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醫師報一篇《獨家調查|3醫生被羈押7月,全國首例塵肺病醫生獲失職罪引行業震動!》的爆款文引發了公眾對醫患關系與塵肺病的強烈關注。
獨家調查|3醫生被羈押7月,全國首例塵肺病醫生獲失職罪引行業震動!
事件的起因是,2016年,人社部門收到企業舉報,舉報貴州航天醫院塵肺病診斷醫生與工人存在“利益關系”,將“非塵肺病”勞動者診斷為“塵肺病”。之后,貴州省人社廳將此事向貴州省公安廳報案,隨及成立了專案組,2016年12月28日,貴州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省公安廳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防范和打擊以虛假職業病詐騙社會保險基金犯罪行為的緊急通知》。
讓人費解的是,在這樣高調的定性后,公安機關偵查一年多,在未找到黃亨平等二位醫生“涉嫌社保資金詐騙案”的證據后,卻將案由變更為“涉嫌國有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將醫院塵肺病診斷小組的張曉波、董有睿兩位醫生,加入到“失職罪”的辦案對象中。
三名醫生分別被羈押在貴州省遵義市第二看守所和遵義市播州區看守所,至今已經7個月有余。
不僅如此,在案件還沒有查清之前,當地政府就在輿論上大做文章。2017年1月8日,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有個別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為謀取利益,出具虛假塵肺病診斷結論,相關人員以此診斷結論向人社部門辦理工傷認定并申請工傷保險待遇,造成社會保險基金的重大損失。
面對貴州航天醫院三名塵肺病診斷醫生,當地政府如臨大敵,不惜動用各種手段揮舞大棒,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貴州航天醫院,當地塵肺病人的唯一診斷機構
塵肺病是職業病中的頭號殺手,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信息分析顯示,在所有職業病中,塵肺病約占90%,在塵肺病患者中,農民占95%。這即意味著,中國的職業病問題核心是塵肺病問題,而塵肺病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工塵肺病問題。
2013年11月,國務院發布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大對塵肺病的預防與救治力度,改變了塵肺病問題長期被忽視的局面。
此后,貴州航天醫院塵肺病診斷醫生遭遇離奇立案偵查的這一年,2016年1月20日,國家衛計委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農民工塵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見》。《意見》出臺后,國家安監總局及國內部分地方政府已經相繼出臺落實細則和辦法,其中,貴州遵義就啟動和加強了塵肺病預防宣傳、醫療救助及源頭治理等相關工作,全面落實《意見》精神。
但是詭異和諷刺的是,與這個政策背道而馳,當地政府幾乎同步啟動了對塵肺病診斷的“干擾”行動。貴州航天醫院塵肺病診斷醫生被查之后,2016年11月,貴州航天醫院被終止了職業病診斷業務,2018年1月終止職業病體檢。
事件發生后,醫師報記者在該醫院體檢中心找到姚龍芳護士長。據姚龍芳介紹,該院是貴州省遵義市唯一開展職業性塵肺病診斷的醫院,且只有該院可以接受外地勞動者體檢。從2011年開設職業病診斷業務開始,以前每天300~500人,所有醫護人員加班加點。現在,“陸續有人過來要做職業病診斷,我們說不能做了。他們就不知怎么辦,看著真的很可憐。”姚龍芳說。
這樣看來,抓醫生只是前奏,叫停職業病診斷業務也許才是真實的目的。
無獨有偶,在2016年1月13日人民網的一篇《塵肺之殤》的報道中,顯示貴州航天醫院就曾經被采訪,副院長朱往文表示:
職業性塵肺病人和塵肺病人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經鑒定可獲得‘職業病診斷證明’,原則上能夠享受工傷賠償及免費醫療與生活保障;而后者可能連一份勞動合同都沒有,無法得到法定職業病診斷機構出具的鑒定,即便被診斷患有塵肺也沒有多大意義。
這篇報道中還強調,2009年,之所以發生張海超“開胸驗肺”事件,是因為他雖被多家醫院診斷出患有“塵肺”,但由于這些醫院不是法定職業病診斷機構,所以診斷“無效”。雖然這是一起極端個案,但反應了塵肺病患者普遍面臨的維權困難。
加上因塵肺病屬于職業病,不能通過新農合報銷,所以爭取獲得“職業病診斷證明”,就成了塵肺病患者最后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
綜合這些消息來看,對于農民工塵肺病患者是救命稻草的職業病診斷就機構,似乎對貴州當地政府就成了眼中釘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
看起來是針對三名醫生,實際針對600萬塵肺病群體
醫師報的文章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一抓了之,是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本案看起來是針對三名醫生,實際是在針對整個塵肺病患者群體。
早在2016年之前,2015年12月26日,貴州省湄潭縣與遵義市安委辦、大愛清塵基金會正式啟動聯合創建全國消除新發塵肺病患試點縣,計劃從2016年至2020年,力爭用5年時間讓湄潭所有人知曉塵肺病、讓所有涉塵企業粉塵排放達標、讓每個在涉塵企業工作的勞動者得到有效防護,讓所有塵肺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權益。
當時參與這個試點工作的職業病診斷機構就是現在處在風口浪尖上的貴州航天醫院,副院長朱往文說:“湄潭縣將塵肺病患者納入新農合保障范圍,按照30%—40%的比例予以報銷;其余費用由大愛清塵基金承擔80%,貴州航天醫院承擔20%。”
牽頭的政府部門,遵義市安監局副局長田景渠則直言:“塵肺病爆發高峰期的到來是前一二十年經濟高速增長的代價,企業主體責任履行不力、從業人員自我防護意識不強、政府監管缺失都是塵肺病集中檢出的因素。”
看到這樣的陣勢,你怎么也想不到從2015年12月底到2016年,當地政府的態度和做法竟然如此前后不一和自相矛盾!
哪怕是事件發生后一年,從新聞上可以看到,2017年9月15日下午,大愛清塵攜手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政府,在縣政府視頻會議室舉行“塵肺病防治工作動員會暨與大愛清塵合作啟動儀式”。
這是大愛清塵繼貴州省湄潭縣——全國第一個社會組織與地方政府聯手創建基本消除新發塵肺病的試點縣后,啟動的第二個與地方政府聯手防治塵肺病工作的試點縣。
同樣是這個遵義市安監局副局長田景渠,他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消除新發塵肺病是事關人民福祉、穩定脫貧奔小康的民生工程,是事關國家形象的重大工程。
中國塵肺病農民問題在全世界已到了“控股”地位——中國的塵肺病人口占全世界塵肺病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到2020年,中國官方統計法定塵肺病數量將突破100萬。
但由于塵肺病鑒定流程過于復雜,官方統計的塵肺病數量只是冰山一角,因此,中國塵肺病農民數據難以估量,保守估計600萬并不夸張。
他還表示,消除新發塵肺病需要政府牽頭,由全社會共同參與,只有政府牽好頭,與全社會通力合作,才能最終解決塵肺病農民問題。
為了響應《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文件,貴州省政府辦公廳曾經印發《貴州省“十三五”職業病防治規劃》,該文件中這樣要求:2018年,省安全監管局〈貴州煤炭安全監察局〉、省衛生計生委要牽頭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督促規劃順利實施;2020年,組織開展規劃實施終期評估,評估結果報省政府。
如果說國家和貴州省政府的職業病防治規劃說要預防職業病,然后實際卻是用打壓塵肺病診斷醫生的方法去“消除塵肺病”,這種方式倒是足夠新奇和齷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