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飲業成本壓力大,餐廳倒閉工人失業
中國餐飲業從2020年開始已然經歷了三年的停滯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至4月,全國餐飲收入13262億元,同比下滑5.1%;其中,4月全國餐飲收入2609億元,同比下滑22.7%。反復封控下,多地相繼宣布暫停堂食,濟南暫停堂食41天;沈陽于3月17日宣布暫停堂食,4月25日提出按照50%限流有序開放;北京暫停堂食36天;上海雖然已經宣布“打贏大上海保衛戰”,卻仍然沒有開放堂食。
面對難以壓縮的租金、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問題,2020年就有30萬餐飲企業倒閉,2021年這一數字上升至百萬。由此造成大量餐飲業工人失業,當中很多農民工因為城市的生活成本高不得不離開,另尋出路。
二、上海外賣騎手違反防疫規定遭扣查
上海疫情下,不少騎手因為違反防疫規定遭到扣查。根據上觀新聞報道,因應防范疫情,上海警方一連三日開展“礪劍3號”專項行動,調查各種違規情況,包括外賣騎手有否通過核酸檢測, 是否有商家在疫情物資短缺期間囤積居奇。行動中發現逾1900名違規、無證騎手, 同時政府亦對核酸檢測呈陽性的騎手實行轉運隔離,消除流動風險隱患。
平臺經濟在貨運物流中應承擔何種責任近日再度引發爭議。物流平臺貨拉拉最近有關于貨物被毀,平臺不愿賠償的新聞。福建有貨車司機在送貨時貨車突然自我燃燒,價值百萬多元的貨物全數毀于一旦, 但在意外發生后,貨拉拉的app上竟顯示完成配送, 最終貨拉拉平臺給出的方案是請司機賠償兩萬元,平臺再送200元貨拉拉現金券。
貨拉拉平臺認為他們所提供的只是"信息中介"服務,不介入實際運輸,如果發生貨物損害丟失等情況,平臺只能幫助貨主與司機協商。對于這種說法,北京德和衡(福州)律師事務所張冠榮律師指出,根據《民法典》,如果"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格式條款無效,因此認為貨拉拉平臺利用格式條款免除自己的責任,涉嫌違法。
三、建筑工人染疫后被公司擅自轉運,工人職業安全與健康無保障
建筑業方面,在上海疫情期間,有建筑公司私自運轉懷疑受感染的工人 ,導致疫情傳播。染疫的工人被安置在不具備隔離條件的地點,其健康與衛生權利不受保障。
圖片來源:BNJ Photo / Shutterstock.com
根據上觀新聞報道,2022年5月5日某建筑公司負責人在明知有施工人員感受新冠病毒情況下,擅自將工地46個工人轉運到一間不具備隔離設施的酒店式公寓,結果令該公寓爆發感染,事后警方拘捕了三位負責人。
另外,在上海另一間建筑公司亦出現懷疑將染疫工人私自轉離的情況。浦東公安分局近日調查一宗傳染病防治案,經查發現一間建筑公司經理在得知,其負責的曹路地區一處工地有多名工人自測新冠結果為陽性后,不但沒有向衛生部門匯報,而是擅自把相關工人安置在工地內不具備隔離條件的臨時宿舍。在5月15日防疫部門發現工地異情后,馬上派人調查,結果發現工地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出現疫情傳播,最終涉事經理因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浦東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四、青年就業形勢嚴峻,公務員、國企擴招,藍領工作缺乏吸引力
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大關,就業形勢嚴峻。中國勞工通訊本月初發布文章重點分析了青年就業的四個關注點,指出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推后就業嚴重,就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投身靈活就業,青年就業成為長期問題。
據麥可思研究院《202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畢業生擇業求穩心態加劇,近兩成應屆畢業生升學,本科生脫產備考公務員的比例五年翻番。2021屆待就業本科生除正在找工作之外,剩余半數都在準備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考試,相比2017屆翻了一倍。
另一方面,為緩解就業壓力,2022年公務員體系擴招近萬名應屆生,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與地方各級機關共計劃招錄11.6萬名應屆生,這是連續第三年公務員面向應屆生擴招。此外,國企也對高校畢業生擴招。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資央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題部署視頻會,要求今年國資國企招收高校畢業生人數要在去年基礎上有更大增幅。財新了解到,中石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正調整招聘計劃,也有多名央企人士表示,擴招存在壓力。值得注意的是,校招一般分春招和秋招。此次額外增加6月的國企集中夏季招聘頗為罕見。
白領工作的就業競爭相當激烈,另一方面,建筑、物流等行業的工作則缺乏對年輕工人的吸引力。建筑工人聯盟指,建筑行業從業人員中,40歲以下工人比例下降至不足30%,30歲以下則不到10%,年齡“斷層” 現象嚴重。建筑工人聯盟采訪了一些建筑工人發現,工作條件艱苦、安全衛生環境隱憂、收入不穩定且有被欠薪的風險是年輕人不愿從事建筑工作的主要原因。在內蒙古,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建筑業從業者更多集中在高齡農民工,其中30歲以下群體中從事建筑、裝修的占15.0%,而50歲以上人群的占比則為42.7%。
貨車之家消息指,“70后”、“80后”成為貨運市場主力軍,而目前已有高達1000萬人的貨車司機缺口。貨車之家消息認為,長途貨運作業難度大、A2類駕照難以考取、貨車司機社會地位不高、勞動強度大、運價長期低迷導致收入下降、職業安全難以保障等因素,造成“90后”、“00后”不愿意開貨車。
五、就業歧視橫行,入職體檢代檢泛濫
山東臨沂市蘭陵縣人民醫院近期一則招聘涉嫌就業歧視。蘭陵縣人民醫院招聘的“才藝護士”崗位要求,專科學歷年齡30周歲以下,本科學歷35周歲以下;身高162cm以上,體重指數(BMI):18.5-24.9之間。
該招聘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蘭陵縣衛健局調查后,責令蘭陵縣人民醫院立即取消關于此次招聘中對人員身高、體重等條件的限制,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規范,修訂完善招聘簡章。蘭陵縣人民醫院其后修改了招聘條件,不再對應聘者的身高、體重提出要求,但保留了專科學歷要求30歲以下,本科學歷要求35歲以下,依然涉嫌年齡歧視。
在身高、年齡歧視以外,疾病歧視也是一種常見的就業歧視類別。盡管多條法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應聘者,但部分企業仍以此篩選求職者。如法律明確規定,除了某些特殊崗位,禁止查乙肝五項,但不少企業仍然談“乙”色變,將乙肝病毒攜帶者拒之門外。疾病歧視橫行催生了入職體檢代檢。半月談調查發現,代檢中介價格從幾千到幾萬不等,甚至可以“保證一路綠燈”。某代檢中介客服稱,“我們都做了20來年了,每周都會接很多單,在武漢都做了成千上萬次代檢了。我們和各個醫院都很熟悉,即使是在指定醫院體檢,或有人事帶隊,我們也都能幫你體檢,百分之百保證代檢成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