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讓我看到現實
馬克思說:“ 我所信奉的話就是懷疑一切”,對于一切問題都抱有強烈的懷疑精神、求知精神,并且懷抱著愛與正義的態度來闡述、解釋問題,并且在批判之后試著提出解決的辦法。因為所有社會科學家的使命是很明白的:“ 改造世界而非僅僅只是批判它”。因此,在我們對于整個中國社會的考量之前,我們先展開對于無錫市這一個樣本的考量; 在對于整個無錫市政治經濟狀況的考量之前,我們先展開對于無錫市某區域某一階級的考量。由此,我希望通過我們嚴謹、客觀的調查以及持續兩天的群眾工作開展來展現目前的社會現實并試著回應一些問題。 本文作為階級調研的第一部分調查, 一定是簡單而缺乏細致的嚴謹考量的,歡迎同志們批判指正。
1.小生產者的階級狀況分析
根據政治經濟學的嚴格考量,小生產者在階級上屬于小資產階級,這部分小資產階級中包含了這樣人,他們分別是:小吃攤主、小飯店主、小菜攤主、小書店經營者、小雜貨店主、專業服務性店鋪主(比如手機維修店)、相當一部分出租車司機。小生產者具有典型的小資產階級經營狀況,有著一點小股小息, 但是主要依靠(有時完全依靠)自身的勞動力來謀取利潤,某些經營規模擴大的小生產者如經營擴大的小飯店主或者經營擴大的專職出租車師傅會選擇用雇傭或者出租一部分使用權、股權的辦法進行小范圍的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式的經營辦法。毫無疑問,小生產者是小資產階級中規模最大、在社會化大生產中最活躍的的群體,他們是小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大尖銳對立的階級輸送勞動力和補充人員的最主要群體,是整個社會中最迫切的祈求安定但是最不安定的階級。
2.小生產者的經營狀況
總的來說,小生產者的經營狀況很不樂觀。即便是從純粹的小資產階級階級分析中將小生產者也按照范式分為三檔
經營程度最好的也不過每年盈利十萬余元,在調查尋訪中這樣的小生產者告訴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一點不如一年了”“手頭越來越緊”“但是還過得下去”,總的來說,這樣的小生產者過著還算小康的、充盈的生活,普遍沒有進行負債經營(但是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在疫情的沖擊下這樣的小生產者也不得不負債經營來維持生產生活),由于每年能夠余下一些存糧,容錯率比較高。但是有一個現象非常有趣,這一類小生產者對于政府政策是最為敏感的,在我們的采訪中這樣經營程度的小生產者都由密切關注國家政策的習慣,當我們詢問一些政治經濟學現象的時候還會遭到這些小生產者尖銳而犀利的反問:“是的啊,你們是做調研的肯定知道吧?”一位經營大閘蟹的小姐姐一邊經營邊接受我們的采訪, 她同我們談到:“政府的制度化, 總的來說有利有弊,一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一方面讓老百姓辦事情越來越難”“歸根到底是苦了老百姓”當我們談起貧富分化這個尖銳的問題的時候,小姐姐酸澀的笑了一下,似乎是在教訓我們兩個初出茅廬的黃毛小屁孩:“歸根到底一 句話: 窮的越窮富的越富”。
對于小生產者中的第二檔,他們的經營狀況也就不是那么樂觀了,無論是炒貨店、雜貨店還是鞋店,都呈現出一種盈利上的疲軟,這些店主們看到我們的到來就像看到了希望,發現我們不是為了消費就面如死灰,并且很不情愿地回答我們的問題。當我們問起盈利狀況的時候他們會說勉強糊口,當我們問起房租水電費的時候他們會嘀嘀咕咕的說一個數字,然后緊隨其后的是數不清的抱怨,太貴了,生活不下去了,一直再漲,要虧了之類的。鞋店的老板是一位個子很高滿臉滄桑的老人家,我對他的印象在這類小生產者中最是深刻。他的鞋店是在整條商業街巷的后部,本就沒什么消費人群,諾大的鞋店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打折甩賣的運動鞋和皮鞋。當我們問起我們要看看長筒皮鞋的時候他非常興奮地挑出好幾個鞋盒專門讓我們試鞋。但是很遺憾我們并沒有買下那雙鞋子的意愿,后來在路上我們特意上了網店去調查了一下這雙鞋子的價格,比店內售價低了接進1/6!這樣程度的利潤率依然處于一種勉強糊口的生存狀態,立刻引起了我的濃厚興趣,我有兩個疑問想要得到回答: 1.為什么 售價要抬到這樣的程度?是因為成本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2.為什么這樣的實體店不轉而做線上經營,趕上時代發展的紅利?同樣的問題我們直接詢問了一個炒貨店的老板,這個老板是-一個微胖的阿姨,她略顯尷尬的告訴我們“我們沒什么文化,搞不懂網店”,并且一度懷疑我們是做網絡推銷的,最后男店主把我們請了出去。但是我們不相信,在市場經濟中哪里有放著錢不賺的道理?原來,電商時代的紅利早就過去了,一位書店老板告訴我們:“做網店的不光要交-筆保證金,更是要在每一個商品上架的時候交一筆保證金 ”這里讓我們意識到在今天沒有可以運轉的資本完全無法搭上“時代的末班車”,更不要說這些勉強糊口的中檔小生產者了。這些小生產者他們過著最尷尬的生活,一方面, 作為整個小生產者群體本來就是尷尬的地位,他們向前一步走入資產階級的隊伍,向后一步跌落到無產階級的隊伍。 因此,他們拼命的想要維系安定的狀態,在這場博弈游戲中對于他們來說勝率最大的玩法就是盡可能的保持今天的位置而不要繼續跌落了一不同于資產階級, 他們完全提不起做賭徒ALL IN的欲望。而對于小生產者中的中間等級,我們剛剛所描述的經營狀況岌岌可危的小生產者、小店主們以及一部分出租車司機們,他們處于更加尷尬的一正如我們剛剛所說的境地, 他們最是充滿迷茫的,最是在思想上找不到方向的、害怕動蕩、追求平穩的人,他們是今天市場經濟中的中農。
對于小生產者中生活最悲慘、經營狀況最凄涼的我們要著重的來說,因為這是我們在做所有這一切調研工作中給我們帶來的震撼、感動、悲憤和無奈最大的一群人,是令我們最感到無力、也是最感到世間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的群人。他們主要是小吃攤主、小商小販,因為資金問題他們被擠兌到商業街的最邊緣,作為整個消費核心的郊區和補充。如果說近在咫尺的錫山商貿城是金碧輝煌的大樓,那么這些小商小販的經營場所就是最落后最破舊的棚戶區。這種對比的沖擊力比讀一百遍 《資本論》還要強,這種對比的教育意義比讀一百遍《宣言》還要直接。他們的房子很小,大概十幾平米,只有一個大門,大門的正中擺放著油鍋和柜臺,一側邊留 出些許縫隙供人通過。我們從兩邊向屋內望去,幾乎沒有直起身子的空間,僅有的上層空間都被錯綜復雜的各類管道給以一種極其抽象的方式填滿了,店主是一對來自安徽的老夫婦,他們就住在他們油鍋- -旁的地鋪,地鋪旁邊有一盞燈,顯得昏暗。老人家告訴我:他們本來是做地攤經濟來盈利的,后來城管管得越來越嚴,現在呀,相本就不準許了!“不準許?”我們當時就提出了疑問,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國家總理在2020年提出的解禁地攤經濟的說法,又想起來那段時間無論是高考模擬卷還是經濟學雜志上將地攤經濟和青年上山下鄉作為類比并成為一大“靈活就業”的創舉。我們立刻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不是說的很明白,允許小販經營么?老人家立刻來了興致,她一邊煎著油鍋里的“狼牙土豆餅”一邊跟我們說:“是的啊,他們是這么說的!我們甚至還有微信群嘞!城管和小販都在一起!”老先生立刻就坐不住了,忙著站起來跟我們講:“這微信群有啥子用嘛!建了群,說是可以擺,還是不可以擺!說是準許擺,還是不準許擺!我和老伴現在都不敢去擺攤,都要偷偷的,一旦被發現就把你的車子掀翻!” 我聽了,非常震驚,今天的社會城管的暴力執法已經如此囂張?這不禁讓我想起曾經在中國知網上看到過一篇關于中國地攤經濟的論文,里面提到了-些很有意思的時間線和數據,筆者在這里摘取一段:
……2016年,關于公職人員管理的試行辦法出臺……2018年,城管同小販的沖突演變為直接的暴力沖突。
如今筆者重新面對這句話,感慨萬千無話自圓啊!阿姨接著同我們講,她現在每天只能早上很早很早的起來,到街道路口去賣一點這個土豆餅來糊口,因為這個店鋪地租太便宜,地方太偏僻,根本沒有什么生意。當我問起來,老人家做這個一天可以賺多少錢的時候,她充滿歉意的看著我們,似乎是因為羞于說出口,不過終究還是說了:“五六十還是有的”,坦率的說,當我們聽到的時候我和我的同志心中掀起了濤天巨浪。老人家告訴我們,她老伴現在患有尿毒癥,每月不算別的光是做透析就要花掉七八千,而這個店鋪一個月 也就兩三千的生計,這還完全沒有計算一切房租水電費的問題!老先生是一位身高略矮有點佝僂但是目光矍鑠的老者,他憤憤不平的同我們傾訴他在申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時的種種遭遇:“如果說咱們條件不夠,對吧,那是咱自己的問題嘛!可是,那些個開著轎車住著房子的人可以申請低保,咱為什么不可以呢!低保難道只是給有錢人的么!”說到這里,老人家非常氣憤,他說是民政局的兩位辦事員同他有私人糾紛公報私仇,他連續重復了好幾遍,憤憤不平的說:“如果 當年我還是當兵的時候,我手里還有q我就把他們兩個全q斃了!他們s完我也跟他們一起s! 他們就是欺負我們沒有q!”在我 們即將離開的時候阿姨將我們拉住,硬是要塞給我們一人一個土豆餅,我們堅持要付錢,無奈拗不過老兩口,他們堅持說要是你們不要我們就生氣了,我們作罷,遂收下。另-位這樣的小生產者是一位給我們留 下深刻印象的煎餅攤老板。他有著一個飽滿的啤酒肚,滿臉的橫肉顯得殺氣騰騰生人莫近。當我們問起他工作多久了的時候他告訴我們工作了二十年,我們非常震驚,接著追問是這個小店開了二十年么?叔叔瞥了我們一眼,不屑地說:“這個店我三 年前開的,以前我是老板,飯店就開在前面,開了快二十年,說是違建,被強拆了。”我們感到疑惑,這一大片停車場空空蕩蕩,哪里有什么飯店。叔叔大手一揮,說:“這些都是飯店,以前這個停車場就是我的飯店開的地方”,我們默然。
這類小生產者,他們是市場經濟中的貧下中農,是事實上的無產階級。他們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做著被社會邊緣和遺忘的事情。按照社會的金字塔結構模型,這樣的人正是我們社會的大多數,而我們不能選擇對他們視而不見。對他們視而不見既需要考驗我們的視力,也需要考驗我們的良心。在疫情的沖擊之下,小生產者大多負債,而這種負債的情形從上到下由下層的小生產者最為嚴重,在某些特殊的情況自己的身體都變成了某種債務,比如我們上文提到的老夫婦所經營的小攤販。
3.小生產者面臨的問題
(1)消費問題, 事實上,隨著疫情沖擊的反復震蕩和事實上的不斷加強,小生產者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入不敷出、消費疲軟導致市場下行;
(2)成本問題,尤其是線下實體店,他們售價沒變,但成本卻提的挺高。然而線上轉型的苛刻條件以及所需要的資本量又在阻止這些小生產者進一步發展。 無論是炒貨店,還是書店、菜店,他們都普遍反應(以炒貨店尤甚)成本在高漲,但是售價提不,上去,利潤的空間在不斷地收窄;
生活成本問題,出租車師傅反應的最多的應當就是柴米油鹽的價格。盡管這個月菜價已經逐步恢復穩定,但是在一個月之前的情形還是讓師傅們記憶猶新:菜價、肉價、米價突然發瘋了一樣的漲,短短幾個星期就漲了兩三倍,生活成本一下變高了, 很多不愿意吃外賣的師傅也開始吃外賣,但隨后發現外賣也越來越貴了;
線上競爭問題,以炒貨店、五金店、百貨店、書店為甚,線上店鋪對于這些店鋪種類的線下實體店鋪的競爭壓力一天比一天大, 真是要把他們逼得沒有活路。書店的老板不無抱怨的同我們講:“今天咱們國家鼓勵電商, 這是好啊,但是電商平臺收費高了我們弄不了,不像美國打擊電商,實體店好弄!”炒貨店老板更是氣憤,向我們拿出一包網上購得的干杏仁說道:“你看看,就網.上這個質量差、東西又少,里面還有鐵夾子,怪不得便宜呢,能吃嗎,能吃嗎!”這些所有的情緒都告訴我們他們遭到電商的擠兌已經忍無可忍了。
(5)政策執行問題: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單獨拿出來就是想提一下小販同城管的關系和沖突問題以及創建文明城市同人民群眾生存的問題,沒錯,就是創建文明城市。當我們問起那位老人家為什么不讓擺小販的時候老人家說:“城管群里說的很明白, 不美觀!”因為不美觀就要斷送一群人的活路,這樣的美觀是否可以稱得上人血饅頭?
寫在結尾:做人民群眾的書記員,聽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
結束了一天的調研,我們走在返回賓館的路上,我從同伴的包里拿出來老人家贈送的一塊土豆餅,因為是放在包里的緣故所以還是熱乎的,冒著熱氣,軟軟的,非常好吃。夕陽西下,遠處的人家吵吵鬧鬧,我們站在西周巷的入口看向里面,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我們記錄了他們的生活,我們將會忠實的交給歷史來檢驗。
于是我們就返回了,經過路口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老人家推著車子在寒風中擺攤,是不是還要張望是否有城管。我不敢看了,快步走開,但是她小小的身影像是在心中烙下了印字,怎么抹都抹不掉。
同志們,請投身到人民群眾中去,做人民群眾的書記員,聽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做一位真正的有赤子之心的追夢少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