思,也有鼓勵緬甸繼續改革開放的意思。美今后在亞太還有更多動作
“奧巴馬此次出訪東南亞三國的時機有些湊巧。巧在哪里呢?一是東亞峰會基本上每年都確定在11月中下旬召開;二是2012年美國大選剛剛好在11月結束,奧巴馬成功連任;三是奧巴馬對東亞峰會特別重視,去年親自參加了,今年也不會缺席。這三個因素撞在一起,就讓世界特別矚目,給人一種奧巴馬在連任后故意選擇首訪東南亞國家的感覺。”吳莼思分析,雖然奧巴馬的出訪時機有些湊巧,但也反映出美國對亞太地區、對東南亞國家的重視。
據統計,目前全球65%的原材料分布于亞太,世界經濟生產總值的61%和全球47%的國際貿易集中在亞太地區。中國和東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21世紀的亞太將成為全球戰略和經濟舞臺的中心。
“今年年初,奧巴馬高調宣布"重返亞太"新戰略,后來更改為"再平衡"戰略,主要有兩點考慮:一是順應亞洲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國際經濟重心由西向東轉移的事實,利用亞洲經濟增長活力推動其國內經濟復蘇;二是平衡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牽制中國的崛起,維護美國在亞太的領導地位。”吳莼思說,奧巴馬此次出行就是美國深化新戰略的重要一步,可以預見,今后奧巴馬還會對亞太采取更多的舉措,還會有更多動作。導報記者 李效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