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友之家的十年
——小付
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是08年5月1日正式開館的。我是2010年來的北京。來的目的就是參加工人大學的培訓學習,主要是想學習電腦知識。在學習期間發(fā)現(xiàn),電腦知識雖是重點,但不止于電腦的學習,也有很多副課,法律學習、小組學習、社會認知等各種課程,周末還有實踐基地。而皮村就是我們每周要來一次的地方,通過實踐,了解到皮村有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社區(qū)工會、同心小學、同心互惠商店等、兒童項目組等各塊工作。
工人大學半年的學習結束后有兩個去向選擇,一、留在工友之家你感興趣的項目工作,二、按自己的想法出去找工作。而不甘于天天在流水線上消磨青春的我選擇了留在工友之家打工博物館工作。雖然沒有參與博物館的籌建工作,但后來卻陪伴了它近10年,這十年讓一個充滿迷茫的小女孩,變成了成熟穩(wěn)重的女人,并在這成家立業(yè)。這十年發(fā)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也誕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博物館和社區(qū)工會屬于一個工作項目,我工人大學畢業(yè)后就被分配到這個項目,那時才剛18歲,對什么都充滿好奇,但又很不自信,不敢和陌生人說話,剛開始也不敢接待參觀者。后來熟悉了一段時間后,就慢慢開始接待了,但那時會不自覺的一直說然后什么什么,然后什么什么,而自己一點都沒察覺。有一次開例會,匯報自己的工作。有個細心的同事,竟然幫我數(shù)著一分鐘的匯報里說了二十多個然后,當時聽同事說了還被嚇一跳,自己一點都沒察覺啊。后來我就去博物館自己跟自己講解,然后錄音,一聽錄音,確實說了很多很多的然后。
經(jīng)過挺長時間的工作后,博物館的講解也越來越熟練了,有時遇到一兩位參觀的人,我會細細的講解,全程參觀下來也有一個多小時了。還有一次接待一位同事的朋友參觀,講解了一個多小時,后來那人還和同事說我講的特別好,同事反饋給我后,心里那個美滋滋啊!
但我這人也有個很大的毛病,也是我改不了的毛病,我這人有臉盲癥,就是一般的人見面一次、兩次、甚至三四次后,再見還是不認識,而我又從事經(jīng)常接觸人的工作。記得第一次出差學習去云南,當時在參觀云南的生態(tài)機構時,有位小姑娘說之前來過皮村參觀,還是我接待的呢,但我怎么也想不起來啥時候接待的了,而且也不認識她,感覺氣氛有點尷尬。
還有就是接待外國人,我也忘了第一次接待外國人是啥時候了,但我這人對外國人不太感冒,沒有激動的心,可能當時就一心喜歡當兵的原因吧,反而對外國人不感興趣。不過我也有覺得自己了不起的時候,有時有留學生來參觀,幾十個人,而我又不會英語,我就用中文講解,帶隊老師用英文翻譯給學生們。當時感覺成就感滿滿,為啥?因為我也像電視、新聞的那種外交活動一樣,有翻譯啦!
14年的時候,有個工大的學弟來博物館實習,實習后像我一樣留在了博物館工作,后來我們倆一起商量著成立文學小組,當時也了解到有工友對文學感興趣,因為社區(qū)工會成立過很多小組活動,再成立個文學小組也不難,無非就是通過宣傳招募感興趣的工友,然后在招募老師來給大家講課,而我們工友之家在社會上有很多的資源,和各個高校的學生社團及老師也都有聯(lián)系。所以就說干就干,但是就在籌備期的時候,那個學弟因一些原因,不在這干了。我想著都已經(jīng)在招募了,不可能因為他走了就黃了啊,所有就自己繼續(xù)了文學小組后續(xù)的事情。剛開始想著就組織十節(jié)課的學習,教會大家怎樣寫作,寫作技巧,還設定了第一屆為看圖寫作,把博物館第一展廳的那個打工全圖發(fā)給授課老師,讓他依照主題來講。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太天真了,文學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復雜,而十節(jié)課的學習可能只是皮毛。慧瑜老師當了授課老師后,前兩節(jié)還按我定的主題講,后來在授課中發(fā)現(xiàn)不太妥,又根據(jù)學員的需求自己定了授課內容,學員們也覺得不錯。
16年的時候,文學小組的范雨素出名,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事情,因為我知道她從剛開始就參加文學小組學習,但實際上沒有寫過什么作品。一開始慧瑜老師為了鼓勵大家寫作,還針對每個寫作的人獎勵兩本文學書籍。那時范雨素也沒寫啥東西出來,后來說自己正在寫一篇長篇小說,但我們一直也沒見到,所以也沒放在心上。再后來她把小說的一部分摘選出來名為《大哥哥》放在我們的文學作品集上。當時也幫忙發(fā)在其他平臺錄用了。再后來她找到我說想讓我?guī)兔︿浺黄恼拢缓罂从袥]有平臺發(fā)表,那篇文章就是《我是范雨素》,當時是冬天,就在我宿舍錄的,錄的過程中也沒感覺寫的多好,主要是我的文筆和文學欣賞能力真不行。所有就沒有啥察覺。但始料未及的是我?guī)兔︿浀倪@篇文章發(fā)表在正午故事的第二天就引起了全國關注,就這么滴火了。我當時確實不敢相信,又看了一遍,然后身邊的同事什么的都說寫的特別好,第一句話就能吸引人看下去。那時我才發(fā)現(xiàn),確實有火的能力。
因為范雨素文章火的事情,我還跟著處理了很多媒體、對范雨素感興趣的事。那段時間確實忙的暈頭轉向。微信也加了不少的各種人士。不過我面對鏡頭、面對媒體、包括采訪我成立文學小組的種種事,我個人興奮不起來,可能我對名人名利也不感興趣吧!當時還是一心喜歡當兵的。
針對文學小組學習這么多年的熏陶,我也潛移默化的進步了不少,比如,之前我覺得看電視劇比看書能學習百倍,而且也不喜歡看書,到后來的主動找文學類的書看。剛開始對寫作一點自信都沒有,覺得自己不會寫東西,寫不出來東西,到最后能寫一下有感而發(fā)的文字,還在某次的晨跑過程中寫了一篇流浪貓的詩呢,雖然專業(yè)來看,那不叫詩。
總的來說,在工友之家的這十年是我活的最有意義的十年。有時我就在想,如果當初不留在這工作,現(xiàn)在會是怎樣的生活,可能很早就被迫回老家相親,依照家里的意愿,結婚、生子,然后每天過著柴米油鹽,一心為掙錢養(yǎng)孩子,各種攀比的生活。那會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想不是的。【還有很多故事,未完待續(xù)吧!】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