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歷程——踏上打工之路
江陰市某針織廠的廠房 踏上打工路對女工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從學校生活轉變為打工生活,最初女工們會很陌生甚至不適應,還好有親屬在身邊照應著。但并不是所有的女工都是自愿出來打工的,小萌就是因為家里經濟條件不佳被迫出來打工補貼家用的。
小萌:我和雙胞胎姐姐之前一起在這里打工,我們初中成績都一般吧,想讀中專,可是爸爸一定要我們讀高中才行,所以我跟我姐就只能出來打工了,寒暑假的時候會回家陪我弟玩玩。
當然大部分女工是自愿甚至渴望走出農村和父母一起打工的。在她們眼里,出來打工之后就再也不用面對老師的責罵和嘲笑了,也不用天天默寫考試了,而且可以天天和父母或其他親屬在一起。
小榮:當初成績不好就跟著老家的姐姐出來打工了,現在待在這里我感覺挺自由的,不想回家被管著。
小園:那時候我耳朵不怎么好使,所以學習很有壓力,特別怕老師提問,也特別怕自己的問題被同學們發現被他們嘲笑和欺負,因此特別想跟著父母一起出來打工。有一次我上學之后不想回教室,就在宿舍里躲起來了,他們一直找不到我,班主任就給我父母打電話讓他們過來,找了很久才找到我。我看到父母就哭了,跟他們說我也想出來打工,不想讀書了,最后沒辦法,他們就帶我來了這里,也是種解脫吧,現在這樣挺好的,自己賺錢自己花。
可以發現,大部分女工之所以會復制她們父母的路是因為成績不好,沒有辦法接觸更高的教育。然而成績不好的背后其實是父母長輩對教育的不重視,例如這3位女工的長輩們在她們打算輟學的時候都扮演著沉默者甚至推動者的角色。
婚戀歷程——擇偶觀念與第一次相親
略顯陳舊的宿舍樓 該找什么樣的對象呢?當父母跟你談起這件事的時候就說明到了你要相親的時候了。一般農村女孩如果沒有讀書,20周歲之前就會有人幫忙介紹對象,過了20歲基本上就可以訂婚結婚了。但由于女工們一般十六七歲就出來打工,往往沒有經歷過戀愛,也還未形成一個成熟的婚戀觀,所以不敢擅自做主選擇自己的結婚對象。她們常把這些事交給父母去辦,自己只要去相親并尋找看得上的,之后父母會去打聽那家人的背景,也會和同輩群體進行討論征求意見。
三位女工中只有小園否認自己會通過相親找到另一半,而小萌和小榮都已在父母的安排下開始相親了。
小榮:我不喜歡抽煙喝酒的,喜歡溫柔一點的,要對我好。
小萌:首先要比我高,而且要壯,這樣有安全感,然后要溫柔對我好,會講笑話給我聽,他還要比我大,大十幾歲也沒事但是小一歲都不要,這樣他經歷比較多。
小園:我不會去相親,相信緣分吧,我比較中意年紀大一點,對我好的。
談到第一次相親,2位相過親的女工都露出了羞澀的笑臉。
小榮:那時候就是一個親戚介紹的,因為第一次很不好意思就簡單瞄了幾眼吧,看起來長得一般,而且相親的過程中他也不主動,我覺得作為男生應該主動熱情一點吧,所以感覺他不太會照顧人,印象一般,所以沒再繼續了解下去。
小萌:我比較喜歡年紀大一些讓我有安全感的,當時給我介紹的跟我年紀相仿,但也大個一兩歲吧,然而他比較著急結婚,我還小,雖然心里也很渴望找到心儀的男生和他談戀愛,但根本沒想結婚那么遠的事情,所以就沒答應。而且他雖然年紀大,但看起來還是很幼稚,身材也不能給我安全感,有些矮瘦。
當問到男方有沒有看好她們時,她們都表示不知道,因為自己這邊沒看好,所以家里也就沒有進一步去了解男方的意思。
婚戀歷程——“坎坷”的尋愛之旅
“孩子氣”的女工 經歷了第一次相親,她們已熟悉“流程”。在這之后,小榮又相了兩三個男生,小萌雖然沒再相親但在工作的電子廠里有一個男生在默默地對她展開追求,小園堅信緣分,始終沒有參加相親。
小榮:那次相親的也是一個老家人,他在常州做汽修類的工作,準備之后回老家開店的。這個男生從一開始就很主動,我還挺開心的,跟他出去玩過幾次,有時候在常州,有時候在江陰。剛開始見面的時候是我去常州的,因為我有親戚在常州,就是她給介紹的,所以就去親戚家住幾天,順便和他相處一下。
小萌:我們家人覺得我年紀還小,不著急相親,但在工廠里有個男生喜歡我,一直都約我出去玩,我一般不敢一個人和她出去,就會拉著同伴一起去,這樣不會太尷尬。但其實我心里不喜歡他,暗示他很多次了,但是他還是約我。
小園:我不太喜歡相親這種形式,緣分自然會來的。
然而小榮和這個汽修男一直沒有定下來,但也沒有明確拒絕,只是一直不溫不火地聊著天。當我對小萌說:如果你不明確拒絕他,他也許不能理解你的意思。而且你還答應他出去玩,也許會給他暗示你是有點喜歡他的,或者起碼是不討厭他的,這樣就會給他希望啊。小萌聽到這里也有些動搖了。
小萌:我其實也不太懂這些該怎么處理,反正我暗示過很多次了,聽你這么說我好像是應該明確一點。
小榮:這個男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要強了,他一直和我說以后要好好干給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看,要比他們混得好……這些在我看來有點不太好,感覺好好干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更好,不應該是為了給別人看。所以我一直沒有明確答應他,年前也很久沒見面沒聊天了,我以為他已經懂我的意思了,沒想到今年過年的時候他竟然和家人一起來我家提親。我被嚇到了,就趕緊拒絕了。
在這之后不久,小榮就見了第三個男生,這個男生是她小學同學,一個村的,家里經濟條件非常好,雖然身高不行但樣貌不錯。這個男孩為小榮花了很多錢,也經常來找小榮玩,小榮當時對我說非常喜歡他,甚至因感覺自己配不上他而苦惱。但之后他們還是產生了摩擦和不滿,小榮不滿男方太聽話,她說自己想找可以讓她聽話的人。不久前我再和小榮聯絡時才得知他們已經分手了,小榮還一反常態地說生活就該多享受,談戀愛也沒什么用。看起來好像是有些“受傷”了。
結論與反思
訪談過程中,我看到女工們頻繁地相親失敗,看到她們毫不明確的擇偶目標,看到她們還不足以承擔結婚責任的幼小心靈,看到她們夾在父母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之間的迷茫,矛盾,以及確定對象之后的傷心或喜悅,也看到女工父母對于相親對象個人條件的妥協和對其家庭條件的重視......另一方面,我發現女工的初婚年齡較長期在農村居住的女性有延遲的趨勢,她們也慢慢開始注重自我享受,不再以找個好男人結婚為人生的終極目標了。如小榮就說自己要好好享受生活,找對象不是最重要的事;小園也認為自己相信緣分,不想天天相親找對象。當然也還是有很多像小萌一樣希望盡快找到心儀對象的女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