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的中秋攝影大賽今天告一段落。感謝所有的參賽者,還有參與投票的讀者們!
在宣布比賽結果之前,51想說一句心里話:這次攝影大賽的每一個作品、每一段話都說得非常好,每一位工人的參與也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我們工人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理解我們自己和我們工人階級的狀況。
相信這次大賽的作品在很多工友心中引起了共鳴。這個中秋和國慶長假,很多工人還在加班加點,尤其是建筑工地上的工友們,壓根就沒有過節放假這個說法,仍然需要像【匿名】一樣,起早貪黑建別人的"家"。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之下,也有很多工人至今還在到處漂泊找工作,迷茫的日子里,有人可能感受跟【泥濘中的拖拉機】相似,發現“中秋反而成了在網絡上看到各種信息轟炸和外出時偶爾瞥見街邊攤上堆得滿滿的月餅的時候才能想起來的事”。你們也許覺得“搞不懂啥東西算是家”,是一個“能夠讓自己身心都得到充分放松的地方”嗎?
過節回家的工人對“家”又有另外的感受。有人像【一條汪】,回家能見到很多親朋好友,但在過節的氣氛中,買不起房、結不起婚的現實問題仍然壓在心里。也有人像【黑眼】那樣“把夢裝進故鄉”,但回家卻像【小孫】那樣,只看到“空心的家鄉”,“回不去的村莊”。
還有一些工人像【獨孤邁】,在城市的邊角有一個破小的家,“家”就意味著過節能跟家人聚在一起。但無論在城市里有沒有家,也有很多工人像【阿信】和【窮開心百科全書非我莫屬】,會“苦中作樂”,自己組織活動,找辦法過好城市里的日子。
無論是憂愁,還是苦中作樂,這些都是咱們工人階級的故事、感受和思考。
51最后想回到我們最初提出的問題:咱們工人為城市建設貢獻了半輩子的勞動力,為什么沒法在城市里安家落戶?我們怎么樣才能在城市里擁有自己的家?
51特別喜歡【天寧】的答案:“土地又沒有寫名字,為什么沒有我們的立錐之地呢?你叫土地一聲,它應你嗎?憑什么就分了呀?……不能讓空置房再倒牛奶了!房屋何須賣,人建的,需要就住唄。毛主席若在,肯定說,分了它!”
咱們工人給城市建了那么多房子,卻沒有一套是屬于自己的。咱們工人給城市創造了那么多GDP,卻看著自己的工資貶值,漸漸變得沒法在城市里生活下去。難道咱們工人就不應該在城市里擁有自己的家嗎?那些工人用雙手建設卻用100年的工資都買不起的商品房,就應該一直空置在那兒給土豪炒房嗎?資本主義這套社會規則,咱們工人還要忍受多久?
這個問題51就留給工友們思考。我們先來看看這次攝影大賽的冠軍是誰吧!
(由于這次兩個獎項的投票相似,【工友心聲獎】和【攝影王獎】的前兩名為同兩個人,第三四名也相同,51經投稿人的同意決定不分類別,把兩方面的票數加在一起,以總體分數最高的前兩名為冠軍,第三四名為亞軍,第五六名為季軍。)
季軍
作者:小孫
空心的家鄉
作者:窮開心百科全書非我莫屬
我住在市郊區,雖然歸劃為市區,但是開發有限,跟在農村一樣。窮孩子都在房地產免費活動中度過假期,當然有錢的孩子,都在高速公路上堵車中。
窮孩子都有各種免費禮物,有錢家的孩子除了在高速上堵車,到了景區也是人堵人。其實沒必要羨慕這些所謂的有錢家的孩子,畢竟他們為了配合家長游玩,已經犧牲了很多。
亞軍
作者:匿名
這些年,過節的時候都是在建別人的"家"
作者:黑眼
月是故鄉明?
小時候
心總向往著城市
燈紅酒綠,星光璀璨;
長大后
卻把夢裝進故鄉
待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村莊!
冠軍
作者:阿信
吾心安穗是吾家,我們都是外來打工人員,每天都是繁忙的工作,有時候一個星期都沒得休息,但是為了生活,我們都默默忍受,平時工資也不高,趁著今晚不加班,在江邊釣了幾條魚,呼朋喚友,一起野外煲粥,其樂融融,生活有苦有樂,苦中做樂吧,當生活充滿了乏味,也請不要灰心,也要學會自娛自樂。
作者:泥濘中的拖拉機
中秋節啊,莫說中秋了,我跟親戚這住了快仨月了,中秋反而成了在網絡上看到各種信息轟炸和外出時偶爾瞥見街邊攤上堆得滿滿的月餅的時候才能想起來的事。節日對現代人的意義大概也就是休息或者加班了。我自己還搞不懂啥東西算是家,家人在一起或是有個遮風擋雨的住處?如果是前者那么有時候有,有時候則相反。要是后者,那這普天之下恐怕沒有無家可歸的人,畢竟橋洞也能承擔一部分遮風擋雨的簡單需求。怎么在城里安家的話,如果說家是一個能夠讓自己身心都得到充分放松的地方,那這城里恐怕是沒法安家,就這樣一個天天被生活逼著走的地方,不把它掀個底朝天又怎么能舒服的起來,怎么安的了家呢?
其他參賽作品
作者:獨孤邁
一條街,隔開兩個上海。街道西邊是高端住宅樓,東邊是破舊的老小區居民樓。遠眺還能望見上海中心大廈。
中秋佳節我和家人一起度過,我在這座城市有一個老破小的家(圖右半邊,店鋪上方)。對我來說,家,意味著不用睡宿舍,有更加舒服的床,更意味著周末能陪伴父母。我們想在這座城市安家,需要負擔沉重的房貸或者房租。
作者:一條汪
這個中秋回老家了,中秋節那天在收稻谷。因為我上班的地方就在縣城,回老家坐的士也就是三四十分鐘。四號又回縣城了,呆在家里也沒啥意思,即使親朋好友再關切也解決不了現實問題,條件在這里放著。三十多歲了,沒有對象,也沒有一個穩定可靠的工作,縣城里也買不起房子,雖然自己一直在努力。和家里說,你們心也放寬一些,這輩子能結就結,結不了也沒辦法。這是去我們這里一個影城看電影拍的照片,回到縣城兩年多了,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
作者:天宇
一個人的中秋,無數人的城市,有錢人的狂歡,底層人的光棍。
土地又沒有寫名字,為什么沒有我們的立錐之地呢?你叫土地一聲,它應你嗎?憑什么就分了呀?
家——意味著善和愛,意味著快樂和幸福,意味著安居樂業和國泰民安。
房屋是有保質期和壽命的,水泥的壽命只有50年,中國無城不酸雨,能用40年就不錯了!房屋又不會勞動,怎么能夠賺錢升值呢?荒天下之大謬!房屋天天在老化折舊,消耗了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資源和無數工人的血汗,30年之后也不可能有這么多資源,把房子拆了,重新建一遍。不能讓空置房再倒牛奶了!房屋何須賣,人建的,需要就住唄。毛主席若在,肯定說,分了它!
感謝所有參賽的工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