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1年6月8日,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閆里鄉麥田里,發生了一樁華夏史上亙古未有的奇葩事:一邊是小麥聯合收割機馬達轟鳴割著麥子,一邊是農民開著拖拉機,拉著自制的噴淋設備,跟著收割機灑水,抑制揚起的秸稈粉塵。
當地農民稱,用此法收割麥子每天要多花費400元,這還不算灑水機械的燃料費;如果用霧炮車灑水得多花800元。另一位60歲的楊姓農民說:種了一輩子地,第一次見這么割麥的。
當地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稱此舉是為了抑制小麥收割過程的環境污染。“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絕不能只是一句口號甚至是空話,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保障農民的勞動成果與合法利益,要落實到行動上,而不是“一刀切”式的窮折騰和瞎折騰!
從2021年6月7日一直到6月12日上午,西安市長安區引鎮上千畝成熟的麥子,在一望無際的田野里,心情焦急地一起一伏,巴著能有聯合收割機來,把她們收回家,別讓即將到來的連陰雨讓她們爛在地里,別讓辛勤了一季的農人們心血又要白廢了,別讓發芽的麥子又上了人們的餐桌。
雖然當日下午當地農機部門經過多方協調,終于調來了足夠數量的聯合收割機搶收完了上千畝小麥。但不知到筆者撰文時長安區兩萬多畝成熟的小麥收割完了沒有,從昨天夜間開始,陜西多地均有小雨,農人心中如炭焦呵!
作為農民的兒子,深知五黃六月,龍口奪食的緊迫性,也深知關中地區老天爺的脾氣就象猴子的屁股一樣——說變就變,如果持續的連陰雨提前到來或夜間突然降雨怎么辦?我們不能靠僥幸心理和老天爺較量!
筆者深深理解和體諒基層干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針穿,有時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根子并不在基層,但還是衷心希望我們的基層干部和一線工作者,宗旨意識再強一些,作風再實一些,工作方法再細一些,思維再接地氣一下。
時值建黨一百周年,還是多用實實在在的為民破堅冰、解難題、辦實事來為建黨一百周年獻禮為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