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兼職工作,筆者曾多次從事;在社會的大浪淘沙中,我也慢慢地摸透了其中的一些門道。
兼職的人員分類
兼職,正如其名,就是在正常生活之余,為了賺外快所去干的,一些業余的工作。參加兼職工作的人多以學生和年輕人為主,這類群體工作不穩定,沒有存款,平均收入也相對較低,同時也能聽話,吃苦耐勞。兼職的老大哥們或者安排活計的經理和中介們,往往會聚在一起,抽著煙,幾張滄桑又不失精明的臉彼此對著,時不時扭頭看著一邊在干活的年輕人,小聲笑著說:“還是年輕人最聽話,讓干啥就干啥。”
在年輕人之外,有固定工作但是收入較低的中年人,也會趁著節假日加入兼職的陣營,他們通常拖著疲憊的身軀,有的是任勞任怨的,有的是千方百計想要偷懶劃水的;對于偷懶劃水的人,不諳世事的年輕人往往會報以鄙視的目光,但是有的經過兼職工作摧殘的年輕人,對此就會表示中立的或者理解的情緒(如果劃水的人的誤工對其他人本身下班沒有影響的話)。
而除了那些為了養家糊口而犧牲休息時間的中年人以外,一些由于年齡原因不被社會正常崗位接受的中老年人,也匯聚到打工的洪流中,他們通常要從事的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如保安或者保潔等。而他們的工資,也在市場的供需關系中進一步下降,事實上,他們越是衰老,越是可憐,就越沒有人敢要,相應工資也會就越低,資本是從來不會顧及什么人道的,況且已經忙了一輩子的人,還要再上社會中工作,這歸根結底就不是一種人道。
(兼職工作一般是高強度高工資和低強度低工資兩個模式,當然工資的水平最高不會高過200,高工資只是相對的說法。)
兼職報酬結算的形式
日結往往是兼職最普遍,也是最受歡迎的結算方式,事實上,對于一些急用錢的人來說,兼職往往是和日結捆綁的;當然,深圳的三和大神們也很著名,干X天,花X天,從不存錢,這是他們對生活苦難沒有盡頭表示抗議的方式;在最小的時間周期內,他們的生活在苦難和享受間來回輪替,這著實是一幅出色的諷刺畫,只不過諷刺的對象是社會罷了。
X天結,周結,半月結...(如果是月結基本都是屬于全職了),這些時間周期長于日結的結算方式,不單是意味著勞動者們要等更長時間才能拿到錢,也代表著勞動者與雇主之間更強的人身依附關系。
可無論怎么說,對于急用錢的群體,兼職從來就是最快的一條途徑,我們只要打開58同城或者其他兼職平臺,按照信息一個一個地進行聯系就萬事大吉了。
你的經歷
事情真的會像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嗎?運氣一般的你,篩選出了幾個心儀的工作,結果打過去發現工作都早已報滿了(多半都是這樣),你只好放棄一些自己的標準,比如通勤距離、工作時長、工作要求、工資等;“好吧,雖然把底線放低了一些,但至少不是沒活可干。”你這么想到,同時打開第6條信息,剛要準備聯系,你卻發現58同城發來了提示,“您每天可以聯系的5次免費機會已用完,是否充值會員來升級這一服務。”
“這剛下海還沒賺到錢呢,怎么又叫我花錢呢?”你把腦袋一歪,陷入了猶豫,但你還是本著不花錢的原則,耐著性子又下了幾個兼職軟件,結果你發現,上面都是滿滿的垃圾信息和過期信息,原來你一開始使用的58同城,就已經是兼職界的頂峰了。
“也罷,這會員只有二三十元,只要有活干,一天可以賺好幾個會員呢。”你咬咬牙,收收肚子,忍痛割愛一般的獲得了自己的會員權益。
很好,這回很順利,在又撥了幾個電話之后,你終于成功聯系到一份活計,結果不等你問人家要干什么,人家卻要約你到他們的公司總部。
你不由得心生一種疑惑,或許還有一種入職正式工作前的優越感:“我不就干個兼職,怎么整的這么正兒八經的,不過還是感覺很厲害呀”
你按部就班地依照約好的時間來到了公司的總部,卻發現許多和你一樣的年輕人正在被“經理”們帶到樓上或者房間里“談業務”。心里又犯起了嘀咕,可你還是一分一秒地等待著,時間也還是一分一秒地不快也不慢地那么走著,終于,輪到你了,你步伐堅定,隨著經理來到了一張咖啡桌前。
經理向你嘰里哇啦地解釋了一通,用了各種正式的,甚至還有學術的詞語,結果你仔細一聽,她嘴里出來的其實只有這么一句話,“我們是中介,你先交300元中介費,我們好幫你介紹活。”
作為尊貴的58同城會員,你沒有想到花錢之后等待著你的還是花錢,你騎虎難下,故作鎮靜,卻控制不住自己那只抓耳撓腮的手。最后,為了面子,也是為了賺錢,你屈服在經理的威逼利誘之下,從微信錢包、花唄,或者各種銀行卡里榨出了那300元錢,下樓簽了合同,灰溜溜地走了。
如愿以償的你終于能夠被別人雇傭去干兼職工作了,累死累活地忙了兩天之后,你又拿到了300多元錢,這時,你終于發現,原來現在大家干兼職都要先干兩天白工啊。
以上的你的經歷事實上是兼職市場的常態,而按照中介公司的說法,你的300元錢,只能夠在一定次數或者一定期限內,換來介紹每日兼職工作的服務。其實你的困境也是大多數兼職勞動者的困境,沒有能力獲取兼職渠道的勞動者們只能兩眼一抹黑地登錄58同城,而58同城中適合你的散活實際上也屈指可數,沖了會員的你好不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卻發現里面早就人滿為患了。
這時六神無主的你,看到了一則隨時都有活干的招聘信息,便心神蕩漾地撥打了那個電話,就出現了上面的場景,可“中介”和“300元”,在58同城的招聘信息上提都沒提過,那上面只是寫了一個具體工作和相對豐厚的報酬,就再無其他,這很明顯是一種欺騙行為,但每一個人卻都不得不默默忍受。
雖然300元并不是切膚之痛,但以干兩天白工作為代價來交納進入兼職市場的門檻費,這真的合理嗎?
中介和外包的原理
關于這種亂象,我們不如來具體分析分析。還是從58同城說起吧,這里我們就可以提及到題目里的最后一個詞,“外包”,有人也許會不明白:“你說外包我知道,但是這58同城有什么可外包的呢。”是的,58同城這種平臺如果要匯聚全城的兼職信息,并不是什么難事,但這與他作為商業公司的屬性相悖,58同城作為販賣信息的公司,他天生就是要盈利的,馬克思說過,“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而對于58同城來說,默許平臺上中介公司信息的泛濫,甚至暗中與其達成交易,是可以幫其省下一大筆通過地推,電聯等方式獲取兼職信息的成本的,有時候如果可以,還會從中介公司一筆又一筆的300元里面獲得分成,況且這也不是“犯罪行為”,只是一種欺騙行為,這在節約成本(節約成本其實也可以看作一種利潤)和增加利潤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懵懂的人還會說,那58為了利益,把這些業務外包給小的中介公司,不是在砸自己招牌嗎,那我們可以一起抵制58呀。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通常都很骨感,58同城在兼職信息這個領域可以算是處于壟斷地位了,因為其他小的兼職平臺,都已經被58擠壓到沒有信息,以致于垃圾信息充斥的地步了,雖然我們看著現在應用商店里兼職平臺的APP有很多,但真正能用的其實就只有58同城,58用自己早年間的披荊斬棘,苦心經營,換來了現在壟斷式的為所欲為,換句話來說,如果你是一個正在熱戀的男子,卻被女朋友分了手,那為了復合,悲痛欲絕的你會不會答應女朋友不合理的要求呢?
同理,只要你有需求,而市場上只有58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不選擇58,人生地不熟的你就找不到兼職工作,就沒有錢賺,就連生存都談不上,更何提發展呢。為了滿足兼職賺錢的需求,為了讓錢在一天的工作后就能進入到你癟癟的錢包里,你也只能默許58的外包,默許58的胡作非為,因為這其實只是一種小的,可以忍受的剝削,況且沒有58你就沒有兼職,所以你只能忍。
而你這種默許是和58默許把兼職信息外包給中介公司是不一樣的,你的默許是在損害自己的利益,而58的默許卻在增加著自己的利益,那么它增加的利益究竟從哪來?根據能量守恒原則,實際上你的錢除了交納給領你“上樓”的中介公司外,還又流入到了58同城的口袋里,這是在所難免的現象,因為有兩個前提的存在:
一.商業公司必然是盈利的。
二.和商業公司相比你必然是絕對弱勢的,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法律層面上。
那么商業公司之間相互勾連,共同割你韭菜,也是可以預見的了。
說完58同城這個中介大老板,我們再來談談他把職能外包出去的中介小公司,這些小公司通常也以外包為特征,即以創始成員和信息收集方式為核心,其余的職能也是通過外包實現,通常“勸”你交中介費的經理,和每天給你介紹工作的小中介,其實也都是和你一樣的兼職人員,他們的工資也不高,所以這就保證了中介公司可以盈利,可以和上游的58分成。
信息轉運環節的反常增加
除了層層外包,信息轉運的環節增加也是一個突出的特點,而這種特點的表現,就包括收取費用給你介紹工作的中介公司(事實上,你在公司大門外面,都以為自己直接是要去工作的),除了你到訪的實體中介公司之外(這種中介公司往往就是在寫字樓里租一個小房間,以實現盈利最大化),在小中介給你轉手到的具體工作的中介聯系人也是這個特點的表現。
(具體工作的中介聯系人)他在你投入工作前要你交納20元押金,當日成功下工后才可歸還,如果出現臨時不能去工作,或者工作摸魚讓雇主不滿意的情況,這20的保證金可能就和工資一起都不會發給你;事實上,你覺得這相對合理,因為并沒有中介費了,但是實際上,就比如在便利店工作這個活,一天11小時180元,其實按照市場價來說你出賣勞動力11小時的工資是200元,只不過有20元是被你的中介聯系人從你的雇主手里抽走了,作為他在微信上一頓捅鼓把你安排到某個地方去的報酬。
所以,虛體的具體工作的中介聯系人,也是一個增加的信息轉運環節,而我們知道,信息轉運環節的增加其實是不合理的現象,每增加一個環節,成本和損耗都會增加,可在兼職工作中,在和雇主對接之前,竟需要走4個中介環節(58同城,中介公司,小中介,具體工作中介聯系人),除了58同城,剩下三個中介環節的聯系人在你的微信列表里排排坐,仿佛在笑這一切的荒唐。
荒唐嗎?但其實又不荒唐,因為不論是層層外包,還是信息轉運環節不合理的變相增加,背后的出發點都是利潤,把一些具體工作外包給兼職,資本家可以名正言順地減少工資,也順理成章地不用承擔一些法律規定的勞動保護的義務,在疫情的背景下,經濟不景氣,大家手里都缺錢,人們打破頭一樣涌進了兼職市場,巴不得有一個活來干,也不管什么工資,什么義務了;那這對資本家來說不是天大的好事嗎?那這何樂而不為呢?
至于不合理的信息轉運環節,看似從總體上說,其成本是在層層增加,而對相關中介來說,卻是他們食利的來源,因為最終承擔這些成本的人,其實還是每天辛勤勞動的兼職工作者,認真勤懇,善良誠實的勞動者們,卻在看不見的陷阱里被層層盤剝,被反復剝削,而勞動者創造的勞動價值,勞動者的血汗,最終卻流向了天天躺在床上,或者坐在桌前捅鼓手機的中介人手里,中介人的工作可謂是比勞動者輕松百倍,卻在收入上比勞動者賺得多得多,這不就是由于資本家的信息壟斷所帶來的勞資雙方的信息差造成的嗎?
誰該為此負責?
在工作中,你就已經是被剝削了剩余勞動了,可沒想到,資本家為了利潤,還會通過打信息差的方式從身上進一步抽成,這難道不是很骯臟嗎?還是說你為了有活干,得過且過,就默認這種剝削的存在了呢?這就見仁見智了。
我們當然可以把怒火發泄到具體的抽成的中介身上,可是矛頭真的就應該只對著他們嗎?
在他們眼里,他們也是一定程度上被剝削,每天辛勤地從早到晚,打著電話,聯系著人,甚至有一些中介也是外包的兼職,他們也覺得自己是在打工,只不過是賺的多一點罷了。而說白了,做兼職其實就是外包,無論是公職單位還是企業單位,這種外包都屢見不鮮,而這種表面上能夠創造就業機會的方式實際并沒有創造半點就業機會,因為這些兼職工作名額都是擠壓全職名額得來的,這這只會讓就業市場更加不穩定,某些崗位人員的水平素質更加低下。而對于那些單位來說,則是一本萬利了,不僅可以少發工資,還可以讓人多干活,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用承擔勞動保護義務,不用有因為工蟻們死亡而承擔責任的風險,這多是一件美事呀!
而前段時間河南女孩撥打120卻不得救治而亡,難道不也是接線員外包的結果嗎,兼職人員大多數都不會有正常負責的心,但這從根源上并不能怪勞動者,工作的異化,再加上被層層剝削的事實,讓勞動者們只要一下班就像逃避鼠疫一樣逃避工作,更別提在崗上盡職盡責了。
那現在把思維收束,讓我們走回來,我們要把矛頭指向誰呢?中介公司大老板58同城,及背后一堆同流合污的資本家是肯定脫不開干系的。
可是,除了這個,我們也要再想想。保障就業本身就是社會主義政府的義務,過去計劃經濟年代國家可以分配工作,而市場化剛剛起步的那些年,政府組織的人才市場,介紹局、勞動市場,就業市場這些機構也是長盛不衰,門庭若市;可是現在這些年,這些機構卻是門可羅雀,他們哪去了呢?
兼職打短工是一種相對合理的舉措,可是私人的,市場化的中介,以及某些不該外包的外包,真的就像某些人拼命包裝的表象一樣,是合理的嗎?
兼職本應該是單位和勞動者直接對接,中介又是怎么憑空蹦出來的呢?
某些單位要求必須所有崗位全職,外包人員又是怎么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的呢?
資本家又是誰外包出來的中介呢?資本家又是在和誰同流合污,進行利益輸送呢?
廣大勞動者就連干兼職都要承受層層盤剝的血LL的事實,除了應該被D上路燈的資本家外,誰又應該為此負責呢?
這些問題,揮汗干活的人們,都在等著一個明確的答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