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毛主席預料到了身后的一切,并且盡最大可能地發動了人民,教育了人民。他活著的時候,很多事情人民理解不了,但是他走后,發生的一切都印證了他的預言,很多教導人民是越來越理解了,敵人潑在他身上的污水也逐漸被人民所認清。
就像他說的,“我們中國歷來如此,有正面的教員,有反面的教員。人需要正反兩方面的教育。日本帝國主義是我們第一個大好的反面教員。從前還有清政府,有袁世凱,有北洋軍閥,后頭有蔣介石,都是我們很好的反面教員。沒有他們,中國人民教育不過來,單是共產黨來當正面教員還不夠。”那時候,最大的反面教員還沒出場,現在可以再加上一個了。
為什么要過三十年的窮日子
有人說,新中國過了三十年的窮日子,但是他們不說為什么要過三十年窮日子。1953年,毛主席在一次講話中說道:“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顧,不可多照顧,照顧小仁政,妨礙大仁政,這是施仁政的偏向。”
為什么不可不改善不可不照顧?因為人民要享受國家發展的成果。為什么不可多改善不可多照顧?因為要攢錢投資未來。享受當下是小仁政,擁有未來才是大仁政。大仁政就是要為實現國家的工業化攢錢,實現國家的工業化才能解決被世界列強卡脖子的問題,讓中國人真正掌控自己的命運。
一窮二白的基礎,百廢待興的事業,除了勒緊褲腰帶節衣縮食搞建設,中國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一切都要從無到有,這就是流血流汗的過程,就是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自我犧牲的過程。過上了好日子的我們不能忘本,要感激老一輩人的奉獻和犧牲,他們昨天吃的苦都變成了我們今天享受的甜。
如果還覺得對這種道路選擇的理解感到不太直觀,我們可以用現在身邊正在發生的例子來說明,先苦后甜就是華為走過的路,先甜后苦就是聯想走過的路。路線之爭無時無刻不在存在,選擇了華為之路是什么樣子,選擇了聯想之路是什么樣子,不用我多說了吧。
任正非為什么要搞可能永遠用不上的備胎計劃?為什么要每年投入上千億搞研發?這么多錢都分了讓華為員工多改善一下生活不好嗎?這就是典型的過把癮就死的短視行為。如果這樣去想這樣去做,只會是暫時改善了一下生活,卻失去了未來。
毛主席走了之后,那些天天嚷嚷著新中國過了三十年窮日子的人終于可以大展拳腳搞生活大改善了,賤賣積累了幾十年好不容易建好的國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把備胎計劃研發投資都停掉搞吃喝享受。短暫的快感過后是一地雞毛,老百姓開始處處被先富起來的資本家卡脖子了,中國開始處處被科技領先的西方列強卡脖子了。
到底是誰在吹牛放炮搞浮夸
毛主席一生都在講實事求是,但是很多人卻歪曲歷史把某些干部搞浮夸風餓死人的罪過都扣到了毛主席頭上。但是毛主席是怎么教育廣大干部的呢?他在1958年的關于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問題的講話中指出,“提倡實事求是,不要謊報,不要把別人的豬報成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麥子報成四百斤。
今年的九千億斤糧食,最多是七千四百億斤,把七千四百億斤當數,其余一千六百億斤當作謊報,比較妥當。人民是騙不了的。過去的戰報,謊報戰績只能欺騙人民,欺騙不了敵人,敵人看了好笑。有真必有假,真真假假搞不清。偃師縣原想瞞產,以多報少,也有的以少報多。《人民日報》最好要冷靜一點。要把解決工作方法問題,當成重點,黨的領導,群眾路線,實事求是。”
毛主席在1958年記者頭腦要冷靜的講話中又指出:“好事情不要全信,壞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極一面。比方瞞產,我對隱瞞產量是寄予同情的。當 然,不說實話,是不好的。但是為什么瞞產?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多吃一點,值得同情。
瞞產,除了不老實這一點以外,沒有什么不好。隱瞞了產量,糧食依然還在。瞞產的思想要批判,但是對 發展生產沒有大不了的壞處。虛報不好,比瞞產有危險性。報多了,拿不出來。如果根據多報的數字作生產計劃,有危險性,作供應計劃,更危險。”
還有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問題,那些不讓農村養豬養雞不讓搞商品生產的行為,主席也進行了批判,他說:“現在,我們有些人大有要消滅商品生產之勢。他們向往共產主 義,一提商品生產就發愁,覺得這是資本主義的東西,沒有分清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區別,不懂得在社會主義條件下 利用商品生產的作用的重要性。
這是不承認客觀法則的表現,是不認識五億農民的問題。在社會主義時期,應當利用商品生產來團結幾億農民。我以為有了人民公社以后,商品生產、商品交換更要發展,要有計劃地大大發展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例如畜產品、大豆、黃麻、 腸衣、果木、皮毛。現在有人傾向不要商業了,至少有幾十萬人不要商業了。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這是違背客觀法則的。”
針對上面的那些亂象,毛主席在1959年給六級干部寫了一封公開信,對瞎指揮和浮夸風澆冷水踩剎車。最后他說道,“同現在流行的一些高調比較起來,我在這里唱的是低調,意在真正調動積極性,達到增產的目的。如果事實不是我講的那樣低,而達到了較高的目的,我變為保守主義者,那就謝天謝地,不勝光榮之至。”
歷史都寫在書里,但是現在的人都不讀書,他們相信媒體灌輸給他們的一切,掉進了美國奶頭樂文化的泥潭。拒絕一切深刻的思考,只是被動地接受媒體的投喂。不關心政治,不讀書,就是被別人賣了還替別人數錢。如果不想做一個傻子,就去翻開毛選看看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中國一直在改革開放
說毛主席閉關鎖國的,大概是眼睛和腦子都不好使,和蘇聯搞貿易是不是改革開放?1971年的乒乓外交是不是改革開放?1971年加入聯合國是不是改革開放?1972年中美簽署三個聯合公報是不是改革開放?這可是在西方對中國進行全面封鎖的情況下,中國主動為之的改革開放。
西方對中國全面封鎖不允許我們開放,我們還要主動作為去利用各種機會促成開放,這是不是比西方主動接納中國的情況下的開放更具備改革開放的精神?后來的改革開放是前三十年改革開放的延續,是一脈相承水到渠成的。只是前后和美國打交道的水平有天壤之別。
毛主席總結了和美國交往的幾個原則。首先,“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戰略上要輕視它,戰術上要重視它。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是從戰略上和長遠角度來說的。從短期來看,它可能就是“真老虎”甚至是“鐵老虎”。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多次提出,對美帝國主義在戰略上和整體上要輕視它,而在戰術上和局部上則要重視它。
1956年 7月,毛主席在同危地馬拉前總統阿本斯談話時說:美帝國主義“有爪有牙。要解決它,就要一個一個地來”,“一步一步地認真做,最后總能成功”,“要用力斗,一個陣地一個陣地地爭奪”。
1958年 9月,他在同巴西記者馬羅金和杜特列夫人的談話中說:“帝國主義由真老虎變成半真半假的老虎,再變成完全的假老虎,即紙老虎,這是一個事物走向反面的轉化過程,我們的任務就是要促進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結束之前,老虎還可能要活一個時期,還能咬人。因此,打老虎要一拳一拳地打,要講究拳法,不能大意。”
其次,要“破除對西方的迷信”, 去掉“親美、崇美、恐美”病的影響。1958年9月,他在同巴西記者馬羅金和杜特列夫人的談話中說:“破除對西方的迷信,這是一件大事,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都要進行。在我們國家也要繼續破除這種迷信。”在他看來,廣大亞非拉國家在政治上取得獨立之后,還要在思想、文化和精神上取得獨立。沒有這種精神上的自信,就不可能調動廣大人民建設國家的熱情,就什么事也干不成。
1959年3月,毛主席在同拉丁美洲一些國家共產黨領導人談話時特別指出:“親美、崇美、恐美的人很多”,“要做艱苦細致的工作,幫助他們逐漸消除這種恐懼心理”。恐懼心理,一方面是由于弱小,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斗爭經驗。要消除恐懼心理,只能從斗爭中獲得經驗、增強自信。
正如毛主席所說:“勝利的信念是打出來的,是斗爭中間得出來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就充分證明,美帝國主義是可以打的,而且可以將它打敗。1964年 3月,毛主席在會見柬埔寨王國軍事代表團時還說過:“美國人,你越怕他,他就越兇,不怕他也就是那么回事。”
再次,要善于“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1954年 7月 7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曾總結日內瓦會議期間對美斗爭的經驗。他指出,我們抓住了和平這個口號,“跟一切愿意和平的人合作,來孤立那些好戰分子,就是孤立美國當局,主要還是那里頭急于要打仗的那一派”。在這個方針之下,談判中該讓的就讓,該堅持的必須堅持,這樣就“達到聯合多數、孤立少數(就是美國人)的目的”。
最后,“不要著急”,要“兩條腿走路”, “用點腦筋,有所分析。”對外談判和斗爭必須堅持原則,同時要將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起來。事實證明,在同美國打交道過程中,既不能有宋襄公“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也不能“亂戰一氣”,要做好充分準備,講求策略。
毛主席說,對付帝國主義要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堅決反抗;另一條就是開會談判。在他看來,帝國主義也是兩條腿在走路,一條是壓迫,一條是欺騙。我們支持開會談判,目的就是要揭露帝國主義的欺騙性,“暴露它們那一條腿有病”。
上面的原則是在看透了美國本質的前提下總結出來的,“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美帝國主義比較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很長的時期內,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動,由宗教事業而推廣到“慈善”事業和文化事業。”正因為看透了美國的本質,所以放到現在依然可以指導我們的對美斗爭。
如何保證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1965年,毛主席曾向一同重上井岡山的護士長吳旭君和自己的親屬都說過這樣的話:“我多次提出主要問題,他們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話他們可以不聽,這不是為我個人,是為將來這個國家、這個黨,將來改變不改變顏色、走不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
我很擔心,這個班交給誰我能放心。我現在還活著呢,他們就這樣!要是按照他們的做法,我以及許多先烈們畢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諸東流了。”“我沒有私心,我想到中國的老百姓受苦受難,他們是想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建立新中國死了多少人?有誰認真想過?我是想過這個問題的。”
60年代,毛主席對我國上層建筑整體狀況憂心忡忡,對醫療衛生不為工農兵服務,只為少數人服務的干部保健制度多次提出批評,對農村缺醫少藥的現狀非常擔心。而紅軍時期根據地卻不是這樣樣子。
最初紅軍醫院設在茅坪,后來搬到小井,一直堅持免費為老百姓看病。那時候,藥比較少,一點兒阿司匹林都是寶貝。有藥,只要老百姓需要,首先為他們治病;其次,才是戰士、黨員;最后是黨的干部。戰士們死不同意,要把藥留給干部,相互謙讓,那種場面讓人流淚。現在,共產黨掌權了,怎么能把老百姓忘了,把工人、農民忘了,怎能把井岡山的傳統忘了?不能忘。
6月26日,毛主席有感而發,說了下面這段話——“告訴衛生部,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15%工作,而且這15%中主要還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院,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
醫學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著讀那么多書。華佗讀的是幾年制?明朝李時珍讀的是幾年制?醫學教育用不著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畢業生學三年就夠了。主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這樣的醫生放到農村去,就算本事不大,總比騙人的巫醫要好,而且農村也養得起。書讀得越多越蠢。現在醫院那套檢查治療方法根本不符合農村培養醫生的方法,也是為了城市。可是中國有五億多人是農民。
脫離群眾。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難的疾病上,所謂尖端。對于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樣預防?怎樣改進治療?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問題不是不要,只是應該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應該放在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去。”
這就是人民領袖毛主席,從來沒有想過讓自己先富起來,心中時時刻刻掛念的是窮苦老百姓,人民的日子都過好了他才能安心。那些心里沒有人民的人,一心只想自己先富起來的人,根本不可能理解毛主席,這種不理解還轉化為了對毛主席的仇恨。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其實先富起來也不難,只要肯勞動,多一分汗水就多一分收獲,但是柳傳志們肯去勞動嗎?他們心里想的先富起來就是把全民資產轉到個人名下的先富起來,這樣的人先富起來意味著無數人先窮起來,走向的是兩極分化,這和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原則背道而馳。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有人說中國窮了幾千年了,還說我們自己耽誤了二十年,那些向往資本主義道路的人真的懂資本主義嗎?真的能通過資本主義道路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嗎?
毛主席說:“你太高看他們了,他們懂得什么是資本主義嗎?最多是倒退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去了。
資本主義是靠侵略和掠奪別的國家的財富而積累資本資產的,而搞修正主義的走資派們敢于侵略誰呀,不被侵略就阿彌陀佛了,他們只能是聯合帝國主義國家,剝削和壓迫本民族廣大的人民百姓,或者賤賣自己國家的資源以滿足自己那貪得無厭的私利。
對外軟弱妥協,對內重拳出擊。最可怕的不僅是國內資本家如此,隊伍內部的很多蛀蟲也同樣如此,兩者相互勾結合二為一,趴在整個社會身上敲骨吸髓。”
所以說,中國的“資本主義”從來都不是真正的資本主義,而是外國資本在華的代言人。一旦代表這種“主義”的“資產階級”掌權,中國勢必會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附庸,而到了那時,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已經名存實亡,人民也會再度淪為創造財富的工具。
毛主席的擔心是多余的嗎?曾經很多人認為是多余的,包括初中時候的我。沒有經歷過殘酷現實的毒打,很難領會這種穿透歷史的眼光。經過正反兩方面的教訓,很多人都理解了。毛主席沒有看錯任何一個人,無論那些人曾經隱藏的多深,最終還是露出了狐貍尾巴。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我想說,老人家放心吧,我們一定不負期望。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128周年,永遠懷念毛主席。
毛主席萬歲!毛澤東思想萬歲!人民萬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