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黃巖島事件:中國未來博弈新策略
在國際博弈日趨激烈的今天,中國最佳的策略是內部通過分配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穩定政治局勢;外部通過經略中亞保障資源能源供給,并加強對東南亞國家的分化。這樣,中國就能做到“先為不可勝”,而靜待美俄、美歐以及俄歐關系出現“可勝”之變化。希望黃巖島問題能成為中國實踐這一博弈策略的開始
■ 環球財經編委 潘亮
在今年4月以來事態不斷變化的黃巖島中菲對峙事件中,中國政府維護本國領海領土主權的決心是不容置疑的,外交部始終表態堅持通過外交協商解決黃巖島事態的立場。只要不出意外,黃巖島事件最終將通過外交協商,以菲律賓主動撤離而收場。
但是通過外交手段使菲律賓從黃巖島主動撤離,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在本次維護南海主權的博弈中取得勝利了呢?筆者認為,不足以說明。像菲律賓這樣的亞太小國之所以甘愿做美國“重返亞太”的馬前卒,無非是希望如果美國的戰略意圖得以實現,自己也能在美國的允許下從中國身上分一杯羹,所以他才膽敢挑戰中國底線。
當前,部分受美國拉攏的亞太國家之所以沒有在黃巖島問題上明確支持菲律賓,就是因為他們對中國還心存忌憚,想看清菲律賓的挑釁行為會有怎樣的后果,然后再伺機而動。如果菲律賓因為挑戰中國底線而遭受諸如國內經濟受創、執政黨被迫下臺等重大損失,那么其他的亞太國家就會自動回歸到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框架下,約束自己的行為。反之,一旦菲律賓沒有因為挑戰中國底線而受到任何形式的懲罰,也就意味著侵犯中國領海領土主權是一種只有風險與收益極不對等的行為,那么就算這次他主動撤離,但以后只要一有機會,菲律賓就會卷土重來,那時其他亞太諸國也將群起效仿,從此中國南海將難有寧日。
所以,要評判我們在本次維護南海主權的博弈中是否取得勝利,首先在于菲律賓是否因為挑戰中國底線而受到應有的懲罰,且懲罰的力度是否足以震懾其他亞太諸國。在維護領海領土主權方面,真正的勝利不在于經過博弈后對手知難而退,而在于對手根本不愿、不敢主動發起針對中國領海領土主權的惡性博弈。
中美的政治對價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菲律賓之所以膽敢在南海主權問題上挑釁中國,就是因為其挑釁行為得到了美國的背書,中國要想通過外交協商的方式促使菲律賓主動撤離黃巖島,關鍵就在于要讓美國收回對菲律賓挑釁行為的背書。
而通過讓美國勒緊菲律賓的“韁繩”來約束菲律賓的行為,中國是一定要付出相應的政治對價的。因為,當被其鎖定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國陷入“麻煩”時,作為“生意人”國家的美國是絕不可能無條件幫助中國擺平“麻煩”的,更何況這個“麻煩”的始作俑者就是他自己。所以,要評判我們在本次維護南海主權的博弈中是否取得勝利,最關鍵就在于為了讓美國出手壓制菲律賓,我們是否付出政治對價(對價:英文為consideration,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內涵是一方為換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諾,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代價或得到該種承諾的承諾——編者注)以及付出了怎樣的政治對價??哲娚賹ⅰ⒈究幬瘑塘紝④娫诮衲昴瓿踉治龅溃?ldquo;美國在金融危機后實力受限,跟中國較量時,手里可打的牌不多。從這個角度說,南海問題是美國憑空制造出來的一個籌碼,在他手里沒牌可打的時候,他把南海問題變成了一張牌,如果你認可這張牌,你就得拿東西跟他交換。”
就在美菲于華盛頓舉行“2+2”磋商后,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表示,美不會在南中國海主權糾紛中選邊站。這一看似中立(沒有明確支持菲律賓隊黃巖島主權訴求)而實際模糊(也沒有承認黃巖島是中國領土)的立場表態,已經讓美國做足了勒緊菲律賓“韁繩”的姿態,中國又可能會以什么政治對價換取了美國的這一姿態呢?
縱觀當前全球局勢,筆者大膽推測,美國最想與中國進行政治利益交換的很有可能就是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正是由于之前中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立場高度一致,所以巴沙爾政權才能頂住國內外各種壓力,使敘利亞局勢趨于緩和,并朝著有利于俄羅斯的方向發展。然而,美國并不甘心于敘利亞問題上的受挫,因為推翻巴沙爾政權是瓦解中東什葉派政治板塊的前提,而中東什葉派政治板塊一旦整合成功甚至做大做強,就將大大牽制美國戰略重心的東移,嚴重削弱其“重返亞太”的戰略效果。因此,如果在黃巖島問題上能夠誘使中國以改變敘利亞問題立場為條件,換取菲律賓從黃巖島主動撤離,這對于美國而言絕對是一筆相當劃算的“買賣”。
但如此一來,中國可能會暫時平息了南海的爭端,卻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戰略態勢中陷入全面被動。
經略中亞:構建中國的戰略空間
自從美國次貸危機轉化為全球金融危機后,世界不同類型的國家都在通過不同的手段努力擺脫經濟增長停滯的局面。金融霸權型國家一方面通過印鈔維護本國金融系統的穩定,另一方面通過貿易保護措施,重建本國制造業。資源壟斷型國家則是通過抬高資源價格,將自己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轉嫁給下游正處于工業化進程的制造業國家。而處在工業化進程中的制造業國家,則承受了來自金融霸權型國家和資源壟斷型國家的雙重壓力,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的中國,更是首當其沖地受到了沖擊。
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中國必須將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外需切換為內需,且通過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升級,提高對外出口貿易中的科技含量而降低資源含量。要實現這樣的轉型,對內要完善公平合理的社會分配制度,對外拓展中國的戰略空間,構建穩定的資源能源供應通道,這兩者缺一不可。
沒有公平合理的社會分配制度,普通勞動者收入就無法普遍性地快速增長,中國的內需就只能是空中樓閣(通過擴大投資刺激內需的老路已經行不通了);但如果只有內需卻沒有相應的資源能源供給保障,那么刺激內需最終將導致通貨膨脹。
所以,無論是在金融開放、推進自由貿易還是在外交軍事博弈等各項對外工作、對外政策上,中國要始終圍繞構建戰略空間,確保資源能源供給通道的穩定與安全這一戰略目標,為其服務。
要構建戰略空間,確保資源能源供給通道的穩定與安全,中國就要經略中亞。中亞五國有豐富的油氣礦產資源,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又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在蘇聯解體前,中亞五國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因此美國的勢力并沒有滲透進來;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人逐漸讓出了他們在中亞原有的特權,各國民族精英借機快速擴展了自己在本國主權方面的政經特權。他們普遍不愿意將既得利益再拱手還給俄羅斯,因此對俄羅斯希望借助獨聯體重新整合歐亞政治版圖的戰略有相當的對抗意識。
這就表現為,一方面中亞五國在本國大力推行伊斯蘭化,盡可能地排斥俄羅斯文化;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從外部引入其他大國的力量來制衡俄羅斯。之前,他們希望能借助歐洲的力量,歐洲也希望通過北約東擴,整合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從而修一條能夠繞開俄羅斯,穿越里海直達中亞的油氣管道。但隨著烏克蘭與格魯吉亞國內政局的變化,再加上歐元危機爆發,歐洲暫時已無力介入中亞,這給中國在這一地區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提供了大好機會。美國通過反恐戰爭,已經控制了阿富汗并在中亞楔入了多個軍事基地,如果中國再不經略中亞,一旦美國勢力完全滲透進來,我們的戰略能源通道就將有被切斷的危險,西部邊疆的穩定也將受到嚴重威脅。
經略中亞要經濟、政治齊頭并進。經濟上,我們可將中亞地區作為人民幣國際化落地的首選,并通過國內資本市場對中亞地區實行定向開放,推進中國中亞自由貿易區,為中亞各國實現國家工業現代化提供資本與市場。作為交換,中亞國家為中國提供穩定的能源供給(詳細內容參見本刊2012年第3期《關于資本賬戶開放以及如何開放》一文)。政治上,我們要在上合組織的框架下,與俄羅斯進行充分的溝通與協商,爭取俄羅斯對中國經略中亞的理解與認同。
中俄互信:中國未來戰略基礎
在本屆總統任期內,普京最大的政治抱負就是重新整合歐亞大陸上的政治力量,一定程度上恢復前蘇聯的政治規模。但是,如果俄羅斯通過獨聯體整合,很容易喚起那些已經獨立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對曾經有過的集權統治的不快回憶,從而激起各國對獨聯體的反彈情緒。而有中國參與并發揮重要影響的上合組織,卻不存在這樣的歷史包袱,完全可以協助俄羅斯更有效地整合歐亞大陸。這正是爭取俄羅斯理解與認同中國經略中亞的政治基礎。因此,維護俄羅斯對中國的政治信任,是中國經略中亞的重要保證。
俄羅斯與中國,一個是全球最大的油氣出口國,一個是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在地緣政治博弈中又都被美國壓制,兩國本應更緊密地合作。但現實中,兩國關系總是若即若離,這種微妙關系從中俄能源戰略合作談判的步履維艱上就可見一斑。這是為什么呢?
追溯美蘇爭霸歷史,美國當時在西線通過北約,在南線通過中東駐軍,在東線通過日韓駐軍,對中蘇進行三面包圍。但自從中蘇關系破裂后,美國開始調整對華政策,大力拉攏中國。這也是俄羅斯始終對我們抱有戒心的最主要原因。
在當前黃巖島問題上,如果中國以自己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作為政治對價,換取菲律賓主動撤離,必然會加劇俄羅斯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一旦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產生嫌隙,美國很有可能重施故技,將從前肢解俄羅斯的策略大幅轉變為拉攏俄羅斯(參見輔文)。
當前,美國在東面通過日韓,南面通過澳大利亞和菲律賓,已完成了對中國的雙向包夾,如果美國再通過阿富汗將勢力滲透至中亞,或拉攏俄羅斯壓制中國,那么中國就將與當年蘇聯一樣,陷入三面被圍的困境。如此一來,我們在處理黃巖島問題上很有可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到目前為止,中國處理黃巖島問題的方式是很值得稱道的,真正做到了有理、有力、有節,既展示了我們維護主權的堅定決心,又體現了大國風范。但是,我們還應進一步加強對東南亞諸國的分化:跟那些挑釁中國的國家在經濟上主動脫鉤,將經濟實惠更多地傾斜給愿意與中國合作的國家。
在國際博弈日趨激烈的今天,中國最佳的策略是內部通過分配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穩定政治局勢;外部通過經略中亞保障資源能源供給,并加強對東南亞國家的分化。這樣,中國就能做到“先為不可勝”,而靜待美俄、美歐以及俄歐關系出現“可勝”之變化。希望黃巖島問題能成為中國實踐這一博弈策略的開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