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竊格瓦拉”周某刑滿釋放,不管有沒有聽過他的大名,他的一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卻到現在還火遍網絡。
四年前,第四次因為盜竊被抓進監獄的周某在接受采訪時發表了迅速讓他躥紅的言論: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
“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偷這種東西,才可以維持得了生活。”
“進看守所感覺像回家一樣。”
這些言論一出,在B站上,他成了鬼畜素材,在社交媒體中,他被P成了各種表情包。哪怕四年服刑結束,他即將出來的消息也可以迅速被廣大網友關注——人們始終忘不了這個“打工者的精神領袖”(調侃說法)。
是啊,這世上誰不是不羈放縱愛自由?誰又愿意一輩子打工呢?
只可惜,生活在這個必須要打工糊口的年代里,就算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想要自由、心懷更遠大的夢想,大多數人卻依舊囿于晝夜、廚房與愛,選擇了老老實實接受被工作盤剝的命運,甚至都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但這位“竊格瓦拉”不同,盡管他在各個方面都不能與真正的斗士切格瓦拉相比,兩人卻隱隱在“熱愛自由”有一絲絲相似性——他不愿意被老板呼來喝去。而且,他挺直了腰桿,對著攝像機鏡頭說出了他的宣言。
如今,四年多過去了,監獄外的世界早已和曾經天差地別,但這位精神領袖竊格瓦拉同志的消息依舊牽動著我們的心。
說到底,我們一邊站在一旁冷眼看著他,一邊又對他口中“不可能打工”的生活充滿了向往。
總之,他現在依舊很火。
火,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爭議。于是,令周某和我們每個人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他的出獄因為自己的流量,變成為了一場大型的魔幻鬧劇。
周某出獄當天,無數豪車蹲守!
超過30家網紅經濟公司希望與其簽約!
甚至簽約費高達300萬!
柳州一家網紅孵化公司,開著跑車來到監獄外
只不過,周某并不領情,出獄當天不僅沒有去見網紅公司,還偷偷乘坐警車跑回了家。在接受采訪時,也明確表示自己不可能簽約:“之前說過不打工,那你跟他簽約,我就是他的工人!”
這一刻,我的腦海中又回蕩起那一聲: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
這一刻,眼前這個長相跟真正的“切格瓦拉”有幾分相似的人仿佛真的變成了一個無產階級斗士——只要不打工,就不會被資本家剝削。
雖然周某想要回歸平靜,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周某二哥已經開了直播,并在視頻中拿著身份證告訴大家,他是周某的二哥,周某以后將在某平臺獨家直播如何如何。
隨后,這個消息被辟謠。
原來,周某的哥哥簽約這件事并沒有跟弟弟說,弟弟是不知情的,所以這個合約不算數。據媒體報道,周某聽聞二哥的所作所為,很是氣憤,給二哥罵了一頓,并堅決表示,自己不要做直播。
網紅公司想炒作周某,其實并不奇怪,就算他因為盜竊剛服刑出來,但只要有利益,這些資本又肯講什么道德和社會影響呢?
此前的犀利哥、大力哥還有流浪大師不都是如此嗎?因為某些看似十分傳奇的故事,這些原本平凡無奇的人突然獲得了巨大的網絡關注度,之后便有無數資本不管不顧地向他們涌來。
只不過,在這場關于“竊格瓦拉”的“流量”爭奪戰中,更可笑的是,周某本人甚至對這背后的商業邏輯一無所知——當記者問他什么是“網紅”時,他表示連聽都沒有聽過。
我消費你,卻與你無關。
冷漠又無情。
這場局中,只有流量,只有金錢,只有赤裸裸、冷冰冰的利益。
活生生的人在這里只是一個任資本擺弄的工具。
而當名氣被資本和大眾消費殆盡后,傳奇故事中的主人公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這個問題沒有人關心,一如沒有人知道現在的流浪大師過得怎么樣。
被資本操控的一段人生里有多少心酸和痛苦,只能留給當事人慢慢體味。比如,流浪大師的妹妹覺得他把家人當作“增粉的工具”,在短信中罵他“畜生”;而他流浪的本意是想好好讀書,但現在每天為了應酬而精疲力竭。
令人意外的是,不知是早已將這個資本邏輯看清楚了,還是內心對“打工”的反感過于強烈,周某暫時沒有在這場金錢游戲中迷失自己,他追求的仍然是“自由”。
離開監獄之前,他和民警的最后一次談話是這樣的:
“你現在刑滿釋放了,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自由!”
給人打工,便沒有自由,去做直播,更是沒有自由。所以他依舊堅持“不可能打工”,也不會選擇看重他流量的資本。
他要去種地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