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商洛訊(記者 陳永輝)住在大山深處,父母雙雙殘疾(智力障礙),家中經(jīng)濟來源主要靠政府救濟。14歲的胡小薇從小學會了砍柴、喂豬、挑水,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一邊照顧父母,她一邊努力學習,考試成績排名班級前列。
14歲的胡小薇與智力殘疾的父母
父母都有殘疾 靠打手勢交流
1月17日,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小河口鎮(zhèn)馬家山村山岔溝組,胡小薇的家在半山腰上,三間破舊的土坯房看上去快要倒塌。盡管艷陽高照,但山上的積雪還未消融。
一身破舊的衣服,連穿的褲子都破了個洞,她就是胡小薇??吹接腥藖?,她大大方方起來接待。走進胡小薇的家,黑漆漆的,屋子中間放著一張床,墻上貼滿了獎狀。不大的灶房里,一個石碾子占據(jù)了一半空間,鍋灶里柴火正旺,胡小薇的母親孫慶蘭正在燒水,鍋臺上放著一盆酸菜。
胡小薇的父親胡禮啟64歲,母親孫慶蘭51歲,夫妻倆看到生人只會傻傻地笑,無法正常交流。據(jù)悉,兩人都患有智力障礙及聽力障礙,殘疾等級為一級。每次和父母交流,胡小薇都會打手勢。
“胡禮啟一家是村上特困戶,3個人都享受一類低保,加在一起每個月有500元左右的低保金,另外還有林地補助和獨女戶補助等,生活上基本不成問題。”馬家山溝村村支書羅列銀說,山岔溝組地處高寒偏遠山區(qū),有10戶村民共44人,由于生存條件惡劣,土地貧乏,村民收入主要靠打工、種板栗等。這幾年陸續(xù)有幾戶群眾搬遷出去了,但像胡禮啟家的情況確實沒有能力搬。
步行十多里山路去鎮(zhèn)上上學
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胡小薇堅強、樂觀的性格,她從小就分擔家務(wù),學會了砍柴、挑水、做飯、洗衣服,在和華商報記者交談時,她順手推起了身旁的石碾子。
花季少女胡小薇
胡小薇家有一面墻貼滿了獎狀,“這都是我上四、五年級時獲的獎狀,在班級學習還行,每次都能考到前幾名。”胡小薇笑著說,她目前上小學六年級,平時在學校住宿,每個星期天回趟家,照顧父母。
這里道路不通,出行靠雙腳,去鎮(zhèn)上的學校要走10多里山路。胡小薇說:“有一次我一個人走夜路還遇到幾頭野豬,嚇得我不敢看,只能快步走開了。
胡禮啟的鄰居胡禮義說,他看著胡小薇長大,娃特別懂事,不叫人不開口,家里里里外外的農(nóng)活也搶著干,學習也沒落下,但就是家里困難,在農(nóng)村也沒辦法。
父母被同學嘲笑 她暗下決心好好學習
1月17日,胡小薇的班主任倪德寶說,他從二年級開始給胡小薇當班主任,一直到六年級,胡小薇家里情況不太好,一開始娃有些自卑,后來在學校慢慢有所改變,學習上刻苦努力,性格也變得很開朗,每次考試都是班里前三名。
胡小薇笑著說:“在學校有同學嘲笑我父母是傻子,我聽了心里很氣憤又無奈,只能是不理他,我不和他們比,要比就比學習成績。”由于地處大山,14歲的胡小薇一次也沒去過縣城,不知道外邊的世界是什么樣子。“記者問她長大想干什么,她毫不猶豫的說,想當老師,因為老師可以教人知識,讓人擁有更好的未來。
對于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人,胡小薇在一張紙條上寫到:叔叔、阿姨你們對我的恩情我永遠銘記在心,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們對我的期望,我會用自己最好的成績回報你們。
家庭貧困程度 讓志愿者忍不住落淚
1月17日恰逢星期天,山陽愛心公益志愿者協(xié)會的志愿者來到胡小薇家,為她帶來了衣服、米、面、糧、油和電視機。志愿者溫學玲是第一次參加志愿活動,看到胡小薇家中情況后忍不住落淚。她說,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讓人心酸,沒想到胡小薇這么懂事,讓她特別感動。
“這是我第三次到小薇家”,山陽愛心公益志愿者協(xié)會會長王力說,“我無意中了解到胡小薇的家庭情況,去年夏天第一次來”,看到胡小薇家的情況后,王力便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呼吁,希望更多人幫幫這個困難家庭,得到大家踴躍支持。
1月17日,山陽縣小河口鎮(zhèn)鎮(zhèn)長申俊峰說,胡小薇家里情況特殊,該享受的優(yōu)惠政策都享受了,鎮(zhèn)上也和學校聯(lián)系為其免除了各種費用,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移民搬遷,但胡小薇家沒有能力搬遷。在這種情況下,鎮(zhèn)上正在爭取“交鑰匙工程”,通過建設(shè)移民搬遷用房,讓他們一家免費入住,預計這項工程最遲明年就能開工。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