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生化武器,特別是基因針對性病毒相對于核武器來講具有隱秘、便捷、經濟、清潔和更具殺傷力的優點,通過暗中傳播少量感染源便可在短時間內對指定基因族群造成毀滅性打擊,不但成本很低還不會造成該族群外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污染,而其隱秘性使其無需受戰爭條件的局限。正是這種可以在非戰爭條件下使用的大規模毀滅武器,決定了基因生化武器成為了新一代的戰略武器,并將徹底改變未來的戰爭方式和戰略格局。
實際上基因武器早已用于實戰,并且特別為中國人所熟悉。也許艾滋病是史上第一種基因針對性病毒,因為它最初設計出來是為了控制降低非洲人口。艾滋病最早于上世紀中期由西方慈善機構通過疫苗接種在西非傳播擴散,到目前為止仍然是非洲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可能受限于當時技術條件以及自然變種等原因,這種基因針對性消失才使其在所有種族中蔓延。而非典則是歷史上第一種基因針對性極強的病毒。自然狀態下所產生病毒引發的瘟疫是不分種族無差別殺傷的,而非典的特異性在于,它只針對黃種人中的中國人、特別是中國人中的南方基因族群。這充分體現了它的人工性特征。非典只是一次武器測試,在當年也起到了暫停中國社會運作,從側面保障伊拉克戰爭的作用。在此之后禽流感一類各種新式流行病毒每年花樣翻新也都源于同樣的實驗目的。而基因生化武器的隱秘性決定了,即便它已造成與核武器一樣的殺傷仍然可以不為人所知,既無法證明其真實身份,也無法追尋其真正來源,堪稱一種完美武器。
對于攻擊力極強的戰略武器,任何防御都是徒勞無益的,只有以攻為守才能保障自身安全,進而改變整個戰略格局。無論艾滋病與非典是真正的基因武器與否,轉基因食品及有問題疫苗都已成為中華民族生存的切實威脅。中國必須要將基因生化武器的研究提高到如建國初期研發兩彈一星工程的戰略高度,建立世界主要民族組群的基因庫,特別要完善日耳曼民族、斯拉夫民族、大和民族以及猶太民族的基因庫,對少數關鍵家族還應專門搜集基因樣本,開發出高針對性高效率的基因生化武器,建立可迅速應用于實戰的完備武庫。一旦這樣的基因武器工程完成,中國就將占領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戰略制高點,通過建立對對世界所有國家及組織的統治階層的絕對威懾,不但可以從根本上避免中華民族被亡國滅種的可能,也可以從昂貴的核競賽中解鎖,不需要再維持龐大的核武庫,從而從根本上扭轉一直以來疲于應付的被動戰略局面。即便未來爆發基因生化戰爭,由于中國的對手都是典型的小民族,其血源的純正和基因的單一性使其面對基因武器的生存率必將遠低于多民族融合、基因多樣化的中國人。執此殺手锏,進可攻退可守,從此立于不敗之地。其意義將超過兩彈一星曾起到的重大作用,是真正惠及萬代的關鍵工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