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兩三年前,筆者還沒畢業的時候,曾經在某城市的某工廠流水線做暑假工。在做暑假工的那段日子里,筆者深刻地體會到什么是實踐出真理,什么叫在社會的大風大浪中成長。今日翻到這篇舊文,想到最近應該又會有一大批暑假工,仍然感到十分悲哀……
流水線上,我的車間組長最愛說的話是這些:
語錄之一:看人家D6廠……
語錄之二:要我做事和我要做事是有很大區別,我們要始終做到我要做事。
語錄之三:我們馬上實行超產獎了。
語錄之四:不然就開改fa善kuan單。
語錄之五:我們工人存在的價值就是為老板創造剩余價值。
(簡單介紹語錄一的背景。我進的廠,是一個產業園區。這里有很多分廠,做不同的工序,廠長負責制。這個D6廠呢,就和我的廠生產同一種產品,據說在我進廠前不久,這個D6廠的廠長把我們廠長給干掉了,我們廠長被迫離職,現在D6的廠長暫時管理我們,不久應該有新的廠長過來。)
我就在想,我是應該怎么看待這位組長呢?他說的話質量都很高啊,分別涉及到了管理學的競爭管理制度、哲學的人的主觀能動性、經濟學的物質刺激的激勵方式、經濟學的剩余價值論。
從一個不參與實際生產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幾個理論都沒問題啊,這些理論也就是來源于生活,組長說的真對。
但恰恰,這次,作為一個在港資代工廠里做手機膜的女工,不會這樣看。而這里有成千上萬我這樣的工人。
一般看來,競爭也好,物質刺激也好,人的主觀能動性也好,都是可以提高生產力,提高效率,保證質量的。
的確,從推理上看,是這樣的,所以有時會故意造成競爭,就像我們這個廠一樣,本來都是一個老板的,偏偏刻意造成競爭的樣子;有時候會搞物質獎勵,當然,更多的是物質懲罰(我們廠有上到產品不合格,下到鞋子沒擺放整齊的改善單制度);有時候,也會搞精神鼓勵(有一次一個工廠主給員工發成功學、國學一類的書,工人們大呼xinao)。
然而,從我這樣一個工人的角度看呢?絲毫沒有什么理論上帶來的好處,倒是抱怨聲不斷,依舊沒有積極性,甚至偷奸耍滑,偷工減料。
我們更多的是反感競爭式的比較;反感從頭罰到腳的改善單制度;反感喋喋不休的雞湯說教。這樣的競爭,這樣的罰款,這樣的說教,只是讓我們生活的更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讓我們討厭,讓我們的壓力更大、心里更煩。
我們想的只是做完工作拿到工資而已,就連組長這樣一個基層管理者其實也是這種心態,他們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是啊,這種競爭,這種刺激,這種鼓舞,和我一個員工有什么關系呢?工廠是我的嗎?這里的一磚一瓦似乎和我都沒有什么聯系啊。
是的,我們不否認這些管理手段的作用,但也應該承認的是,這些要讓這些管理手段可以發揮到極致,是需要前提條件的。如上所說,這個工廠是我的嗎?跟我什么關系就要讓我拼命干活兒呢?
在這樣的siyou條件下的競爭和刺激,工人只是更多的承受了工作量,卻沒有什么更多的回報。
工人依舊是沒有發言權的,依舊只能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而已。作為一個普通工人,在沒有掌握生產資料的時候,在老板看來再合理的管理制度都是對工人不利的。
組長最后一句話說到了點上,工人為老板創造剩余價值。是的,這句話正確。有時候會驚恐于這樣的事實,蓋房子的住不起房子,生產iphone的買不起iphone,就是這樣。
生產是社會化的,消費是社會化的,只有生產資料是私人占有的,社會合力生產的產品最終流回社會消費,只是生產的報酬是低的,消費時產品的價格卻是高的,這中間被生產資料的占有者獲取了暴利。
工人在一個月里生產的產品的價值絕對不止工人的工資而已,不是我干活兒你給錢這么天經地義,而是我干的活兒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你付給我的工資,超過工資的部分本來也是我們工人創造的,卻被老板占有了,工人是為老板創造剩余價值的。
但是,這絕對不是工人存在的價值。一個工人的價值絕對不只是為老板創造剩余價值。工人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即使因為力量強弱的對比,一時難以改變這樣的局面,但工人的存在恰恰就是為了改善工人的地位。
資產階級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是的,勞動者的地位和尊嚴需要我們自己去爭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