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湖北十堰漢江科技學校赴深圳實習的17歲學生小余被逼跳樓自殺,引起網友的憤怒。
職校、中介、工廠狼狽為奸,聯合起來以實習的名義坑害專科學生不是一天兩天了,逼死學生的新聞也不在少數。
(懷念被逼死的小余同學)
據媒體報道,教育部已經介入此事,但人死不能復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幾年的非法使用學生工問題,怎樣才能得到解決呢?
職校學生實習被坑,學生們到底該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職校學生淪為廉價勞動力由來已久,現在網絡上仍可收到十幾年前的網絡報道。
例如在2006年,陜西省某縣組織600多名初中生到東莞等地打工,理由是這些學生考不上高中,帶他們出來掙點職校的學費。這還是義務教育階段呢,估計有不少都是童工吧,吃相太過難看了。
2010年,《“兩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調研總報告》發布。報告指出,在富士康的深圳、昆山、太原、武漢廠區,均存在大量使用學生工的情況,在某些車間,學生工占車間工人總數幾乎高達50%。
如深圳龍華CMMSG事業群一個生產車間里2600人中有700-1000為暑期學生工;一位流水線上檢測手機功能的學生工說,她們車間共有1000多人,約有一半是學生工;在武漢廠區的問卷調查中,發現17%的工人為學生工;根據昆山廠區外中介所述,暑假期間進廠打工的學生實習工為10000人,而整個廠區的員工數為60000人。
加上當年的富士康十三連跳事件,富士康非法用工現象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然而這并沒有多少卵用,工廠違法使用學生工現象仍“屢禁不止”。
2020年,和富士康體量相當的臺資代工廠和碩集團違規使用學生工,蘋果發聲明暫停與其新業務合作。
由這些案例可以看出,職校學生淪為廉價勞動力的血淚史從未斷絕。
為什么在媒體常年曝光、相關部門監督、法律法規相對完善、惡性事故層出不窮的情況下,違法使用學生工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徹底根治呢?
資本家為了利潤肯冒絞首的風險自不必說,但其中的利潤大到你不敢想象。
以佛山市為例,2019年公司每個月最低需為員工繳納約760元的社保,大城市繳納的費用肯定更高。假設雇傭10000名學生工,每月光節省的社保費用就有760萬元,更不要說壓低工資帶來的巨額利潤了。
這么大的一塊肥肉,那個資本家不去咬上幾口呢?更何況,只要沒人舉報就不會有人調查,即便有人調查,到今天不還是有逼死學生的情況嗎?
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第五條明確指出,“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統籌指導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工作;職業學校主管部門負責職業學校實習的監督管理。職業學校應將學生跟崗實習、頂崗實習情況報主管部門備案。”
意思就是職校安排學生到工廠實習,必須向上面備案,上級要進行監督管理呢。但是實際情況又如何呢?除了偶爾有媒體曝光職校坑害實習外,從來沒聽說有上級部門制止職校搞違法實習的。
所以說,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只能是像毛主席說的那樣,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
當然,我們不是反對職校學生實習,實習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一環,是職校學生的必修課程。我們反對的是在私有制下職校、工廠和中介聯合起來,把職校學生當廉價勞動力的那種變味兒的實習。
綜上,我們明白了“販賣”實習生由來已久,“屢禁不止”的原因,沒有什么救世主,要維護權益只能靠自己。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在巨額利潤面前,資本家和校領導們不會輕易妥協,維權是一個艱苦的工作。
這不是說要讓同志們打退堂鼓,而是不要對可能的困難掉以輕心,因為準備不足而遭到失敗。
雖然職校學生大都未成年,無權無勢,又缺乏社會經驗,但是我們是正義的,而正義的事業是一定會勝利的。
舉個例子,這次小余同學出事以后,學校為什么要撤回所有實習學生呢,如果他們是合法合規的,何至于做賊心虛呢?
總之,我們的對手很狡猾也很強大,但他們不得人心,又違反法律。只要你們團結起來,敢于斗爭,把他們的丑行曝光,廣大的網友、你們的家長同學、有正義感的媒體和官方都會支持你們。那時,還需要怕這些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嗎?
這就是毛主席說的“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在戰術上重視敵人”,那就是講究方法策略,在實際斗爭中怎么辦的問題。
第一,熟記法規,有理有據。
針對職校坑害實習生的行為,教育部在2016年專門出臺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這是我們的護身符,大家一定要熟悉。
《規定》要求學校組織實習時要向上級備案,這已經說過了。
頂崗實習,也就是去廠子干活,時間一般為6個月。學生可以自行安排,學校不得強制。實習崗位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與學生所學專業對口或相近。
認識實習和跟崗實習由學校統一安排,學生不得自行選擇。認識實習比較簡單,一般就是參觀,比如你是學汽修的就是帶你到汽車制造廠看看。跟崗實習需要有老師傅帶領,類似學徒,學校把實習生“販賣”到廠子里當普工,當然不在此列。
所以,學校和工廠一般是以“頂崗實習”的名義來壓榨實習生。
《規定》第十二條指出,學生參加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前,職業學校、實習單位、學生三方應簽訂實習協議。協議文本由當事方各執一份。未按規定簽訂實習協議的,不得安排學生實習。協議中應當明確實習時間、地點、內容等條款,實習的報酬和支付方式也要寫清楚。
《規定》第十四條:未滿18周歲的學生參加跟崗實習、頂崗實習,應取得學生監護人簽字的知情同意書。
《規定》明確禁止安排、接收一年級在校學生頂崗實習;安排未滿16周歲的學生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安排學生到酒吧、夜總會、歌廳、洗浴中心等營業性娛樂場所實習;通過中介機構或有償代理組織、安排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
如無特殊要求,例如護理專業要上夜班、旅游專業要在節假日上班等,不得安排學生加班或夜班,也就是要實行五天八小時工作制,也不得安排學生在節假日上班。
《規定》第十九條:職業學校和實習單位不得向學生收取實習押金、頂崗實習報酬提成、管理費或者其他形式的實習費用,不得扣押學生的居民身份證,不得要求學生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收取學生財物。
如果實習時學校能做到這些,基本上就算一個正常的實習了,所以以上條款基本上夠我們維權用了。但如果實習時有更惡劣的情況出現,如打人罵人等,我們當然更不允許。
第二,抓住把柄,巧妙斗爭。
出發前,我們是不是要了解清楚實習的時間地點、工作內容、薪資待遇、食宿保障等等呢?
明白了還不行,還得簽下白紙黑字的協議。
如果學校做不到這些,我們就兩個字:不去!
大不了我們自己去找實習崗位,雖然麻煩點,也比被逼跳樓自殺劃算呀。
如果學校對我們威逼利誘,那我們就據理力爭。
要注意收集好相關證據,例如保存好聊天群里的通知截圖、拍攝輔導員或就業辦主任的現場宣講。
不是有上級管實習這事嗎,我們可以打電話向教育局投訴,如果泥牛入海或者是踢你的皮球,就繼續向上上級反應,并投訴當地的監管部門瀆職,以此類推。
特別要注意,打電話投訴的時候要錄音,最好也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以免被報復,打電話舉報的人越多越好,這樣才能“引起重視”。
與此同時,可以向媒體進行曝光。因為他們的行為見不得光,媒體曝光對他們的打擊還是很大的。
如果出發前學校都給安排明白了,或者我們維權暫時失利,不得不坐上去工廠的大巴,也沒有關系,到了工廠之后接著跟他干就完了。
這實習究竟是騾子是馬,到工廠我們就一清二楚了。
如果你的專業是物流管理,卻讓你分揀快遞,兩個字:不干!
如果你的專業是建筑學,卻讓你在工地搬磚,兩個字:不干!
如果你的專業是旅游管理,卻讓你在酒店收拾床單,兩個字:不干!
如果工作環境有毒有害,如果是重體力活,還是兩個字:不干!
如果讓我們上夜班、節假日上班、或者加班,我們還是不干!
如果同工卻不同酬,還是不干!
到了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在資本家和學校老師監工的面前,學生很難不是待宰的羔羊。所以一定要團結起來,好哥們好姐妹相互幫助,相互關心,有什么事相互通氣,一起想辦法,要不然就很容易受欺負。
只要實習中有違反以上規定之處,我們就可以拒絕。期間注意收集好相關證據,如實習協議或者勞動合同、上下班打卡記錄、請假條、工資條、拍攝或偷拍的工作環境等等。還可以調查工廠中其他違法情況如使用童工的問題,作為我們維權的殺手锏。
單槍匹馬肯定容易失敗,要注意多團結同學,同時注意行動的保密,不要讓學校和資本家的狗腿子們了解我們的情況,證據收集完畢準備充分后,就可以開始行動了,不打無準備之仗嘛。
可以繼續向教育主管部門舉報投訴,也可以向工廠所在地區勞動部門投訴。要做好被踢皮球的準備,如果一舉報就成功,那你就太天真了。要保留好維權記錄,如舉報電話錄音、舉報信拍照等等。如果還不成功,就想辦法通過媒體曝光,注意加上一條,相關監管部門踢皮球、不作為!
找哪些媒體呢,這可能需要點運氣,因為不是所有媒體都愿意無條件的為我們發聲。主流媒體一般是不屑于這類“小事”的,或者說這不夠“正能量”,小余同學自殺,至今不見他們報道吧。
澎湃新聞、界面新聞、紅星新聞等媒體報道過類似事件。其次,像堅持工農立場和社會主義的網站例如激流網、紅歌會網等等,也是樂于為我們發聲的。我們也可以找一些比較出名的自媒體或者有正義感的網絡大V幫忙發聲,也是可以形成熱點的。
當然,如果資本家和學校欺人太甚,有些同學可能有更激烈的反應,這里就不討論了。
這可能需要花些時日,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不能放棄。真理在我們這一邊!
要注意保護好帶頭的同學,不要怕學校威脅開除我們學籍,我們合情合理合法維權,學校憑什么開除學生?只要關注的人一多,這些人就不敢輕舉妄動。有人敢公開和法律以及人民為敵嗎,當心他們的烏紗帽!
打了兩位科學家之后逍遙法外一個月的航天投資控股集團的董事長張陶不就在媒體曝光后被刑拘了嗎?職校的領導或者實習工廠的資本家,絕大多數估計都沒有張陶這么大的能量吧?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底氣。
此攻略當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同學們敢于斗爭,堅持斗爭,在實際維權過程中靈活處理,就一定能取得勝利。說不定還可以引起國家重視,推動此事的進一步解決呢。
有人可能會擔心,實習不好找,還是忍一忍吧。
我要說,我們已經交了學費,安排好實習是學校應盡的責任,我們為什么要做學校和工廠廉價的勞動力呢?
這損失的可是幾個月乃至一年的寶貴時間,而且還會損害自己的身體,最終啥也學不到。這“忍耐”的代價不是太大了嗎?
如果你要忍,那學校當然不會放過壓榨你的機會!
國家對企業有要求,讓他們配合職校為學生安排實習。學校如何找到好的實習工廠,不是我們考慮的問題,我們只需要按規定維護好我們自己的權益就好了。
忍忍忍,忍到什么時候是個頭?小余同學在工廠里受到欺負,他爸沒辦法讓他忍一忍,忍到最后是什么結果呢?我們還要忍下去嗎?
親愛的同學們,如果被坑了,一定不要再“忍”下去了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