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快遞物流支撐了不少人的日常生活。疫情受控以來,社會的氣氛逐步穩定,但不少快遞工人的生計仍然波動。粗略統計,由今年5月至今,至少發生了12起快遞網點的倒閉事件,加盟商老板無力支付工資,繼而跑路、消失,留下員工追討遭拖欠的工資。規模不一的快遞公司均身陷網點倒閉潮︰
?
5月下旬,云南省昆明市,中通快遞呈貢片區的站點老板告訴員工,企業已經轉讓該區的承包,不再需要這么多人手,11名員工就此被辭退。老板拖欠了員工工資,消聲匿跡。
?
6月1日,上海市申通快遞一網點拖欠工資。三十多名快遞員聚集在倉庫門前,大貨車停在旁邊,員工稱自3月初就沒有收到工資,老板則在前幾天跑路。
?
6月10日,濟南一個韻達快遞網點被指拖欠工人4、5月的工資,導致員工停工,積壓上萬件派件10天不配送。
?
同類型的事件層出不窮,比較近期的事件發生在8月26日,山東濰坊百世快遞一網點由于老板拖欠工資跑路,員工停工。對此,百世快遞負責人不但未有結清欠薪,反而威脅員工,讓員工簽協議:先給員工發30%工資,如果不繼續派件,則剩下的工資作廢。如此的霸王條款,員工自然不答應。差不多同一時間,南京市的百世快遞網點也出現資金問題,員工停工討要工資,事情到9月初仍未解決。
圖片來源:城市晚報
各個快遞公司的網點在不同大城市相繼發生破產倒閉,不僅反映疫情余波至今仍未結束,快遞公司新一輪的價格戰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因為疫情的損失,各企業更為激烈地爭奪市場的占有額,削減加盟商的派費,使網點陷入更大的危機。
?
疫情本來已對快遞行業帶來不少打擊。 3月9日,中國快遞協會在新聞發布會上便表示,由于節后復工人員短缺,返回工作崗位員工在隔離期不能上崗,使快遞行業的運作產生不少困難。同一時間,無法正常運行的分撥中心和快遞站點仍然要繳付房租、歸還貸款,支付工人工資,使現金壓力巨大,員工工資首先被犧牲。
?
據《財新網》報道,2020年第一季度,除了順豐營收繼續增加,其余以加盟商為基礎的快遞企業均受到龐大打擊,營收和凈利潤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申通營收35.73億元下滑20.72%,扣非凈利2248萬,下滑93.96%;圓通營收55.3億元,下滑14.12%,扣非凈利2.34億,下滑34.34%;韻達營收56.2億,下滑15.86 %,扣非凈利2.6億元,下滑48.02%。
?
疫情受控后的5月,快遞業務量回升,不過此時各快遞企業已經開始削價競爭,致使收入只是微增,甚至微跌。由于業務量在疫情間降低,快遞企業的總部便通過低價布局網絡,搶占其他企業的市場,增加收件任務量。降低派費于是成為壓縮成本的一種方式,總部的利潤大降,只能壓迫轄下的網點。
?
與此同時,不少站點還收到總部落實的新規定,逐步調高發件任務,完成不了指標便要處罰。《物流時代周刊》引述一位河南鄉鎮快遞代理點表示,從5月開始,鄉鎮代理點與承包區發件量不可低于當月派件量的5%,6??月遞增到7%,10月遞增到15%,未達指標的按照未完成票數處以3元每票處罰。要完成指標,網點要么提高員工的勞動強度和時間,要么增聘工人。不過,前者的提高始終有限度,特別是對原來勞動強度已經很高的員工更是如此。而當網點沒有余力增聘工人,罰款便成為必然,轉化成固定的成本。
?
7月初,福州市鼓樓區一個快遞網點便因罰款倒閉。媒體采訪到的網點老板表示,該網點開了一年多,自開業以來一直處于虧本狀態。不過,老板指關門原因主要還是罰款導致。事實上,快遞行業的罰款本來就多。老板表示︰就算收件人給4星評價,快遞公司都要先扣500元,月底還要再清算一次,就連物流運輸被投訴,還得罰網點的錢,最多一個月被罰了3萬多元。在這樣的經營條件下,快遞員已經被拖欠了3個月數十萬元工資。
?
這便是當今中國快遞行業的現狀,一條層層盤剝的鎖鏈。在頂層的快遞企業,在美國、香港上市,籌集新一筆資本擴大再生產。企業龐大的利潤由站點快遞員工生產,行業剛起步時,站點老板可以瓜分多一點,但當競爭無可避免地愈演愈烈,站點老板的利益也得受損,雖然這無法跟員工的損失比擬︰工人付出數月的勞動,但分文不獲。
?
快遞企業的價格戰遠未結束,新站點的破產、倒閉,工人欠薪的消息還會接踵而來。快遞工人對于行業的不穩定性是時候做好準備,及時追討老板的欠薪,找政府部門、工會協助,否則老板跑路后便要面臨更大的壓力,得不償失。
?
考慮到關于工人的新聞零亂,王主任未來將會增加這方面的報道,希望讀者們關注、轉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