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以下簡稱“工作時間”)為49.1小時,創下歷史新高,是有統計數據以來單月工作時間最長的一次。而到了2月份,這一數據卻斷崖式下降至47.1小時,成為23年以來工作時間最短的2月份。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過山車式的劇烈波動呢?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的平均工作時間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從2023年3月以來,每個月的工作時間都保持在48小時以上。而回看2019年,沒有任何一個月的工作時間超過47小時。在這樣的背景下,2025年1月份創紀錄的49.1小時并不令人意外。反倒是2月份的突然減少顯得有些反常。
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當然是春節假期的存在。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大量企業停工放假,導致工作時間大幅減少。這種季節性因素每年都會對2月份的數據產生明顯影響。但是,今年2月份的工作時間仍然比過去三年都低,說明春節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國家和企業開始反思加班文化的盛行。今年以來,這種反思更為明顯。今年春節假期增加了一天。就在今天(3月17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有關負責人在介紹提振消費相關情況時提到,提振消費需要多方政策協同發力?!短嵴裣M專項行動方案》中明確要求,財稅、金融、產業、投資等政策要體現促進消費的導向。其中不僅包括項目投資、財政資金、消費幫扶等實際資金支持,還涉及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金融信貸、統計制度改革以及休息休假權益保障等政策支持。
針對備受關注的“加班文化盛行”等問題,《方案》特別提出要“保障休息休假權益”,通過強化執行監督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明確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同時,鼓勵彈性錯峰休假,并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設立中小學春秋假等。最近也有媒體報道,美的海爾等制造業巨頭,開始實施強制雙休。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不僅有助于提振消費市場、提升消費供給質量,也能給勞動者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改善??梢灶A見,隨著這些舉措的進一步實施,過度加班的現象將會得到遏制,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也可能更加合理化。
第三個原因可能與今年開年的經濟增速放緩有關。雖然多個經濟指標仍保持增長,但增速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尤其是2月份的失業率有所上升。
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出口增長10.3%。而2025年1-2月份,這些數據分別下降至5.9%、4.0%、4.1%和3.4%。(2024年數據比較好看,也跟2023年的數據基數低有關)與此同時,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從2024年2月份的5.3%上升至2025年2月份的5.4%。經濟增速放緩和失業率上升可能導致企業用工需求減少,也間接影響了工作時間的下降。
盡管今年2月份的工作時間出現了下降,但從整體趨勢來看,工作時間仍然是在增加的。尤其是與前幾年相比,2025年2月份的工作時間(47.1小時)依然處于較高水平。例如,2019年沒有任何一個月的工作時間超過47小時,而如今即便是工作時間最低的2月份,仍然比幾年前的全年平均水平高。這說明,盡管偶爾會有波動,但勞動者的工作負擔總體上在持續加重。
今年2月份工作時間的下降,可能反映了國家和一些企業對“996”等過度加班模式的反思,逐步認識到過度透支員工身體的方式不可持續,并主動進行調整。同時,也可能是受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用工需求減少所致。但從長期來看,工作時間的總體趨勢仍然是增加的,這一點值得我們關注。
總之,如果企業能夠主動減少加班,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欣喜的趨勢。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員工的收入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而相應減少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