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友人發來一則全市職工攝影大賽的征稿通知,要求展現各行各業的風采。我心中一動,想起平時拍攝的那組外賣員工作生活的照片,心中不禁生出幾分自豪。這些照片,記錄了我與同行們的辛勞與堅韌,記錄了我們在這座城市中穿梭的身影,記錄了我們為生活奔波的點點滴滴。于是,我滿懷期待地打開報名鏈接,準備上傳作品,參與這場屬于“職工”的盛會。
然而,當我填到“單位信息”與“所屬工會”時,手指卻停在了鍵盤上。單位?工會?我苦笑一聲,心中泛起一陣酸楚。原來,我雖日日奔波,風雨無阻,卻連一個“職工”的身份都不曾擁有。外賣眾包騎手,不過是這城市中的游魂,沒有單位,沒有工會,甚至連一份正式的勞動合同都未曾簽訂。我們,不過是這時代的“牛馬”,暫時做穩了牛馬,已是幸事。
魯迅先生曾在《燈下漫筆》中寫道:“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如今看來,這話依舊刺耳而真實。我們這些外賣騎手,雖不似舊時的奴隸般被鐵鏈束縛,卻也被無形的枷鎖所困。我們為生活奔波,為溫飽掙扎,卻連一個“職工”的身份都難以獲得。我們,不過是這時代的“牛馬”,甚至連“牛馬”都不如,因為“牛馬”尚有主人,而我們,連主人都不曾有。
我放下手中的茶杯,心中涌起一陣無力感。這世界,依舊如魯迅先生所言,分成了“暫時做穩了牛馬”和“想做牛馬而不得”的兩個時代。我們這些外賣騎手,雖日日奔波,卻不過是這時代的邊緣人,連參與一場職工攝影大賽的資格都沒有。我們,不過是這時代的“牛馬”,甚至連“牛馬”都不如。
夜已深,窗外的喧囂漸漸消散。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那昏黃的街燈,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悲涼。這世界,依舊如魯迅先生所言,充滿了不公與壓迫。而我們這些外賣騎手,不過是這時代的“牛馬”,甚至連“牛馬”都不如。
然而,即便如此,我依舊不愿放棄。這世界,或許依舊如魯迅先生所言,充滿了不公與壓迫,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光,便能在黑暗中找到前行的路。我們這些外賣騎手,雖無“職工”的身份,卻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我們,雖無單位與工會的庇護,卻有一雙記錄生活的眼睛。我們,雖無“牛馬”的安穩,卻有一份不屈的斗志。
夜風拂面,我深吸一口氣,心中漸漸平靜。只要我們心中有光,便能在黑暗中找到前行的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