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一文在一段時間之前在中文互聯網空間內激起了許多討論,就微信平臺而言,針對這一話題的討論中也有許多不乏真知灼見或視角獨特的觀點。一些討論進一步發掘個案,使得網友(如果有時間與興趣仔細閱讀的話)得以對這一事件展開深入的分析,一些文章對平臺、消費者、商家與外賣小哥的關系討論了外賣員的境遇,當然還有一些右翼文章通過邏輯或數據的方式試圖駁倒《系統》一文的立論以反對令他們咬牙切齒的“資本殺人敘事”,認為外賣員是一個工資優厚,待遇較好,并且沒有那么危險的職業。但是正如一篇文章提到,“勞動保障制度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遍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不肯得罪資本’而被刻意維持的。”因此,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我們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外賣小哥本身,而應當將視野放大,直接對外賣產業的組織形式與其在特定時空結構內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社會結構中的地位進行一系列分析。
特別感謝知乎用戶@年糕湯里的魚板的問題意識與具體思路的指導,即使本文并不完全是按照先前商定的結構寫的,但是我可以說,沒有之前的討論,該文是無法成文的。
下接正文:
“平臺資本主義”與“零工經濟”近年來已經成為左翼學界與輿論界的重點話題之一。而近來的一些深度報導則將“平臺經濟”下的從業者的面目直接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毫不意外地引起了輿論的嘩然。無論如何,將外賣小哥“困在系統里”的生存境遇展現在公共領域,引起討論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就外賣小哥的境遇進行一番“就事論事”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把握,那必然只能見木不見林——我們首先要明白,技術、算法或者系統僅僅是平臺資本的工具,而工具背后的生產關系與機制卻是針對“工具”的分析無法闡明的。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有必要對平臺資本進行整體的把握,在這一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談一些“有效”的對策(無論是激進的還是溫和的)。本文是對以上目標進行初步把握的一種嘗試,文章第一部分討論平臺本身的組織模式與平臺資本的性質,第二部分討論被平臺資本連接起來的消費者、商家與外賣騎手三者的相互關系以及三者各自相對于平臺的關系。由于資料、時間與個人學識上的限制,本文不可避免的會存在許多疏漏,懇請大家諒解。
時空壓縮
平臺資本意味著什么?
美團與餓了么這樣的餐飲業平臺的運作模式與優步(以及同質化的滴滴打車)、愛彼迎這樣的平臺資本類似。正所謂:“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公司優步沒有汽車……而全球最大的住宿提供商卻沒有任何房產”。加拿大加速主義馬克思主義者尼克·斯爾尼塞克在《平臺資本主義》中將此類平臺稱為“精益平臺”——“精益平臺通過一個超外包模式來運作,即員工外包、固定資本外包、維護成本外包以及培訓外包……”。
這樣的外包模式某種程度上是福利國家時期企業組織方式(專業化流水線+垂直整合)的反轉,也是新自由主義轉型下被廣泛推行的組織模式。這一組織模式曾經擊碎了常規化的勞工組織,而使得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走向進一步的原子化。當然,這一發展模式的產生或許有多方面的原因。
時間就是金錢!——垂直整合的解體
如上文所述,“精益平臺”意味著某種超外包形式,而“外包”本身意味著資本周轉的加速。大衛·哈維在《資本的限度》中對垂直整合-水平整合的問題上進行了這樣的討論。哈維認為,垂直整合與水平整合的選擇同時意味著在壓低資本有機構成(即C/V)與加速資本周轉之間做出選擇。垂直整合可以提升不變資本相對可變資本的份額,換句話說,可以雇傭更多勞動力,而更多的勞動力則意味著更多的剩余價值(假設剝削率恒定),在賬面上,這些利潤的浮動則可以體現在上下游產品之間流通成本的下降上。而放棄垂直整合則意味著資本周轉的加速,剩余價值是需要在周轉中實現的,當周轉未完成時,所有的利潤都只能是“預期”,資本周轉時間與環節的減少意味著在既定的時間內利潤率實際上的上升——假設垂直整合模式下的利潤率是30%,周期為30天,而放棄垂直整合而采取外包模式的利潤率為10%,周期為10天,假定二者的初始資本為1,我們可以發現30天后,前者的資本達到了1.3(1*130%)而后者則達到了1.331(1*110%^3)。另一方面,由于生產環節的減少,在放棄垂直整合戰略后,企業首先可以減少資本周轉過程中的風險與管理成本,因為當一個環節被外包出去,資本家就不再需要為這一環節墊支資本,也不需要為保證這一環節的穩定付出額外的管理成本了。
空間被壓縮了?——信息化“基礎設施”
尼克認為,平臺資本在實際的運作中扮演的的,是一種“基礎設施”的角色,而平臺的收入則主要來自于壟斷收入。平臺資本作為“基礎設施”是一個十分有洞見的觀點。基礎設施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凝固在地理空間之中的不變資本,基礎設施的建成意味著地理景觀的改變,在地理景觀被改變后,在這一特定地理空間中的資本流通與周轉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小到一條聯結偏遠鄉村與縣城的馬路,大道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的鑿通,資本周轉的速度與方式都會有巨大的變化。而外賣行業的平臺資本似乎同樣達成了這一改變——對于這一點,平臺也是自覺的,比如我們可以看到“美團”面向商戶的廣告中可以看到。
(我們可以從廣告中看出,美團是理解平臺的“空間性”的)
美團的服務平臺非常清楚自己作為“基礎設施”的意義,商家加入美團外賣之后,似乎可以使得自己的商品賣得更“遠”了。于是外賣平臺似乎很好地完成了“基礎設施”的工作。但是另一方面,大家自然會有這樣的疑問:傳統上的基礎設施直接在物理上改變了地理空間,但美團外賣這樣的平臺資本卻難以直接對地理空間進行物質上的改寫。在這樣一個矛盾中,平臺資本的秘密或許可以被進一步展開。接下來,我們看一看“餓了么”的廣告。
(“餓了么”在小字里說明了“空間性”的意義)
相對而言,餓了么的廣告則更加清晰地說明了一個事實——這里“基礎設施”式作用是以“流量曝光”的方式完成的。在不考慮網絡通訊的情況下,假如我們修建一條高鐵線路,這條路帶來的不僅是物理上的聯系(地理景觀確實被改變了)也同時意味著信息的聯通(人員交往帶來的信息擴散),而平臺資本所做的,則是依托網絡,將信息上的聯通大大增加,而不改變現實的地理景觀。當然,我們都知道,地理景觀上的“不變”被“困在系統里”的外賣小哥們填補了,當然,對消費者來說,空間變與不變并不重要,因為它被簡單抽象為一單外賣中的“配送費”與“送達時間”了。如果我們就消費者與商家的關系看,當商家進駐平臺后,消費者通過平臺從商家購買的消費品則不得不經過平臺的中介,這一中介地位于是成為平臺“盈利”的資本——當在流通領域擁有了壟斷地位后,平臺就可借此設租尋租了。
平臺帝國
商家、騎手與消費者三方的境遇
如此這般的平臺資本意味著什么呢?被平臺聯結在一起的三方——商家、消費者與外賣小哥的情況如何呢?三方又如何能夠相互影響?我們可以認為,被平臺勾連起來的三方在某種意義上是被外賣平臺的壟斷地位與其自身所處的權力關系所結構的,平臺在這一結構中將自己打造為縫合三者的扭結點——一個“平臺帝國”的中心,而各方則在既定的生產關系下被規定為這一帝國的邊緣地區,不停為平臺提供著養料,接下來,我們將討論這三個群體的生存境遇。
僅僅是“困在系統里”嗎?——“零工經濟”下的外賣騎手
在平臺帝國的運作中,外賣小哥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平臺”的實體,只有依托外賣騎手,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空間阻隔才能被 “時間化”。我們同樣可以說,外賣騎手確實也是平臺資本直接剝削的對象。
在《困在系統里》一文中,這一剝削關系被以一種具象的方式表現出來。筆者認為,要理解外賣小哥的境遇,我們僅僅分析系統是不夠的,相對而言,“零工經濟”或許是一個更加重要的背景。“零工經濟”在歐美國家的一些平臺資本運作中已經十分廣泛。簡單而言,這一模式下,平臺資本通過將(實際上的)雇員看作“獨立承包商”,在這一模式下,平臺資本的工人們被看作一個個“自負盈虧、多勞多得”的獨立個體戶,于是似乎在明面上獲得了更多的“自由”與“尊嚴”。但這當然僅僅是表面現象,一方面,平臺通過這樣的承包模式規避了既定法律體系下維護勞工權益的所有條文。并且將自己的雇員“原子化”——獨立承包商之間的聯合會更加困難。
(美團對騎手招聘的說明,全職騎手是正式雇員,會簽訂勞動合同,而兼職(眾包)騎手則非常接近“零工經濟”模式)
另外,這樣表面上的“自負盈虧”無非就是計件工資制度換了一個能指,而正如馬克思所說,計件工資制度是資本主義制度下最適宜的制度。詹姆斯在《失去合約的人》中對Uber司機有這樣的描述:“由此。Uber只要輕輕推司機一把,便能說服他們多開幾里路。‘再賺10鎊,你的凈收入就達到330鎊了,確定現在就要下線嗎?’”這樣的花招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就存在了,布洛維在《制造同意》中已經說明此種“游戲形式”是如何制造出勞工的“相對滿足感”的,而“算法”僅僅是增強了這一形式的上癮性而已。當然這樣的模式下,騎手可能是可以得到相對“體面”的收入的,但那些資本主義與國家主義的傳教士們對這一點的強調,無非就是為了否認勞動者的無權地位。
(著名傳教士張XX)
當然,外賣小哥在外賣平臺主要的交易過程中處于流通地位,如果我們需要對外賣小哥的境遇有更深的了解,我們就需要回到供給(商家)與需求(消費者)中去,了解外賣小哥這一行業的需求是如何被制造出來的。
1、 向平臺“進貢”——壟斷形式下的商家
那商家的情況又如何呢?我們會發現,由于平臺壟斷了流通過程,獨立商家在于平臺博弈的過程中處于絕對劣勢。既然商家的外賣商品只能通過平臺賣出(并且由于后文講到的消費者的情況,“商家的商品只能通過平臺賣出”或許將越來越成為一個現實),那平臺借機收取一筆“貢賦”(壟斷租金)也是“合情合理”(畢竟他們有能力這么做)的。我們首先看一看平臺是怎么收取租金的。
(餓了么的說明)
餓了么的收費標準如上,餐飲類訂單金額15%-25%而零售類則是10%-25%。訂單金額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再看下一張圖。
(“搜狐”平臺上商家貼出的后臺)
這是美團外賣的商家后臺,我們可以看到一單的保底是5.5元,而抽點金額則是16%,顧客實際支付119元,而平臺抽去的是訂單整體的16%,而非“利潤”的16%(當然平臺肯定算不清楚也不在意商家的利潤)。那大家也可以再思考一下餐飲業的凈利潤大概能有多少,而平臺又會抽去其中多大的份額,平臺“租金”給商家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
(美團貼吧上的討論1)
另外,筆者在美團針對商家的廣告中沒有找到抽成的具體比例,于是筆者只能從百度貼吧上找一些只言片語。
(美團貼吧上的討論2)
當然了,商家畢竟還是有退路的,為了抬高利潤,他們可以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從質與量兩個方面),也可以節(jia)省(jin)人(bo)力(xue)資(yuan)本(gong)。
奢侈的“五分鐘”——加速時代的“中產階級”們
最后,我們來看看消費者吧,當《困在系統里》點燃輿論之后,餓了么的第一反應就是將矛盾轉嫁給消費者(畢竟壟斷平臺有能力把矛盾轉嫁給任何一方)。但是,那些消費外賣的主力軍們又能給出多少“五分鐘”呢?如果我們從消費者的角度審視外賣行業,我們或許可以清晰地發現外賣行業的實際作用是推動家務勞動的進一步社會化(或者具體一些,市場化或資本化)的結果。家務勞動本身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在家務勞動資本化之前,勞動力再生產的過程實際上在許多意義上是受限的。一位原子化的工人如果要持續工作,就必須首先做好必要的家務勞動(燒飯吃飯洗衣服諸如此類),而這些家務勞動如果必須由其本人完成,工人能夠被用于產出剩余價值的勞動時間就是受限的。而在一個傳統的工人家庭中,家務勞動可能就被壓倒了家庭中的妻子身上,將女性從事實上的剝削性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是女性主義理論當中的一個重要議題。在某種程度上,這一進程也是資本主義的應有之義——但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本身不可能直接把現實的女性的解放作為自己的目標,其真實目的僅僅是將困在家務勞動中的勞動力從非資本主義部門中“解放出來”、或者將其改造成資本主義部門,以使得“勞動力”不至于被浪費。如果我們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會發現外賣行業在資本主義社會體系下的功能就是這樣的,外賣使更多的勞動力得以進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具體來說,公司可以省掉管理食堂(即使是外包食堂)的費用,并可以進一步擠壓員工的用餐與休息時間以完成更加深度的剝削。而經歷著此種類型剝削的“中產階級”們囿于肉體上與社會關系上的壓力,就不得不選擇點外賣了。
(這張圖就不用介紹了)
結論
平臺資本與我們的未來
針對平臺資本主義的未來,尼克非常敏銳地指出,在西方國家,平臺資本的興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金融危機后實體產業蕭條導致利潤率下降2、信息技術的爆炸式發展為平臺資本提供了信息與技術的支持,而互聯網產業并沒有成為增長的新紅利,而是迅速走向了泡沫破裂3、大量失業人口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后備軍,使得平臺資本的零工經濟模式得以運行。在這種背景下,各大資本為追求利潤對平臺與技術公司進行大規模風險投資,這才導致了平臺資本的興起。某種意義上說,這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空間修復”,而這樣的空間修復由于其信息化與抽象化,相對于改變地理空間的傳統模式相比,更加容易飽和。如果從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角度看,平臺資本實際上也沒有提供新的生產力與生產組織形式,于是,平臺資本本身的意義似乎并沒有那么大。
但是平臺資本本身作為網絡基礎設施的性質則是值得注意的,它為資本主義控制勞工提供了絕好的技術手段。零工經濟意味著工人的原子化與非制度化,在這種模式下,由于勞動者們相互之間少有聯系而難以建立穩固的社會網絡,于是有組織的集體行動變得更加難以進行。而“臨時工”意味著《勞動法》被規避的可能,缺乏有效的勞動合同,抗爭的目標與成果本身也會變得難以兌現。另外,算法可以運用于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這意味著我們所有人都可能被“困在系統里”。在這一背景下,勞動者們如何繼續卡爾·馬克思的事業而去追求“自我異化的揚棄”,將是擺在我們面前所有人的總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妥當地回答這個問題,那下面的文字可能就會成為現實:
“隨著零工經濟的不斷發展,明天我們可能一早醒來,就發現再也沒有任何勞工權利了。”
參考文獻:
[1][英]大衛·哈維《資本的限度》,張寅譯,中信出版社,2017
[2][加]尼克·斯爾尼塞克《平臺資本主義》,程水英譯,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
[3][英]詹姆斯·布拉德沃斯《失去合約的人:后工業社會英國低薪職業者的抵抗》,楊璧千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0
[4] 邁可?布若威 《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林宗弘等譯,群學,2005
資料來源:
[1]美團平臺商家入駐廣告https://kd.meituan.com/
[2]餓了么平臺商家入駐廣告https://render.alipay.com/p/c/kaidian-eleme/pc.html?spm=a2f95.17632747.0.0.501a32bdzDJCmF&origin=common
[3]一些貼吧上的商家討論(美團)https://tieba.baidu.com/p/4932256532
[4]搜狐(商家抽成):https://www.sohu.com/a/349457866_100083738
[5]美團騎手招聘https://peisong.meituan.com/app/riderRecruitmentFusion/index?cityCode=100000&channelCode=bd36&recruitType=102#/info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