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篇70年代德國工友的故事,作者以一個職校學生和學徒工的視角,來看當時的工人和工會的關系,技術工人和農民工的關系,貌似和現在的我們有共通之處……
技術工人的孩子
我是技術工人的孩子。我的親戚,要么是做手工,要么是技工,但他們無一例外都加入了工會組織。
在我這里,工人就是:像我的親戚,他們勤奮,有自己的小房子,希望得到體面的工作;他們和管理者對立,并且有明確的想法;他們懂得工廠怎么運轉,要是讓他們管理企業,或許會好得多。
技術工人們對孩子的期待是:拿到初中以上的文憑,然后上高中(職校)。
我也念了四年初中。那時,我14歲,音樂(滾石樂隊)對我來說很重要,我留了長頭發,經常和父母吵架。
我買了紅寶書(這在學校有賣),這是我跟學校當局的第一個大沖突,當然也是跟父母。
盡管如此,我仍然如父母所愿,完成了學業。然后,我進入職校學習,同時進入工廠當學徒學習電工知識。
做學徒 工會竟為老板說話!
和期待的一樣,大企業的工人們都參加了工會。隨大流,我也參加了工會,但只是出于傳統,所以并不活躍。后來,一次沖突卻導致我退出了工會。
我們廠里的大部分流水線工人都是來自周圍村莊,由于他們種地已經難以為繼,便成了兼職農民和倒班工人。秋天收土豆時,流水線運作就成了問題。他們為了收土豆,就裝病不工作。
我們學徒就必須替它們工作,但按照學徒工合同,我們只需要在流水線上干六個星期。于是,我們拒絕工作。
結果,工會代表竟然試圖說服我們返工,并說這關系到公司利益。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工會站錯隊,竟站在老板的立場,強迫我們去干活。
我們拒絕了工會的要求。當時氛圍給了大家很大的鼓舞,大家態度很一致,最后都堅持了下來。重要的是,我們還有《學徒校報》,它讓我們團結起來。
這件事發生后的秋天,我被詢問“是否愿意不經合同程序停止工作”,并讓我考慮是不是適合這份工作等等。我立刻就答應了。
找工作 技術工人的工會
三年的職校很快就結束了。可畢業后,我卻很迷茫,不知道該咋辦。
當時有家生產屋頂板的公司要招人,我便去了。那里有1400個工人,我做助理電工,不過也是被分配到生產線上。
我去那家公司,是因為我想賺錢。我的世界就是閑暇時光,外出,認識第一個女朋友……
有意思的是,在這家企業,技術工人們有一個組織程度非常高的工會,他們不僅給工會繳會費,而且非常積極。此外,他們在共同決策辯論上非常熱心,并使用公司制度中對他們有利的條款。
在點心時間和中午休息時,大家便在一起聊天,可鉗工和電工們總是惡毒污蔑生產工人、流水線工人:“愚蠢的農民,除此之外屁也不會,記者來的時候,把記者伺候的挺好,對公司發展沒有興趣……”
對于這些話,我也沒太往深處想,直到我進入生產領域認識這些人。
技術工和農民工
我的第一個班是夜班。我想我必須工作,因為時間過的太快了。可同事們的第一句話卻是:
放松,別緊張,年輕人。鉗工已經睡著了,電工我們認識,咱們慢慢干。吊車司機我們也認識,是咱們一起的。我們休息會吃點東西。
然后,我們22:30開始工作。隨后,我也注意到,為了多休一會兒,人們故意降低生產效率。有一次,配電盤上的一根線不見了,電工竟花了半個小時才找到。
然后,我又認識了另外一批人,跟之前認識的兼職農民和工人一樣。他們在工廠只為掙錢,這里是個小村莊,有了錢才能生活下去。“存上五六年,我就有足夠的錢了”——他們的夢想永遠只在廠外。
不實行倒班了,他們非常高興。公司的長遠發展,對他們來說就是狗屁。生產的工具設備好不好也是狗屁。
技工和他們也矛盾重重,因為技工們必須修理被他們損壞的工具設備。
在工人中找到了力量!
那時,我和另外四個19歲左右的技工定期碰頭討論事情,我在政治上懂的也多了起來。
后來,我接觸到慕尼黑的一個小組“工人事務”(1971年左右成立的),并且看了他們的理論文章。
他們談到工人階級的構成,大部分的流水線工人處于最底層,工會組織并不適合他們。因為他們有一套完全不同的觀念,他們的注意力不在廠內,而在工廠之外的農村。
在文章里,我第一次注意到,年輕的技術工人也并不愿意留在工廠。他們討論政治,慶祝節日,他們一起外出,這才是重要的,但他們討論的政治也不過是皮毛而已。
我同情流水線上的工人,因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抗生產,但我又站在技術工人和流水線工人之間:這邊是一幫小市民,那邊是一幫農民。
大家都是工人,可我該怎么辦呢?
這就是我在文章中明白的:人們,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只想用最小的努力和時間,來賺錢。
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有他們的小花園,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是,我對這個卻無所謂,讓他有他的小花園吧。只要他們能夠在工廠的抵抗中發揮作用就好!
這是我學習到的有用的內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這卻并不完全阻礙工人團結起來。
他們是有能力去干點什么的,首先是反抗沉重的工作壓力,甚至從中推動更多的事情。
我發現自己似乎尋找到了一個革命性的開端!
之后,西德的第一次B(罷)G(工)開始了,我從慕尼黑人那聽說,意大利的寶馬廠1972年也發生了BG。
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真正的大BG在工廠是怎么發生的,以及工人到底可以多么有戰斗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