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工農之聲

李紅:Y哥和我說皮村

李紅 · 2017-08-19 · 來源:皮村工友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李紅,女,吉林省白山市人,下崗工人,喜歡文學。

  我叫李紅,住在長白山下的一個小城市,沒有去過北京的皮村。

  知道皮村這個地方,還是前幾天通過我的一個老鄰居Y哥告訴我的,他是皮村文學小組的成員,也是打工子弟學校的教師,退休之后去支教的。

  Y哥雖然是我的鄰居,我打從心里認定Y哥兩口子是兄嫂。

  我結婚比較早,20歲便和兄嫂成了鄰居,婚后一年生了我女兒小曉,女兒剛學會走路就天天往哥家跑,只要聽見嫂子下班回來的聲音,孩子就像羽翼未滿的小鴿子撲撲楞楞的飛過去,奶聲奶氣地喊著“阿娘,阿娘”,嫂子一把抱住她,回家去給他喂飯喂水,不厭其煩。

  一墻之隔,親如一家。

  Y家哥嫂的為人謙和善良,Y哥上下班兩點一線,Y嫂總是下班回家后,屋里屋外忙個不停。Y家還有一位長者——Y大爺,他人好心善,長得慈眉善目,有著一副熱心腸兒,冬天掃雪一掃就是整條胡同兒,等各家各戶起來推門一看,門前的雪早已掃得干干凈凈。Y哥的女兒小名叫圓圓,那個時候也就六七歲,留著短發,夏天穿背心兒褲衩串胡同兒玩耍,很淘氣,雖是女孩子卻勝男孩一般,一別多年,再次見到她是在Y哥的手機上,照片上的她還是短發細眉,身高腿長,亭亭玉立,很韓范兒,大學畢業后就職在北京,看后,甚是欣慰。

  那時我們住的地方,在當地有個很土的名字——東崗,名字雖然土點,卻是令我難忘的地方。我家住的是公房(無產權的房子),年久失修,自修自住。這種磚、坯結構的房子,是5、6時年代東北地區典型的建筑。我家的屋子只有18平米,中間一道間壁墻,分隔成里屋(臥室)外屋(廚房),進屋第一眼見到的便是爐子,如果步子邁大一點,一腳能踩進飯鍋里,里屋為了有個可以站人的地方,只好砌了半截炕,墻邊圍了半圈火墻,一是冬天取暖散熱,二是上面能坐人節省空間,那個時候家家都是如此。Y家的屋子和我家的面積差不多,因為還有老人,就在里屋的三分之一處打了隔斷,很小的房子里住著祖孫三代,其樂融融。

  雖然那時候的條件不怎么樣,人可比現在的人好得多,不論誰家包餃子,烙粘火勺,還有用干蘿卜纓子和豆粕做的“小豆腐”,都會先給兩邊鄰居送上一碗,趁熱乎嘗個鮮。那時雖談不上夜不閉戶,倒也是一片祥和,那時候的人不自私,都舍于別人,獲得更多的平安喜樂。

  快到入冬的時候,秋風涼涼瑟瑟的,落葉滿地金黃,樹葉也都一堆一簇地擠在一起。家家戶戶都開始儲備冬菜。先腌上一大缸的酸菜,把白菜的外層幫子去掉后放在滾燙的開水里焯一下,撈出來一層一層地碼在醬菜缸里,上頭撒上一層厚厚的大粒兒鹽,再壓上一塊大個兒的鵝卵石,待過些天缸里的白菜壓下去就再續上幾顆。冬天的時候燉上一大鍋豬肉、粉條、酸菜,賊好吃。那時候左鄰右舍處可親了,誰家要是買車煤,煤車一到,不用喊人幫忙,左鄰右舍的男子自個兒提著土籃兒,扁擔就來了,個把小時的功夫,就把一車煤倒騰到煤棚子了,然后用搬煤塊兒的黑手在額頭上抹上幾道黑印兒,提溜兒著土藍子和扁擔回家了,這時買煤這戶的媳婦兒已經備好了幾個小毛菜兒,叫上幫忙的幾個哥們兒,坐在滋滋熱的火炕上,抿上幾盅兒,吆五喝六,笑聲滿堂。

  后來這個地方拆遷了,鄰居們也都散了。我因為下崗刨食兒吃,開辦了一個幼兒園,誰知道稀里糊涂的還被評為全市“二級幼兒園”。這個阿姨兼保姆的工作堅持了八年,也算為教育事業出過力。后來又輾轉河北秦皇島開過干洗店、辦過養豬場,包過漁船,賣過海鮮……基本上都是瞎折騰,賠錢賺吆喝。在下崗以后的漫長日子里,飽嘗生活的艱辛。

  往事不堪回首,只有回想起在老家東崗住的那段日子,才是美好愜意溫暖的……

  Y哥在我的印象中的樣子,中等身材,偏瘦,兩腮無肉,帶副眼鏡,嫂子的模樣俊,大眼睛,頭發有點自來卷,眉毛黑而細長,雖然穿著一般,那個年代也不抹什么化妝品,人家就是遮擋不住的俊俏。

  2010年,女兒高考那年的暑假,我們全家又回到了白山,再次見到闊別多年的Y哥。多年不見,我的女兒小曉已出落成了大姑娘,Y哥看見孩子頓時眼圈紅潤,背過身去摘下眼鏡,回過身顫顫地說:“沒想到……都這么高了……”。那時我才知道Y哥通過自己的努力,考進了市直機關某部門,聽說還是個副處級干部,英雄不問出處,我由衷地心生敬畏。短暫的相見又是離別,這次相見對Y哥有了進一步了解,嫂子自然是哥的追隨者,陪伴一生的聆聽者。

  今年夏天,打聽到 Y家哥嫂從北京回來了,必須得見上一面,一塊兒吃頓飯,席間Y哥給我簡單的介紹了皮村工友之家和文學小組,講述了打工子弟學校,還有那些可愛的孩子們的故事,我被他們的行為所感動,應該說是義舉感染和震撼。原來只知道他們是善良的,卻不知道他們如此有大愛,有著另一個精神層面。Y哥及文學小組的老師和學員們,用超越常人的視野,航拍了北京和坐落在溫榆河畔的皮村,捕捉了那些默默為北京奉獻的打工大軍的身影,這些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來自最低層的新工人群體。工作在一線的快遞員、洗車工、泥瓦匠和育兒嫂……他們利用工間休息時間,蹲在角落或墻邊用打折卷的煙盒和廢紙,用滿是汗水、泥巴布滿老繭的手書著……他們的筆尖流淌著……對這座喧囂擁擠的城市的訴說著……

  北京這個既讓人恨又讓人愛的地方,耳邊不禁想起汪峰的那首:我在這里活著,也在這死去……北京,北京……

  我加了Y哥的微信,看了他朋友圈里寫的文章,了解到了文學小組和文學小組成員的故事,這些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文學愛好者們。在那里(皮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從博士、碩士、教授、海歸、書法名家、詩人、記者和編輯,到快遞員、育兒嫂、各行各業的打工者們,那些流淌的文字竟然出自他們之手,多少故事娓娓道來,吸引了無數的有識之士來到這里,無數的文學愛好者紛紛趕來,聽課、交流……

  皮村,這個城中村不再孤獨,而是凝聚了一股力量,一股向上的勢不可擋的傳遞文化藝術的正能量,遠離喧囂,凈化心靈。

  這幾天我看了文學小組的美拍視頻,猶如身臨其境,仿佛和文學小組的學員們坐在一起,讓我認識了郭福來大哥、范雨素大姐、小付妹妹、還有張慧瑜老師……

  我知道,我是沒有資格參加文學小組的,可是我依然向往那個地方,我心中的——皮村!

  2017年7月29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插放免费 | 亚洲中文高清乱码 | 亚洲精品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岛国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美特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