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活七十古來稀,但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稱“人生從70歲才剛剛開始”,這是怎么回事呢?
那些沒活到70歲的人,他們的人生是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嗎?都說什么鑰匙開什么鎖,什么叫jie ji說什么話,這位董事長的一席話,還真叫我們打工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事情是這樣的。根據預測,“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如果不盡快采取措施,將會導致較多社會問題的出現,突出表現在年輕勞動力短缺和社會保障承壓。
為了緩解我國社會的老齡化壓力,丁董事長提交了一份《關于鼓勵開發初老群體人力資源價值的建議》,詳細闡述了開發老年人口紅利的思想。
丁佐宏表示:
“按照聯合國世衛組織對人類年齡劃分的新標準,66歲至79歲依然是中年人”,“如果構建科學合理的法定退休年齡界限,繼續發揮60歲以后具有勞動能力、工作水平、消費潛能、智力支撐的老年人作用,就是對人口紅利的延長和拓展,將會源源不斷地釋放老年人口紅利”。
說白了就是要鼓勵老年人再就業,79歲都是中年人,100歲繼續打工也毫不稀奇。聯合國的中年人標準是不是這樣我們不清楚,但即便如此,以此為根據來鼓勵老年人繼續打工也之后淪為笑柄。
網友紛紛調侃:
這么薅下去,我感覺我活不到你們說的“中年”;
想想八十歲的我,起床先吃一顆速效救心丸,戴上床頭的假牙,喝了點稀粥拾掇拾掇上班去;
活不到領養老是吧?完美解決養老金不足;
我們有他們的福利保障嗎!以為人人都像這樣的資本家生活。;
建議提出意見的代表,率先表態一下,全國所有的月星集團旗下的公司:月星集團,月星家居,環球港,酒店等等,從現在開始,只招40—70歲以上的人群,其余的一律不要,提了建議就帶個頭吧,別滿嘴謊言,臉都不要了;
老齡化為什么會加劇呢?在于人們結不起婚生不起娃。如果真的想解決老齡化問題,應該認真反思,分析一下原因,而不是急著去吃老年人的人口紅利。
在資本家的企業中下,有多少年輕的打工人猝死在加班的崗位上,有多少年輕人未老先衰疾病纏身?
他們讓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發一個半人的工資,讓干活的累個半死,讓兩個人失業沒飯吃,正是目前勞動力短缺的根本原因。不努力提高勞動者待遇,卻一味想著怎樣降低成本,讓打工人創造更多的價值,甚至還打起了老年人的主意,這不是敲gxs嗎?
再說養老問題,一位網友說得好:做個人吧!60歲到79歲這批人是1943年到1962年出生的人。這批人支撐下了新中國建設以來最艱苦的歲月,那時候,無論是農民還是工人,都非常的辛苦,就是在拿身體去換發展,能撐到退休都已經要與醫院相伴了。都到退休的年齡了,你還不肯放過他們?
現在的老人基本上都是當年勒緊褲腰帶干社會主義的人,他們已經為社會創造了足夠多的價值,而且他們自己交養老保險的,是自己養活自己,等他們逐漸失去勞動能力的時候,怎么能把他們當成負擔呢?
科技越來越發達,生產力越來越提高,按理說人們的勞動時間應該縮短,退休年齡應該提前才對,為什么還要延遲退休呢?像日本那樣,讓八十歲的老人出去做兼職真的好嗎?老板們們養尊處優,身體倍兒棒,八十多了還可以娶個妙齡少女,打工人的身體能行嗎?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力越發達,勞動者越解放,等生產力高度發展之后,人們就可以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但是生產資料壟斷在老板們手里,工人只有無休止的996,只能成為機器的附庸,甚至到了80歲還不能休息。
以前我們都唱過一首歌,叫做《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那是說像雷鋒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沒有止境和年齡限制的,而且可以一直保持高昂的斗志。
但現在這首歌不流行了,可以改成“打工人永遠是年輕”。
打工人永遠是年輕
他好比機器人不知疲倦
他不怕加班熬夜
他不怕八十退休
他不怨也不恨
堅信打工最光榮
在老板們的眼中,打工人無所謂年老年輕,只要你能為他創造利潤,就是坐輪椅的八十歲老頭,也是香噴噴的紅利啊。
這真的是進步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