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覺悟是不能被社會現實所束縛的!
一旦社會現實束縛了你的思想覺悟,那么,迎接你的,就只有無窮無盡的996和ICU了,別無其他。
為什么呢?
社會生產力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基礎,而人的思想覺悟,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理想、想法、打算,還沒有成為現實。但是,人的理想必然是要基于現實又高于現實的,如果被現實所束縛,結果會怎么樣呢?
為了生活
不斷四處奔波
最后依舊逃不脫
車貸、房貸的追逐
老板要你往東
你不敢往西
老板要你宰牛
你不敢殺雞
老板說
你是996的命
你只能默默承受
最后進了ICU……
這就是社會現實束縛了人的思想覺悟,你想要的一切,都將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不可捉摸,只能默默興嘆。
現在老板說:“能工作是你的福氣!”你還不得不接受這種說法,回頭想想,可能你會覺得這太扯淡了,我幫你賺錢,自己的生活都顧不了,到頭來反倒成了我應該對你感恩戴德?!這究竟是為什么呢,這話錯在哪兒了?
老板先創造一個讓你永遠擺脫不了的“現實束縛”,然后再給你開一道“工作的門”,這樣,你就在人家的圈套里打轉了。他們永遠不會告訴你,這個“現實束縛”是他們創造出來的,卻一直在提“工作的門”是他們為你打開的,這樣一來,“能工作是你的福氣”就變得理直氣壯,順理成章了,明白了嗎?
如果還不明白,我就再給你說說,老板們是怎樣創造“現實束縛”的?
先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生活于世,需要哪些東西?
很顯然,衣食住行用,必不可少;人情世故,自然也要;如果再有點吃喝玩樂,那就再好不過了;稍微懂得人生意義的,還會給自己升值、賦能,僅此而已。
其實,人的外在需求很簡單,無非是一些現實需要,還不足以成為現實束縛。然而,如果將人的外在需求升級,創造出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輿論環境,并賦予這個輿論環境合理性,那么,人的外在需求將發生質的飛躍,變成徹頭徹尾的現實束縛。
舉個例子:衣服是用來保暖的,暖和就行,生產商偏偏要賦予衣服審美情趣,在成本幾乎不變的情況下,這一審美情趣的賦予便使得衣服價格成倍提升。當生產商增多,競相逐利時,又有生產商再次賦予衣服品牌效應,于是,衣服價格再次提升,并且長期居高不下。可怕的是,生產商這種對商品的逐次賦能行為,總是打著為消費者著想的旗號,最終,消費者逐漸形成跟風效應,你要不隨波逐流,反而顯得很另類,為了不另類,你只能隨波逐流。
可問題是,生產商總是會讓商品的更新迭代快于你工資的增長速度,長此以往,你會距離商品前沿越來越遠,為了不掉隊,或者掉隊距離不是那么遠,不得已,你只能超前消費!
于是,日積月累,現實需求變成了現實束縛。
我們現在就是處于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社會發展中。
穿的如此,吃的如此,住的如此,行的如此,用的也如此,甚至從衣食住行用中衍生出來的娛樂、服務、審美、教育、醫療、養老等等生理、心理需求乃至精神需求,都徹底淪陷了,成了壓在每個人身上的沉重的現實束縛。
這個游戲是不是很熟悉、很刺激、很令人心驚肉跳?
你是不是想說:我可以不隨波逐流的,我沒有跟人攀比的興致,那些老板管不到我。
呵呵,我告訴你,老板在做這一切的時候,早就把你的未來算進去了!如果讓你就這么逃脫的話,他們的游戲還怎么玩下去啊?因此,為了長期有效,甚至高效套牢你,他們會不斷向你和你身邊的人,宣傳他們的新產品如何前衛,要是你不從,那就是天理難容的事情!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則珠寶首飾廣告語:“如果你真的愛她,就應該送她XXX!”
還有一則賣口紅的廣告語:“你都沒送過她XXX,怎么能算是愛她呢?”
道理一樣,就好像我不送她XXX,就真的不愛她似的。說者有心,聽者有意啊!到這份上,你買還是不買?這就是社會攀比風氣形成的根源,你沒得選。
老板們創造現實束縛的秘訣就在于此。
我們不妨想想自己手上的手機,換了多少個了?每個都是用壞了,確定修不好了,或者修理成本太高,不值得修理,才換的嗎?還是看到社會上出了新款,又覺得自己手上的已經不好用,然后就換的?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是后者!
那么,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你不是因為需要它才買新的,你只是被社會輿論所宣傳了。
有趣的是,這種宣傳每次都似乎在你的能力承受范圍內,但經不住花樣繁多啊!手機來一波,化妝品來一波,吃喝玩樂再來幾波,如果這些還不能令你傷筋動骨,那就推出重量級的,小汽車、房子、私人飛機,看你還能不能經受得住?
如果到這份上,你想猶豫、退縮,不想陪他們玩了,你知道你要面對的是什么嗎?
他們會毫不留情地告訴你,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作為失敗者,你將要承受的社會壓力是鋪天蓋地的!
找工作,你會發現自己幾乎沒的選;處對象,過不了丈母娘那一關,甚至過不了女朋友那一關!整個社會似乎都充滿了深深的惡意,根本沒有你退縮的路。而他們給你挖好的坑是,你必須頂著下半輩子做牛做馬、為奴為婢的沉重壓力,買車、買房、買金銀首飾,買社會公認的“成功人士”的招牌。
這是你最終的命運,可悲可嘆吶!
心是不是哇涼哇涼的?
那么,如何才能跳出這個邪惡的現實束縛?
聽一朋友說,他出入任何高檔或低檔場合,身上穿著都不上百元!一件地攤上買的T恤,偶爾加件地攤上買的外套,一條地攤上買的褲子,一雙媽媽做的布鞋,便能應對所有大小人物。只要他去了,無論誰都會給他面子,跟他握手,這是為什么?因為他是一家資產幾十億的企業老板。
故事真實與否先不論,它告訴我們,那些外在的,花里胡哨的東西,不是別人看得起你的標志!如果一個人看得起你,是因為你穿金戴銀,有車有房,那么他的眼光,他的追求,也就是個暴發戶而已,成不了什么氣候的。相反,如果你從頭到尾一身樸素,他依舊對你客客氣氣,那人家看中的一定是你身后,或者內在的東西。
顯然,后者的境界遠不是前者所能比擬的。
所以,個人要跳出現實束縛,只能使自己變得有價值,當你的價值很高時,那些現實束縛將對你毫無用處!哪怕你手里握著的,只是一個不知道被淘汰了多少年的,諾基亞老人機,穿著地攤貨,吃著粗茶淡飯,住著租來的房子,過著靠走路和公交,才能出行的生活,也不影響別人對你的認可與尊重。
而要使整個社會所有人都得救,都擺脫現實束縛,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讓這些束縛徹底消散,讓它沒有生存的土壤。
簡單來說,就是全民集體化,所有社會壓力集體承擔,個人只要付出相應的勞動,就能得到集體所賦予的福利,這些福利正好瓦解了外在各種各樣的現實束縛。
想想看,如果我的勞動能換來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養老,免費住房,免費出行,我TM還愁理想會被現實牢牢束縛嗎?
當整個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勞動,都能換來他們相應的生活時,整個社會比拼的將會是誰更有想法、更有沖勁、更會過日子、更受人尊敬、更容易獲得幸福感,那些天價彩禮、天價住房、天價手飾等等,無疑就是一個笑話!
所以說,就個人而言,讓你變得有價值是重中之重;就社會而言,讓每個人能夠輕裝上陣才是王道!兩者互為表里,相互補充。
以前我們說,做人要又紅又專,放在這里說,紅就是得到社會認可與尊重,專就是自身有價值。
輕松笑
2021年4月12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