灄水農夫:不忘初心,始于足下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95年的歷程,經歷風風雨雨,發展到今天成為一個將近百年的世界第一大黨,殊為不易,那是經過了無數人的犧牲和奮斗換來的。長路漫漫其修遠,不忘初心憶當時,世事蹉跎多歧路,上下求索不移志。
共產黨的初心是什么?其實很簡單,因為它飄在黨的旗幟上,寫在黨的章程里,響在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入黨宣誓里,那就是——為共產主義而奮斗!正因此,高吟“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烈士壯烈犧牲了,受盡敵人酷刑的江姐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還有雷鋒、焦裕祿等一大批公而忘私,大公無私的具有共產主義品格的英模人物如群星薈萃閃耀在新中國的歷史天空。
共產黨的成立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共產黨就是要相信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實現美好的共主義理想既是共產黨的初心,也是最終奮斗目標,唯其如此,才能始終如一,善始善終。盡管實現共產主義的道路極其漫長,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沒有日積月累的為實現共產主義大廈添磚加瓦的執著精神和具體行動,共產主義也就可能永遠不可能實現,那種把共產主義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不落實在行動中,甚至在行動中另搞一套;或者抽象地也談共產主義,而一到具體就把共產主義拋到九宵云外,實行與共產主義背道而馳的東西,那么這就不僅是心口不一的虛偽,而且是可恥的背叛行為。
怎樣做到不忘初心,始終如一,把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落到實處,應該說毛主席是為共產黨樹立了光輝榜樣的。如果說要不忘初心,那就請對照毛主席,看看毛主席的所作所為。《戚本禹回憶錄》中有一章《親聆毛主席講“五七指示”》,其中詳細記述如下:
“我在中南海工作那么多年,參加過的會議無數,卻很少聽到有哪個領導能像主席那樣不斷地思考如何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劉少奇平時很少講共產主義,大躍進時,他倒是講共產主義了,可一講就是什么男女分營、消滅家庭等等。但后來卻阻礙合作化和人民公社運動,鼓吹‘三自一包’,所以毛主席說他言不及義。總理雖然不怎么多講共產主義,但我覺得他倒是一個堅信并且身體力行的共產主義者。陳伯達可能是受毛主席的影響,他倒時常講共產主義,但身體力行的是個人享受,不太關心人民群眾。陶鑄有時也講共產主義理想,而且能把具體問題提到理想的高度來講,在中央辦公廳歸陶鑄領導的時候,我和他接觸比較多,他經常跟我閑談,談書、談理想。態度也是真誠的。但他對文化大革命,卻是抽象的擁護,具體的反對,對一些貪污腐敗、鎮壓群眾的干部,極力保護。其他的中央領導,還有省委書記當中,講理想的就更少了,一講就是具體工作。地方上的大員,像李井泉、魏文伯,我和他們都有接觸,卻從來沒聽他們講什么共產主義理想。也許是沒有碰到適當的機會。”
從這段話中,我們真切體會到與其他共產黨領袖最大的不同就在在于:毛主席是從骨子里對共產主義理想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追求和奮斗,是知行合一,全身心地投入,沒有絲毫的虛飾和怠怡。《回憶錄》中還飽含深情寫道:“當年毛主席曾滿懷信心地對我說,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只要堅持革命,是有可能看到共產主義的曙光的。”可見,毛主席畢其一生的追求,都是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從建國初期的“不做李自成”到發動文化大革命,始終是帶領人民,向共產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
當年,毛主席以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高瞻遠矚,預見到蘇聯修正主義集團上臺后否定斯大林,背離十月革命開辟的社會主義道路,必然會落得“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下場,其后蘇聯和蘇共的覆滅完全印證的毛主席的預言。”秦人無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背離初心,必無善終。不忘初心,就要始于足下,行于當前,那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
2016-7-4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