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講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是一條真理。哪里的壓迫越深重,哪里的反抗就越激烈。這是進一步的真理。真理每進一步,真理的力量就越大。階級斗爭就是這么個規律。最近的“中電科事件”不是證明了這個規律嗎?壓榨勞動者,剝削工人,禁止批評,把工人當牛馬,資產階級及其狗腿子對此還頗有些自鳴得意的樣子。“996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商業是最大的慈善”“連續加班數日而猝死,公司拒絕賠償”……,諸如此類的消息,近些年來委實聽得多了,甚至恍惚間還需要靠別人的提醒,才知道自己原來生活在人間。
馬克思主義講勞動者最光榮,最偉大,最正確。一切吃穿用度都是勞動者創造的。可勞動者明明創造了一切,享受這一切的是誰?是那資產階級。這話,有人一定不同意,一百年前就有人不同意,今天還會有人不同意,甚至有個別孽障提出《共產黨宣言》翻譯錯了,說馬克思沒有講過“消滅私有制”這句話。哈哈,讓他們不同意去吧!歷史是螺旋上升,波浪前進的,對于他們的不同意見,馬克思主義者是預備著打持久戰的,再打二十年,再打一百年,一萬年也奉陪到底。
為什么他們不同意呢?大概是因為他們自己就是食利者罷!毛主席指出:“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什么階級講什么階級的話,這是有根據的,有歷史根據和現實根據的,這些根據現在被認識得比較分明了,過去一段時間這些根據不是很分明,被一些“五光十色”的漂亮玩意兒給掩蓋住了。不過,現在的勞動者和青年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開始出現一個大的長進了。最近的“中電科事件”不是證明了這個長進嗎?
“商業是最大的慈善”,這是放屁,商品社會中的商業邏輯是剝削,是層層剝削。商業如果是慈善,富豪就不會出現,資產階級口中的慈善,僅僅是資產階級用一點對他們而言無傷大雅的小錢把自己包裝成人畜無害的樣子而已。不要被現象蒙蔽了雙眼,要狠狠抓住事物的本質,希特勒吃素,但他人畜無害嗎?在無產階級看來,商業如果是慈善,而且是最大的慈善,那么資本家就僅僅是生產活動中普通的一份子,一個普通的生產組織者,而不是經濟上的食利者,政治上的壓迫者。這種情況如果出現了,資本家這個名號就到了該取消的時候了。可現實絕不如此,現實是老板們出入有豪車,起居有豪宅,花錢如流水,視勞動者為牛馬,克扣工資,隨意加班,勞動者遲到一分鐘就扣兩百元工資,可勞動者早到一分鐘卻不可能給他獎勵兩百元。勞動者只能蝸居在自己狹小的出租屋里,日復一日996,交去房租,勞動者半個月便白干,窮盡一生的青春,換來一身的傷病,好不容易工資發到手,卻陷入了資本家編織的消費主義漩渦和債務陷阱,最后連一座墓地也買不起。
為誰服務?對誰有利?本質上說,這就是個基本的立場問題,馬路這邊站著資本家,馬路那邊站著勞動者,該站在誰的一邊呢?站在中間是不行的,不過站在中間也可以,準備好出車禍就行了。旗幟鮮明的站在勞動者一邊,這就是馬克思主義者的回答,這在任何時候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這條原則丟不得,更忘不得。
壓迫一深重,人就要罵“他媽的”,明明已經感到深重的壓迫了,還不預備罵“他媽的”,那是很不健康的。千斤頂壓在人家身上,還不允許人家罵幾句怪話,還不允許人家問候下祖宗,這是妖孽作風,總有一天要挨收拾。在商品社會里,一切工人階級,一切勞動者都有權利罵“他媽的”,都有權利罵祖宗,這要成為一條普遍規律,這條普遍規律就是勞動者同資本家斗爭的一把尖銳武器。
勞動者受了壓榨,當然就要罵“他媽的”,人不是生出來專門拿給你壓榨的,“為什么我生出來就要專門拿給你壓榨,你生出來專門就要來壓榨我?”勞動者想不通這個道理,當然就要罵“他媽的”。從偶爾罵到天天罵,從罵一句到罵幾千句,不光心里罵,還要敞開罵,不僅在網上罵,還要在現實中指著鼻子罵。一個勞動者從自在階級到自為階級,這其中要通過許多量的積累才會發生質的轉變。每天罵一句“他媽的”,這就是量的積累,總一天要質變就是了。
“他媽的”是歷史進步的動力,最近的“中電科事件”不是證明了這個動力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