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富士康:管理打人與地域幫派
我老家是湖南的,08年從高中畢業,8月8號奧運會開幕當天進的富士康。其實是8月6號進的,8號正式簽的合同。
進了富士康后,很不適應管理。剛進去的頭個月,幾乎每天都被線長、全技員打。一開始培訓,我站不慣軍姿,他就一腳踢過來。我不敢還手,每天都很害怕。
他們都是河南人,很抱團的,有個河南幫。除了管理,跟他們走得近的都來打。隔壁線有一個儲備干部,也是河南的,我們線的活干完休息之后,他讓我去他們那里掃地,我好不容易干完自己的活,憑什么給他掃地?我不同意,他就打我。總之他們經常欺負我。
我就心想我到底得罪他們什么?后來有老員工看不下去跟我說:他們就是欺負老實人,因為你太軟弱。我向線長申請辭職,他不批,他怕人力資源部的問原因。從那時就埋下了后來反抗的原因。
我在農村的時候,因為家里窮,就天天被欺負,本以為到了城市、工廠會好些,沒想到還是被欺負!我當時就想著要打回去,要報復。
到了9月底,我就反抗了。有個全技員,我之前幾乎天天被他打,那天我去一個廣場,喝酒吃夜宵,他看到我,莫名其妙又過來往我身上踹一腳,問為什么打我,說:“我想打你就打你。”
當時我非常生氣,借著酒勁,直接抄起酒瓶子砸他腦袋上。當時就頭破血流,他也懵了,他應該沒想到我會反抗。他去醫院后就再也沒見過他,后來聽說好像是自離了。打的時候心想要開除就開除,打完了覺得也不過如此。
打過他之后,很多跟他一起的人就不再敢欺負我了,知道我會反抗了。后來還有幾個人,可能是不知道這件事,又來欺負我,我又跟他們打了一架。后來又跟四川的人打群架。
那時候,我已經通過唱歌、搞文藝認識了一幫哥們,有湖北的、湖南的,雖然一開始我被欺負的時候,他們也只是看,不敢出來幫我,但至少他們不會欺負我,還會和我聊。
能唱歌、搞文藝是因為我們每天要上10小時班,但經常7小時就做完了,剩下2-3小時,我們就做清潔,然后集中在休息區休息,我和另一個喜歡樂器的兄弟濤哥就可以搞搞文藝。他還把他的架子鼓搬到一個倉庫里,休息的時候我們就拿出來玩。
一開始我們只有三險:養老、工傷、醫療。住房公積金和生育保險好像是最近幾年有什么政策出臺后才開始繳的。一般是14天休1天。忙的時候一天12小時,幾個月沒一天休息。當時工資只有700多。當時沒有辭工的另一個原因也是自己僅有的400塊被偷了,回家的路費都沒有。
富士康里的世外桃源
后來我就越來越調皮了。到了10月份,產線就不敢要我了,不安排我重要的活,就派我四處打雜,我就有機會到許多車間亂走。有一個混了9年的工友跟我說,在產線上怎么做都是錯,什么都不做,就沒錯。所以他也不干別的,掃了9年的廁所。
有一個課長跟我關系不錯,他也是湖南的。我有一次吃檳榔,他過來抓了一把,然后說上班不要嚼檳榔,一邊放進嘴里嚼起來,一半都被他抓走了。他見我天天受欺負,就把我帶到四樓的一個車間,讓我在這里干活。
那個車間特別舒服,我們都叫它世外桃源。我去的時候只有兩三個人,開著空調,廠長、專理有時都去那里睡覺。后來車間里來了不少愛打架的人。課長跟我們說,不要打架,不能打死人。
這個車間是維修macbook的背板、主蓋板的,就是把產線的不良品修好。課長說我們是在救產品,我們的工作比較輕松,是性價比最高的。來世外桃源的人都有性格,不好管,所以我們車間就天天吵架、打架,工作比較自由,我們就聊天,一聊天、吹牛就互相不服氣,就吵起來了。
有一次我請病假,但當天的工資全扣了,還扣了全勤獎,我就打電話投訴,沒有效果。
講授化學知識,團結工友
09年的時候我就杠上了富士康。在我去世外桃源前,我們產線做完了會在休息區休息,大家大多沒有智能機,我花了1100買了一臺,總是被大家借著玩。手機沒借出去的時候,我就上網搜一些化學方面的知識,因為我上學的時候就對化學比較感興趣。
我發現廠里職業病很厲害,就會有講激光導致的粉塵污染,天拿水之類的化學品的危害,怎么保護之類的知識。
那時休息時間一般是線長來講什么企業文化,大家都覺得非常無聊,我講這個他們也覺得更有用。那段時間富士康招了很多甘陜地區的人,他們特別講義氣,來了三批,有一萬人。我講課他們都挺有興趣聽,技術員也過來,我講了幾周。
講得久了我跟大家的關系也越來越好,濤哥平時也會跟大家玩樂器,有時也講課,幾周下來有五六十人一起聽課。我去世外桃源之后,也常會來產線。3月份我回到產線,這些人還留下一些,又開始講課,和濤哥一起搞搞文藝。
后來線長覺得越來越不對勁,因為大家越來越團結。那時候有幾個四川的人來欺負我,我那幾個哥們就說,老蔣在產線這么出名,他們也敢惹,我們就跟他們打了一架。
后來我們都被調到別的產線,但我還在這個車間里。那時候我們平時就講課、搞文藝,下班了還會去溜冰、上網。當時團結一批人主要是想不被欺負。
勞動條件被惡化,杠上富士康
后來,這種團結就有效果了,我們罷了兩次工。就是在09年下半年。第一次是因為我們使用的手套,按照蘋果客戶的標準,要兩小時換一次,所以客戶來檢查的那段時期我們換手套比較頻繁,雖然也基本是一天一換。
客戶走了之后,變成兩天換一套,后來也不給我們換新的了,給我們洗過的舊的,最后甚至洗也不洗,手套就是臟臟的,也不知道被誰戴過。我就說,現在都說要防控傳染病,這樣用手套,別的不說,怎么保證不會有傳染病呢?
我就跟線長說,我要換新的手套,線長不給,他說愛用就用,不愛用就滾蛋,我一聽就生氣了,大聲說誰滾?老子他媽不干了。整個車間都聽到了。我就覺得跟他干很爽。而且他是區別對待,跟他關系好的就給新手套。
因為他們有個KPI考核,要求他們節約成本。大家也生氣了,有的女生也說不干了,她們比較愛干凈,戴著更不舒服,我們就拒絕上崗,跨立站在產線地上的黃線外。旁邊的產線也被感染,也有人不干了。
跨立了一段時間,我覺得也不是辦法,怕大家又陸陸續續上崗,就找濤哥,討論怎么團結全廠去,我們就帶著大家出去,坐在廠房之間的天臺上,別的產線也跟過來,大概有130、140人。留著剩下的也是慢慢做,還有的線長來看熱鬧,底下的員工也開始偷懶了。有個女線長也支持我們,其實那時候普工和線長工資都差不多,900塊。
一個成本管理來協調,說之前客戶來檢查,費用已經超支,現在要大家克服一下。大家要求一天一雙新手套,至少要洗手套。最后就是用一天新手套,用一天洗過的舊手套。
兩周后,口罩也有一次,也是類似的原因,另一個人挑頭又搞了一次。富士康用洗板水擦屏幕,很臭,是有毒的,有工友得過職業病,可能就有關。有時候他們還會混用,把有毒的液體放到酒精之類的桶里。有工友誤碰了,手指都被腐蝕白了,這樣手可能就廢了。
有一次我們車間也用到洗板水,用洗板水那個產線發的口罩是舊的,沒有用,那個線的工友不滿,就要求新口罩。我們這里雖然不用,但是車間里味道也很重,我們也要求口罩,于是又出去罷工了一次,那個管理很快又來處理這個問題了。
不許講課,再去世外桃源
一周后,主管發現是我講課的效果導致了工人們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反抗,不利于他們管理,就開始禁止我講課,而之前他是支持我講課的。于是主管就讓我在休息時間干雜活,克扣我的休息時間調去其他線支援,不讓我講課。
工友就只能私下找我學習,了解經驗。有的工友得職業病之后,不知道怎么維權,被勸離、辭職,其他工友也不主動了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嘛。所以這種講課還是很必要的。
后來,有一個關系好的線長要我幫忙寫報告,他說他沒文化寫不好,給我看了許多管理層才能看到的文件,讓我學習。我就看到里面有300mb的文件,專門講怎么變相裁員,解雇工人。
有很多方面的手段。比如飯堂刻意降低伙食標準,宿舍故意停水停電,總之用種種手段逼迫員工自離。我看到這些,我心里就覺得:媽的,我們天天給他們干活,他們天天研究怎么對付我們啊!可惜當時沒有意識把這些東西保存下來。
有一次又被要求干雜活,我不好好干,就跟管理吵了一架,他說這里容不下我這條大魚,叫我去別的地方干,但他又不肯開除我。我就問之前那個幫過他忙的線長,有沒有什么好去處,他說我知道有個地方很好混,但是在這里不能說。于是他帶我在工廠里繞來繞去,繞進了一個1.5層,那里主要是文員呆的地方,有一個房間,里面就是搞維修的。就是和我之前呆過的那個車間一樣的工作。
那里比當初的車間還好,吹辦公室那種空調,安靜,不忙時還可以睡覺,在那兒一呆就是一年。我也在這里講課,但是就與產線隔絕了。我們一天10小時,有時候2小時就干完了,剩下時間就玩兒。去了幾周后,全技員說,看我們這么閑,也不是個長久之計,以后出去還是啥也不會。
富士康就是個中轉站,還是要學一些技能,不如做下魔鬼訓練,練演講,練口才。他好像參與了傳銷,線長、組長、科長都進過,可能是想以后拉我們入伙,但后來他們也說自己被傳銷騙了。他慢慢要求我們從一分鐘,到半小時,到一小時,不間斷地講自己想講的話題。最后我們這些人都很能說,這也對后來的斗爭有幫助。
我們這個維修組成立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在客戶不能發現的地方修好那些不良品,另一個是隔絕我們這些不服管的員工。我們在這兒的維修組不像之前在四樓時那樣天天吵架打架,而是很團結。
我們的管理跟我們說,我們一起只干這么多,不要自己干多了。他還說,沒有有問題的員工,只有有問題的管理。有次我喝醉了,管理還幫我代刷卡。
產線有時候做出一堆不良品讓我們修,加大我們工作量,我們就跟他們談判,威脅要記錄他們真實的不良率,他們就不敢了。最后因為這個產品停產了,我們維修組解散了,大家都哭了。
我當時還學用電腦,學品控,不過也沒怎么學會。當時有一個文員讓我用他的電腦學word,我看到了一個名單,里面我的名字被標黃了,一般員工是不加顏色的,有的聽話的員工是加綠色的。后來我才意識到這個標記是用來對員工“特殊關照”的。到龍華之后,我有次又看到名單,我的名字就被標上紅色了,最后就上黑名單了。
未完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