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
謝立勛
毛澤東說“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隨著上世紀七十年代取消階級后,我們已經對階級斗爭這個觀念淡薄了。但隨著現實矛盾的出現,人們認真思考后,才發現階級斗爭存在始終,永遠不會消失。
因為一個人在社會中生活,他所處的環境與地位,一定會影響著他對事物的判斷和理解,也就會在對事物的態度上打上他的主觀烙印。也就是一個不同階層的人,一定會有不同的觀點和態度來對待相同的社會現象,這就是階級現象。
我國已經取消階級成份近四十年了,我們可以不加思考地說,我國已經沒有階級了。然而事實上或現實中,我國的階級是客觀存在的,階級斗爭也無時無刻不存在我們身邊。這也就是我們時時有著不同觀點爭論的原因,也是我們對相同事物采取不同態度和措施的原因。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體現出了階級差異。
共產黨初期是領導無產階級向有產階級進行斗爭,奪取了無產階級的勝利。后來的改革就是在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口號下,讓有產階級進入上流社會,然后進行著不動聲色的打壓無產階級。如有錢人犯法,可以提錢釋放;而無產階級則只能以身試法,所謂打不起的官司告不起的狀。有錢階級或有身份的人可以進入有提案資格的階層,他們可以提出對自己階層有利的建議,讓政府采納。而無產階級幾乎沒有或少有話語權,只能被動地被政府關心。盡管這個社會仍讓無產階級有一線生存的機會,但這是大自然的必然規律所致,因此每一屆政權都是以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而號召著廣大的人們為這個政權努力。《大自然的游戲規則》說:平衡是自然和社會的總法則,因此歷史上每一農民起義都是以均貧富為口號動員或號召起廣大的無產階級為某一政權而作出貢獻。盡管有時為了同一目標,不同階層的人在一起共同努力,但在骨子里,或處事上總是會受著其不同環境的影響,或多或少的打上自己階層的烙印,來提出自己的觀念,或體現自己的處事態度。這也是歷史上,總是無產階級去奮斗,而奪取政權后,就是統治階級管理著被統治階級。貴族有貴族的生活享受,貧民有貧民的苦難日子。
我們目前有許多網上觀點,因為代表著底層的人民群眾利益,但難以被采納。那些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國家資源和國家財富的人,可以將許多好的方案用一種勢壓下來,使之不能通行或流傳。而對有些財產的保護進行物權立法,實行有效的保護。不管這些財富來得清白,還是骯臟,可以不加區分。以表示富者無憂,而窮者只能認命。因此這個社會永遠存在著差別,往往對真正的群眾作主人和群眾運動,那些有產階級和貴族階層肯定是不再希望出現。這也是毛澤東那么偉大,為人民群眾著想,但仍有許多人極力反對的原因。現在盡管中央仍照顧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共同富裕,但在執行過程中,仍會因階級原因,有些人會先考慮自身階層的利益。
我們對人治與法治進行爭論,就是各自代表自身的利益和愿望所致。政法系列的人在法治的外衣下,獲取了無形的重要感權力外,還獲取了輕易得來的財富,因此他們就說法治是發展的必然;受過法律冤枉的人,或看到邪惡無人敢出面制止,或法律對之無奈時,或社會沒有正氣時,就一定說法律的機械,讓正義在條文中弱化,希望用群眾雪亮的眼睛來明辨是非,用正義感來制止邪惡。
在平時的交往交流中,我們一般也是愛與自己思想相近或相同的人交流,所謂共同語言。《人生》中高加林是一個有知識的人,盡管他與巧珍原來是那樣的愛慕,在當時都屬優秀,但巧珍只有小的家務觀,他們因為思想與觀念的差異,而導致他們的結合不那么完美。雖然他們這只是性格上的差異,事實上,思想觀念和性格愛好的差異,一定會形成不同的群落,而產生不同階層。
雖然我們不劃分階級了,從形式上消滅了階級;但從一個人的骨子里存在著階級觀這是必然的,因此最終階級矛盾仍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著,階級矛盾不能調和,就一定會爆發斗爭或戰爭。
在調和階段,往往窮人因為自己沒有資本流動,因此愛國愛家愛自己的土地,他們只能靠自己的勤勞和努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以求生存。有產階級因為財力雄厚,可以四海為家,他們具有較強的經濟觀,因此他們用靈活的頭腦去綜合考慮利害關系,會審時度勢,因此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們就會有當漢奸的資本和不恥的態度。
由此看來,我們千萬不能忘記階級斗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