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山大學學生會致歉:公告錯誤使用級別表述
中山大學學生會公布了一份干部公示名單,引發輿論關注。20日,中山大學學生會就此事發布說明,該校現有本科生33000余人,校學生會干部人數總計210人,由三校區五校園不同院系的同學組成,學生會的主席、副主席,以及各部門的部長、副部長僅是崗位名稱,設置初衷是為了明確學生干部的服務職責。說明稱,此前發布的公告錯誤使用了級別的表述,對此深表歉意。我們誠懇接受大家的批評,并將認真反思、改正和完善自身工作!
點評: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僚主義從學生抓起!
2
陜西“盲井案”被披露:礦井下殺16歲男孩,騙賠68萬
王某均等6人事先預謀,將當時不足16歲的魯亮(化名)砸死,偽造礦難現場,扮演家屬騙取68萬元賠償金。后將魯亮的骨灰倒入了賓館的馬桶。6月20日,法院一審判決主犯王某均無期徒刑,其余同案犯最高死緩、最低19年有期徒刑。
同案犯蘭發金疑參與多起“盲井”案另案處理,未披露其罪名及刑期。該案6名同案犯中,4人來自云南省鹽津縣以同樣手法作案。2016年,巴彥淖爾偵破的“74人跨6省殺害17人盲井案”被披露,其中數十名被告人來自鹽津縣。
點評: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能殺人放火!
3
龍華人民醫院被科室主任實名舉報:集體拿藥品回扣
7月17日,深圳公共平臺報道,龍華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高先生實名舉報,醫院多科室集體拿藥品回扣。
高先生說,藥品回扣是十幾年的潛規則。自己之所以站出來舉報,就是因為30年不拿回扣,被當成另類,被報復停職,最近才復職。
醫院負責人稱此事“還需進一步自查”,然后開始說起舉報人受處分歷史。
點評:自查有用嗎?這時候“相關部門”都在哪?藥價多少水分是因為這些?
4
男子身在廣東卻被控在東北搶劫 服刑7年終獲國家賠償
10年前,因被認定參與發生在黑龍江省大慶市的兩起搶劫案,當地法院以搶劫罪、搶奪罪,判處張軍有期徒刑20年,罰金50000元。案發時,張軍正在廣東打工,從未到過大慶。
父親張福得知消息后,和幾名工友出具不在場證明,但被法院判處包庇罪。而“同案”獄友的一句“認錯了人”,讓原判撤銷,發回重審。2017年,法院宣告張軍和其父親、工友無罪。張軍說,剛出獄時,自己“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今年7月16日,張軍收到了88萬元的國家賠償。
點評:如果“同犯”不說話,張軍就永無翻身之地?平反為啥還得碰運氣?
5
福建一寺廟會計貪污80萬,稱贓款“請示過菩薩,可以拿”
在寺廟從事財務工作的會計鄧某,為償還高利貸,先后挪用寺廟存款八十萬元。在法院審理時,鄧某稱說不知道挪用寺廟里面的錢犯法。他說以后有錢就還進去,而且“請示過菩薩了,菩薩同意了”。
點評:哪有什么菩薩保佑。
要是真的有,菩薩可得看看眼科了!
6
打開民房墻體摳出百萬現金 這次不是查貪官是電信詐騙
7月9日至13日,廣西百色公安開展電信詐騙收網行動。在一嫌疑人家中,從墻壁隔層中搜出大量現金。現金至少有數十疊,擺在地上后極為壯觀。據警方透露,在該活動中,抓獲詐騙及刷卡套現嫌疑人共21人,扣押贓款493萬余元。
點評:現實比電影更驚人。
7
深圳暴力執法城管與民警發生沖突 城管:我也在執法 你槍斃我啊!
近日,一段深圳城管人員辱罵群眾、威脅執法民警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關注。視頻中,一名城管人員辱罵群眾后,民警前來執法。城管人員在現場情緒激動,強調自己也在執法,并發出挑釁。多次警告無效后,男子最終被警方制服。
深圳南山公安昨天上午通報稱,事發在7月19日下午,經查,該名男子趙某(29歲)系街道城管執法隊的外聘人員。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點評:解氣歸解氣,什么時候能讓他跪在人民面前?
8
疫苗只是今天東窗事發嗎?
舊聞: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發稿前,總編包月陽慎之又慎把關。他說:“不是我害怕,我們做調查、做新聞一定要扎實嚴謹,做到滴水不漏才是。”疫苗報道見報后,面對各方壓力,他不斷給調查記者和副總編輯鼓勁打氣,“你們別害怕,有我!”事后,記者王克勤和包月陽一同被免職。
點評:限制、消滅資本特權,絕非一日之功。來日方長,還需團結抗爭!
9
這年頭,公交線路也能造假?
合肥市瑤海區45座公交候車亭,那這些車站肯定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應該是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上面還有不少廣告,其實就是廣告公司違建的。公交線路造假遠不局限于公交站上,還有假的公交車。西安有一整套假旅游的線路,在這套旅游線路中,從導游到景點都是假的,連兵馬俑都是假的,那公交車肯定也是假的。
點評:你天天熟視無睹的東西,可是老爺們的新聞!他們可不坐公交。
10
深圳15個自閉癥家庭入住公租房前,信息泄露,數百業主拉橫幅抗議
7月18日,這一批寶安區公租房的17個家庭正準備入住,其中有15個是自閉癥家庭。正準備出發,突然被集體通知,稱因臺風取消原計劃;后得知申孩子姓名、身份證號、電話、病情等公租房申請信息被盡數泄露,附近“高檔公寓”業主拉起橫幅示威。
作為商品住宅配建的保障房,與75000一平米的高價商品房被墻隔開,獨門獨棟;而墻兩邊的住戶都不買賬。
點評:1.將精神病等同于“精神殘疾”,還泄露信息,為啥不追責?2.想想,為啥總是“有產者”歧視別人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