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訪大廳等待的工友,他們周圍再也沒有那么多警察了
5月9日下午,湖南省和三個市的11名領導來到深圳。至于這些領導來能否真的解決問題,工友們持很大的懷疑態度,前兩次維權當地的領導并沒能起到正面的作用,甚至還和深圳市政府合起來把工友勸回老家。
工友們說:“現在本地政府不敢勸我們回去了,他們再敢勸我們回去,我們就去當地維權,讓他們給我們賠償。”
盡管對過來的本地領導不報太高期待,他們也認為這也算是一個進展,是一個好消息——畢竟把湖南省委的人都叫過來了,至少說明他們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這兩天,兩地領導開始了談判,5月10日晚上,耒陽市的領導還約了工友私下里聽取他們的訴求。工友們說了自己的想法,就算這次拿不到錢,那也必須把賠償的方案敲定,而且必須是白紙黑字蓋章的才行。
5月10日有領導告訴工友,5月11日下午兩地政府會給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終于,工友們等到了政府拿出了解決方案,如下:
乍一看去,覺得真是不錯,可是,工友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一眼便看出,這仍然是老套路——法律程序和拖時間。
首先,告知書里并沒有提到具體的賠償方案是什么,而這是工友們最關系的問題。沒法證明勞動關系的是一次性賠償嗎?除了賠償外,有職業病的醫療待遇嗎,醫療費可是把很多家庭都拖垮了。
其次,最早的確定賠償方案的時間也要拖到6月1日,而仲裁的還得拖更久。假如6月1日再出臺一個工友并不滿意的方案,難道再讓工友集體來一次深圳嗎?現在大家都在,為何不把方案談清楚呢?難道是想人少的時候再談,那樣可以把賠償的金額壓到最低?這本身也是一種分化的手段——不同情況的工友確定賠償方案的時間不同,那么大家就沒那么容易團結起來了。
再次,這本質上還是讓工友走法律程序,讓工友尋找證據證明勞動關系,拖時間!至于政府部門會盡最大努力幫工人甄別勞動關系,開辟綠色通道,實在是講得過于籠統抽象——是不是要講清楚要怎么甄別呢?工友之間的人證算不算?工友能說出京基一百、地王大廈的地基是啥樣的,算不算證據呢?
工友們不同意政府提出的方案,目前還在進一步協商中……
工友和兩地政府在談判
不過,工友們似乎也沒必要那么急了,因為張家界和汨羅的工友也在趕來的路上了,維權的隊伍正在進一步壯大,兩地政府估計壓力不小吧!
工友們,加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