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看到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新聞。
據瀟湘晨報等主流媒體的報道,2021年03月24日,包鋼集團職工疑因壓力大,跳入高爐鋼水中自殺,監控畫面令人極度震驚:
3月30日凌晨4時,@包鋼集團 發布聲明稱,死者王龍性格內向,至今未婚,可能因為炒股虧損數額較大、負債過多、無法償還而走上了自殺的絕路。
看到這樣的消息,許多同為“韭菜”的網友表示同情和哀悼。
還有網友指出,炒股害人不淺,一些媒體大肆宣揚全民理財,難道就沒有錯嗎?
更有網友指出,包鋼的企業通報中,是在盡力撇清與死者的關系,沒有一點人情味。什么“內向”、“至今未婚”等負面標簽,就是試圖引導輿論,將矛頭對準自殺者個人。
還有網友說,資本又一次露出其吃人的猙獰面目,希望這位遇難的工人兄弟一路走好,在天堂有中國人民向往的毛主席創建的社會主義!
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們當然還要等待有關部門的進一步通報。
但小編想說的是,包鋼可是新中國剛剛成立時,“一五”期間建設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共和國長子級別的老國企了!
出現這樣的惡劣事件,包鋼難道不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這67年來走過的歷史嗎?
毛主席當年說,一個糧食,一個鋼鐵,有了這兩樣東西,就什么都好辦了!1954年5月1日,“五四鋼鐵公司”(后更名為“重工業部鋼鐵管理局包頭鋼鐵公司”)的許多員工受到毛主席的檢閱。
中國第一代的地質工作者,用了整整6年的時間,完成了對白云鄂博礦區的勘探工作,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戰天斗地,工人輪班倒、鉆機不停歇,還要防備野狼。
當年,無數人揮灑汗水、淚水,他們在美麗的大草原上,喚醒了在蒙古語的意思是“富饒的圣山”的白云鄂博礦區,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為那個火紅年代增光添彩!
《草原晨曲》再現了草原牧民建設包鋼、建設包頭的熱情
在毛主席時代,蒙古人民甚至全中國人民唱著《草原晨曲》來支援包鋼建設——再見吧金色的草原,再見吧幸福的家鄉,我們將成鋼鐵工人,把青春獻給包鋼!
《人民日報》甚至發表了《保證重點,支援包鋼》的社論,提出了“全國為包鋼,包鋼為全國”的口號;鞍鋼也派出了以全國勞動模范、鞍鋼煉鐵廠副廠長孟泰為首的一批技術人員,幫助包鋼工人迅速提高技術。
1959年10月15日,周恩來總理還為包鋼一號高爐出鐵剪彩!
歷史已經銘記,包鋼與鞍鋼一起,支撐起了毛主席時代中國工業騰飛的鋼鐵基石。
有著如此光輝歷史的包鋼,發生這樣的事情,真讓人痛心不已!
當年的中國人奉獻青春建設包鋼,難道不是希望后來的中國人能夠活得更加幸福快樂嗎?
而包鋼的職工王龍,為什么會壓力那么大呢?
職工——多么親切的詞匯啊!
這是中國國企中,對待工友們的親切稱謂,而在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國企工人都是待遇非常好的,沒有什么太大壓力的?
可是,隨著王龍跳入鋼水自殺事件的發生,關于包鋼的更多新聞,也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包鋼的白云鄂博礦區,蘊藏著占世界已探明總儲量41%以上的稀土礦物,是享譽世界的“稀土之都”。
中國寶貴的稀土資源賣出白菜價,中國的稀土行業惡性競爭、競相壓價,包鋼能脫得了干系嗎?
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報道,2016年以來,包鋼實施以稀土為重心的戰略轉型,2019年稀土營業收入達到180億元。在白菜價的情況下,賣出了180億,中國人民的財富就這樣被白白流失了!
我們還看到,2017年包鋼出現了33億元的虧損。
我們看到了,內蒙古在一次重要會議上明確指出,要拿包鋼“開刀”,要大力進行市場化運作。
他們的理由是,包鋼受企業性質和發展歷史的影響,平均主義傾向廣泛存在,工人們習慣吃“踏實的大鍋飯”,所以效率低下。
他們還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已經過時了,應該讓企業員工的收入差距拉開,于是,包鋼的工人由“發工資給待遇”轉變為了“掙工資掙待遇”。
看到這些材料的時候,小編感覺摸到什么了。
在百度搜索中,存在著大量的關于包鋼的負面消息和來自包鋼大集體職工的關于法律問題的提問:
有的說,包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典型的陽奉陰違、官僚腐敗,國有資產都讓蛀蟲給蛀了!
有的說,包鋼中負責管人的領導,很貪婪,私欲很膨脹!
有的說,依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包鋼應該把拖欠職工的工資給發了。
還有的說,包鋼集體企業所謂的革新,犧牲的是我們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我們把青春獻給了包鋼,而如今包鋼將我們一腳踢出!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看到了包鋼的制度演變:從高度計劃經濟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經理負責制、承包經營、公司制……
在歲月的流變中,我們更看到了,包鋼在1997年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2004年又將包鋼中小學移交給包頭市,后來又將退休人員的醫療和生育保險、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包鋼醫院全都移交……
原來是小編落伍了,小編的思想還停留在毛時代國企的印象之中。
人家包鋼,早就剝離了企業辦社會職能!
不過令小兵困惑的是,難道不是毛時代的國企福利,讓包鋼廣大職工能更好的享受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嗎?
可,為什么有人偏偏要反著說話呢?
我們剝離了毛時代留下的國企辦社會的職能,對企業來說是減負了,是提高效率了,但對我們老百姓來說,是住房、醫療、養老、就業和教育的壓力增加了,我們到底該如何處理好這種關系呢?
這需要我們中國人民的繼續探索!
這需要我們繼續踐行毛主席給定下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毛主席時代那么高的國企福利,毛主席創建的那套生老病死有依靠的社會服務體系,難道真的落伍了嗎?
這個問題,歷史和人民終究會給出明確的回答!
紅色小兵
2021年3月3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