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這么一條新聞,看得烏鴉是怒火中燒。
事情是這樣的,西安農民工雒先生,和工友在9月份到陜西某建筑工程公司的工地上班,一共干了31天的活兒,工期結束后,工錢卻一直都沒有結算。
他們的老板曾在11月1日給他們打過一張欠條,欠5人的工錢一共是66600元,承諾一周內交付工錢。但是到了承諾的時間,老板依然推脫不給。
疫情期間,生活本就不易,辛辛苦苦打完工拿不到工錢,連生存都會面臨問題。
為了盡快拿到自己的辛苦錢,雒先生和工友們在11月10日上門找老板討要工錢,然后就遇到了老板的兒子。
欠債還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但老板兒子知道他們來意后態度是相當蠻橫,二話不說直接攆人,甚至威脅他們如果再不走,就把他們的車胎氣給放了。
雒先生他們是來討薪的,當然沒有那么輕易放棄,想讓老板出來給個說法,但剛一從車上下來,老板兒子上來就是一拳將雒先生打倒在地。
經醫院診斷,這一拳導致雒先生外傷性鼓膜穿孔(左),外傷性頭痛,另加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
事發后,當地警方及勞動監察部門均介入調查。
所幸,事情的結果還相對讓人滿意,根據最新消息,雒先生目前已經收到了工錢和醫療補償金。
這個結果,是挨了頓毒打、借助有關部門再加之輿論的力量,才好不容易達到的,但單從結果上來說,這已經算是足夠幸運的了。
因為在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千千萬萬個農民工,他們的討薪之路更加艱難坎坷。
1
2010年,百余名在包西鐵路線西安市臨潼區務工的農民工,連續數天討薪未果后,遭到了長達40分鐘的圍毆,多人受傷乃至重傷,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輿論反響。
當年這批討薪的工人共有118名,大部分來自湖北。
2010年4月15日,他們在包工頭帶領下,赴西安承接臨潼區新豐鎮段的橋涵工程,此工程隸屬于中鐵電氣化局西安鐵路工程公司的包西項目部,項目于6月29日完工后,對方卻沒有按事先承諾結清工程款。
很多農民工都是移動作業的,哪里有活兒他們就去哪里。工錢沒結,就只能守在這里等工錢,等拿了錢才能去找下一個活兒。
但在連續數天討薪未果后,7月21日,300余名手持木棒的男子突然出現在民工住地,將正在午睡的農民工趕到院子外面進行長達40分鐘的圍困毆打,最終致30余名農民工被打傷,9人重傷。
被打后的現場
目擊者稱,這些人先是用木棒先照著農民工頭部重打幾下,工人倒下后再抬起來重擊胳膊和腿。
遭毆打期間,有些工人想跑出去,結果都被木棒給打了回來。不少女家屬見狀跪在地上求饒,沒想到這些人對她們也是毫不手軟,一陣拳打腳踢。
傷者隨后被送到西安市臨潼區蘭州軍區療養院治療,在工人們出示的診斷說明書上可以看到,9名重傷者都出現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5人胳膊及腿部骨折,3人腦震蕩,且頭部、頸部、耳部多處頭骨裂傷。
被毆農民工
在一位名叫岳富財的傷者診斷書上看到,除身上3處骨折、頭皮裂傷、脾損傷和失血性貧血外,還有重型顱腦損傷、蛛網膜下腔出血,診斷結果長達7條,觸目驚心。
他們只是想拿回屬于自己的血汗錢,卻遭到了如此惡毒的對待。
大家都知道,農民工的工資,那真的就是血汗錢,是實實在在搬了一塊又一塊磚,累彎了腰,磨破了手皮才掙來的血汗錢。他們辛辛苦苦幾個月,沒想到到頭來遭此無妄之災。
當時這件事在網絡上被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和關注,經過三輪艱苦的協商談判后,這批農民工終于追回了總計90余萬元的工資。
農民工討薪被打并不是孤例,在網絡上搜索此類事件幾乎是每年都有,更別提那些實實在在發生卻沒有機會見報被大家看到的了。
除了討薪被打,近年來,農民工“跳樓討薪”的新聞也屢屢見諸報端。
這種過激的做法不應提倡,但從另一個角度想想,要不是走投無路,誰又會用這種以死相逼的過激行為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呢?
即便到2022年的今天,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農民工被欠薪的情況仍然很多,幾乎每天,都會有農民工在各大網絡平臺曝光自己的遭遇,呼吁有關部門可以關注情況并解決問題。
2005年春晚小品《裝修》
“年年干活年年欠、年年欠薪年年討”,農民工“年終討薪”怪圈,似乎始終未曾打破。
有農民工7000多元的工資被拖欠了8個多月
有農民工干活干了大半年卻拿不到工資,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
有公司派專業律師和高學歷“人才”來對付農民工討薪
以各種理由和辦法來拖延農民工欠款
將近18萬農民工血汗錢被拖欠三四年至今未果
其實針對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問題,政府不是沒有作為。
2020年,我國頒布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對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明確規定。
在去年春節前,全國開展根治農民工欠薪冬季專項行動,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其他欠薪易發多發行業企業為重點,在全國范圍對欠薪問題實施集中專項治理。
各地都拿出了具體工作方案,比如暢通農民工舉報投訴渠道;清查在建工程項目審批管理、工程款撥付、資金監管等情況;一些地方的公檢法也積極幫群眾要回辛苦錢。
對于一些企業一時難以解決拖欠工資或企業主欠薪逃匿的,政府還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清償欠薪或墊付部分工資,幫助被拖欠工資農民工解決臨時生活困難。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農民工被欠薪的情況,年年治還年年有?農民工討薪,為什么還這么困難?問題出在哪兒呢?
2
農民工欠薪這一社會頑疾,里面牽扯到的問題太多了。以上各種措施雖然有效,但往往也只能做到“清欠”,不能實現“根治”。
造成農民工工資大量被拖欠的根本原因,是國內施工建設領域常見的層層分包和三角債現象。
可以說,建筑業是三角債的源頭行業。
建筑行業涉及上、下游二十多個行業,涉及全國幾千萬農民工,工程款中有50%的材料款和25%的農民工工資,所以拖欠工程款的影響面寬量廣。
那這三角債是怎么形成的呢?
比如說拖欠行為發生比重最大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吧。常規操作是,地產公司拿地蓋樓,找了施工單位,施工單位作為總包,又開始尋找各種建設分包,層層分包之后,分包公司最后再找到農民工。
但問題是,國內該領域的默認規則是,地產公司先不給錢,先拿樓蓋著,蓋的過程中先預售,預售完了才有錢。
于是,甲方欠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就欠分包,分包就欠農民工,建設周期長達幾個月,各個單位拖得起,但農民工根本拖不起啊。
但可惡的是,很多地產公司建設資金不足而卻還盲目建設,明明預售完了有錢,錢卻不去結工程款,不按約履行的還款協議,而是在貪欲的驅使下,投入到了新一輪拿地中。
所以農民工的工資也就隨之被一拖再拖,遲遲拿不到工錢。不過對于這種情況,農民工討薪的次數多了、鬧大了,或者采取法律手段讓開發商強制執行付款,工資雖然會到賬晚點兒,錢終歸還是能拿到的。
最糟糕的是,遇到欠債單位倒閉、破產或經辦人變更、機構解散、開發商違法違規導致工程停工等其他情況,開發商對施工單位的欠款就很難收回,相當于就成為一筆壞賬了。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作為總包的施工單位拿不到錢,分包單位也拿不到錢,自然農民工也拿不到錢。資金一斷裂,樓盤自然也就沒辦法繼續建造,慢慢地就變成了爛尾樓,農民工的工資更是遙遙無期,逐漸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當然,因為這種情況并不鮮見,有關部門已有關注,并制定了相關條件制約。
比如說2020年頒布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規定,如果甲方沒錢,施工單位要先行墊付農民工工資,對相關的人工費支付方式也做了規定。
再如為了保障農民工工資,在分部分項工程開始施工前,發包人要將該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所需人工費支付至承包人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上。
但實行起來有難度,因為這筆錢,很多施工單位根本墊不起,或者就算有,也不想墊。
至于規定里的人工費付款,實行起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就又涉及到了工程被層層轉包、違法分包的問題。
很多承包單位承包建設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約定的責任和義務,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給他人,或者將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給他人,承包后工程還有可能被再次或數次轉讓。
這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農民工就很有可能拿不到錢。
開發商破產了,農民工拿不到錢。
承包單位拿到工程款挪作他用,農民工也拿不到錢。
中間有的無良分包商把這筆款卡住私吞,農民工更是拿不到錢。
作為建設的最下游,農民工永遠是最卑微最容易受損失的一方。
盡管針對這些層層分包和三角債等亂象,國家也出臺了各種辦法應對,比如對層層轉包分包進行嚴查嚴懲,以及建立黑名單制度等,但要徹底消除建設領域這一頑疾,仍然需要很長時間。
3
受相關知識水平和經濟情況所限,目前我國農民工追討被克扣或拖欠勞動報酬的方式是比較單一的。
有調查結果顯示,農民工很少有通過法律手段追討工資,主要方式是自己追討,占比49.3%,其中也不乏一些威脅自身生命安全的極端方式,就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跳樓討薪。
還有一些沒有辦法的農民工只能忍氣吞聲,自認倒霉,這部分占比甚至高達15.9%。
但實際上,除了自己上門討要,烏鴉還查到了一些其他被證實過的比較有效的解決辦法,希望能給廣大討薪無門的農民工朋友提供一些有效的思路。
去年年底,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開通了“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已在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正式上線,可以通過掃碼反映欠薪線索。
實名登錄后,點擊紅框示意位置,開始反映線索。
然后選擇工程建設領域或者非工程建設領域,點擊下一步填寫即可。
平臺收到欠薪問題線索后,會自動流轉至欠薪地人社部門進行核實處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各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通過平臺,對欠薪線索處理情況進行全程監督,確保欠薪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2022年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政府工作報告》中通過此程序獲得數百條欠薪線索
除了“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之外,還可以到人民網的“領導留言板”去留言。
去年11月,《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和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聯合推出“讓農民工安‘薪’”線索征集活動,收到留言超2200件。
根據官方數據,征集到的線索中已有千人次討薪訴求獲得各地黨委政府督辦,已為500余名農民工追回欠款超千萬元。
其中一個案例是,來自廣西的一名“90后”農民工盤玉學,2021年到三亞市崖州灣科教城公共教學區宿舍樓項目工地上打工。按照慣例,建設方按照工程進度每個月會支付一定的生活費。但很多工友并沒能按時收到生活費。
2021年11月10日,盤玉學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了自己和工友沒有及時拿到生活費的問題:“我們是從四面八方過來三亞,支持這里的項目建設,連生活費都拿不到,望領導幫忙解決一下。”
第二天他就接到了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有關負責人的電話,向他詢問有關情況并表示會盡快處理。11日下午6時,盤玉學和工友們就收到了生活費發放到銀行卡的消息。
除了以上兩種辦法,每年全國很多地方也都會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為農民工當事人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
不少地方也都有專門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事務所,免費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法治社會,人人平等,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希望農民工兄弟們都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更希望從制度建設上根治農民工欠薪的源頭,所有農民工的煩“薪”事最終都可以順利得到解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