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親身體驗工廠一下,說話就實在了。我在工廠將近要三十年了,非常了解工人,從各種群體來看,最想改變現狀的各種階層來說,從概率上來說,底層工人是最具有革命性的。雖然有投機的,害怕的,搖擺不定的。
概率上、人數上來說,工人最具革命性。農民還不太行,有個人發財的思想。農民只要有田有地的,還有幻想。工人最能切身感受到資本家的壓迫;農民打工就打,不打工,回家了。工人還比較適應集體生活、工作。農民從階層上,總體上來說還比較隨意懶散。
上層挽救資本主義危機的辦法,只會使問題越來越深,越大,越集中。只能轉嫁危機,使得危機越來越集中。最后就是工人直接面對資產階級。
就是一些工廠車間班長級別的,都認為是給老板打工,仍具有革命性。車間主任向上的,都是人精,存在有幻想——與資本家平起平坐。為什么說工廠中層干部,坐辦公室的,革命性不強?因為他們有獨立發家的能力,發財機會多一些,有幻想。
底層工人直接就是聽天由命,錢都是血汗錢,不可能坐在那兒,錢就到手。不做事,一分錢都拿不到。管理者可以動動嘴、監督,也可以混一天。工人一天不上班,吃的都沒有。
我以前也認為工人階層有缺點,不覺悟,但是去年換了幾個廠上班,發現與其他各階層相比,工人真的是最具有革命性了,還有紀律性,能操作各種機器工具,文化知識也相對比較高,適應集體共產主義生活工作。
遵守紀律,服從命令,維護集體,這些都是資本家為了延續統治,而進行教育的。還圈了很多的工業園區,也方便了工人與工人的交流聚集。
操作各種機器工具,就是有能掌握國家暴力機器的能力,最終能掌握科技與國防的能力。資產階級為了維續自己的統治,把各種機器工具讓工人操作,但是現實中并不傳授原理知識,所以需要知識分子來配合。
有良心的知識分子,到工人中間,可以講解機器操作的原理知識,思考方法,其實是鞏固了工人實現改變現狀的能力。資本家是不想工人具有思維能力的、知識懂的多的,只要求做事就行。
好多研究馬列毛的,比較出名的,其實是脫離底層群眾的。
***
以前(指前三十年——編者注)也有加班,但都屬于國家政府需要的,加班吃苦,相當于為國家做貢獻,是種榮譽。平時工時非常松,半個月就能完成,工人還是輕松的。而且做干部的,基本上對工人客客氣氣,還有人不肯做干部,工資低,說那是沒有本事的人,才做干部。
那時工人每個人都有個人屬性的指標,你從一個單位(工廠)調到另外一個工廠,通過廠勞資科到所屬地方勞動局辦理手續,得把指標轉移過去,你在單位沒有什么大的刑事錯誤等。基本上,領導干部無權取消你的勞動指標(資格)。你在一個單位(工廠)工作,除了調動到其他單位,基本上是終身制,工資待遇基本上是年資越長,收入越高。
那時的工廠干部,基本上是從工人中選擇提拔,班組長、工段長、車間中層干部、廠部干部……從中層開始,會安排轉變身份屬性為干部編制,由組織部門管理。再向上可由組織部門調往區-局級等部門任職。大學畢業人員分配進廠,一般進單位(工廠)先到基層,專業人員到技術部門,不過他們基本都算干部編制,提拔也看能力和資歷,不象現今純看學歷高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