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席的豐功偉績(提綱)
一個時期以來,一些敵對勢力和不良分子,敵視、反對、矮化毛澤東主席和毛澤東思想。加之年輕一代閱歷較淺,對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知之較少,有鑒于此,值此毛澤東主席誕辰128周年之際,特整理出一份《毛澤東主席的豐功偉績(提綱)》,供青年朋友參考。
1 、毛主席締造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愧為我們的偉大領袖、偉大統帥與名符其實的國父;
2、 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呼“人民萬歲!”這是古今中外各國政要所沒有提過的親民口號。
3、 毛主席開創了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提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分兩步走:第一步: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
4、 毛主席科學運用對立統一規律提出: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的斗爭哲學;
5、 驅日寇出中國,趕蔣公到海角,推翻帝、官、封,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6、 工農掌權第一功;人民當家做主,這是開天辟地第一回,這是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7、 土地改革,全國貧苦農民分得土地,在經濟上翻了身;實現了孫中山“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是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
8、 教育走向平民化是歷史上第一次,從教育為工農兵開門到工農兵領導、管理學校,實行助學金制度,優先照顧工農兵子弟入學,使工農兵在文化上翻身;在工農兵中推行掃盲運動,中小學增長數倍,大專院校發展迅速 ,1960年,重點興辦26所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量高精尖人才。
9、 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打出國威,教訓了頭號帝國主義,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10、實行國家工業化,實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改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拔了剝削階級的根子,這是開天辟地第一回。
11、實行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農民走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解放了生產力、發展了了生產力,大力支持了工業化建設,改善了人民生活。
12、實行社會主義階段的分配政策:按勞分配、鼓勵加照顧。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勞動積極性;
13、治國的根本是治吏,毛主席要求共產黨的干部:不準干部
官厚祿、封妻蔭子。不準干部特殊化,不準干部重新騎在人民頭
上做官當老爺,防止腐敗,不斷開展共產黨的整風運動,整頓干
作風;
14、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對人民內部實行最廣大、最寬泛的民主,各級人代會工農兵代表略占70%左右;
15、 實行政治協商會議制度:為最大限度地團結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黨派及各方面人士,實行政治協商制度,各民主黨派都是參政黨,同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共商國是。
16、 在毛主席關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建國”、“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指示精神的指引下,我國以最快速度把農業國建成工業國:實行計劃經濟制度,集中我們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有計劃,按比例、高速度地建設社會主義;毛主席在位27年,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世界第六工業強國;而且建成了完整的科學的門類齊全的工業化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17、醫療制度改革:毛主席提出:“把醫療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廣大農村普遍實行合作醫療制度,赤腳醫生村村都有,受到聯合國的高度評價。城市公職人員及學生全部免費醫療,工人免費醫療,家屬半費。
18、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國歷史上品評太平盛世有一個重要標準,就是人口顯著增長:現在舉兩個突出例子:
第一:清朝晚期和民國時期,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人口長期不增長或負增長,長期保持在4億5千萬左右;毛澤東在位27年,1976年毛主席逝世時,中國人口達到8億,凈增3億多;
第二:國人平均壽命由民國時期的38歲增長到68歲;
如果沒有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生產力高度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二是醫療條件明顯改善;三是社會安定團結;是不會出現上述兩個結果的。
19、在農業合作化的前提下,興修水利,進行農田基本建設值得大書特書,毛主席提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共修密云、白沙等水庫兩萬多個,紅旗渠被稱為人間天河,引沁濟莽、引黃濟衛、大辦水利,改造農田,輝縣人民干的好!當年興辦的水利工程,如今還發揮著作用,在《農業發展綱要》指引下,在農業學大寨的號召下,糧、棉、油、豬等,滿足了八億人民的吃、穿、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功不可沒,廣大農民功不可沒。
20、從1952年開始,提出先農業合作化,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同時搞農業機械化,經過20多年,尤其從1958年,在《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指引下,多數縣、社建了拖拉機站、村村有電話、戶戶有廣播,到上世紀80年代,至少有三分之一縣、社實現了水利化、機械化和半機械化、半化肥化。
21、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舉世矚目:從第一五年計劃(1953年)始到1978年,除個別年份外,發展速度都在10%以上,改革開放以后進行整合,也在6.8%以上,這是全世界所沒有的高速度。1975年召開四屆人大,(周總理有病,鄧小平給周總理起草一個不超過5000字的政府工作報告),周總理在報告中向世界莊嚴宣告:經濟形勢一派大好(具體數字參考四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既無外債,又無內債,振奮人心;
22、為防止帝國主義的顛覆和侵略,加快發展軍事工業,加快三線建設,“兩彈一星”制成后,中國步入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形成“蘇美中”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
23、毛主席關于“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黨指揮槍”及政治建軍的思想,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實現了毛澤東思想革命化和現代化,無敵于天下。
24、毛主席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實行國際主義,支持第三世界,團結第二世界,孤立、打擊第一世界中的壞中之壞。我們的朋友遍天下,1971年,非洲朋友把我們抬進聯合國,成為五大長任理事國之一;通過乒乓外交,我們同美國等西方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25、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有三次反對修正主義的大斗爭;第一次是以馬克思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同蒲魯東為首的修正主義者的斗爭;第二次是以列寧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同伯恩斯坦為首的修正主義者的斗爭;第三次是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同赫魯曉夫為首的修正主義者的斗爭,斗爭的焦點是:已經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之后,如何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從此,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中心由蘇聯轉移到中國,毛主席成為國際共運的領袖和導師。
26、毛主席對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創立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解決了馬克思、列寧所沒有解決的——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之后如何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理論問題。這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
27、毛主席繼續革命的要點:
第一: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必須尊重馬克思主義的最高準則:不忘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不忘無產階級專政及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
第二: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之后: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換言之:就是所謂社會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革資產階級的命;社會主義革資本主義的命;
第三:國外帝國主義及其影響的存在,是產生修正主義的國外原因;國內資產階級及其影響的存在,是產生修正主義的國內原因;國內外階級斗爭必然反映到黨內來,國內外敵人必然在黨內尋找代理人,因此,黨內出現反對派——修正主義、出現兩條路線的斗爭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無產階級專政的主要危險是修正主義;
第五:無產階級專政的主要任務是反對修正主義;
第六:無產階級專的主要對象,是黨內走資派,尤其是黨內上層的走資派;
第七:反對修正主義、革黨內走資派的命的主要方法或手段就是:放手發動群眾,開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28、毛主席從理論上解決了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一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風格武裝黨、建設黨、必須確保久經考驗的馬克思主義者掌控黨政軍的最高權力、必須高度警惕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戰略;必須防止野心家、陰謀家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必須建立一條無產階級革命路線;
二是建立黨委負責制,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擴大黨內民主。采取整風的形式,不斷整頓黨的作風。
三是:不斷加強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必須把反對修正主義提到綱上來;
四是必須注重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五是不斷擴大人民民主,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讓人民監督政府、監督黨、監督官吏,防止腐敗。
29、毛主席關于反帝統一戰線的戰略思考:毛主席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思想,
就是依靠第三世界;團結第二世界;孤立、反對第一世界中的懷中之壞;
30、毛澤東思想的新定位:毛澤東思想是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由機械革命向智能革命轉變;由帝國主義和傳統的無產階級革命向霸權主義和現代無產階級革命轉變;霸權主義走向全面崩潰;修正主義被徹底揭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由低潮逐步走向高潮;社會主義走向全世界勝利時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統稱馬列毛主義。
作者簡介:呂言夫系高級編輯、中國作家,早年畢業于蘭州大學中文系,留校供職。后調河南從事新聞工作、著作頗豐,
通訊地址:河南新鄉市紅旗區人民東路平安路牧野區政府家屬院一單元3樓東。
手機:1393871473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