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工農之聲

草根音樂人Billy談工人藝術:工人文化源自他們的生活

Billy · 2016-01-12 · 來源:尖椒部落原創首發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摘要:對工人而言,藝術是被壓抑的個性的出口。藝術扎根于工人的生活,并且開拓想像,尋找生活的其他可能性。

  有人說:“工人要長時間辛苦工作,才僅可穿得暖吃得飽,還得照顧家庭,談藝術?太奢侈、太小資了吧。”真的是這樣嗎?

  對美的追求一直都在

  或許大家也曾經留意到,在那些住上了八至十二人的工人宿舍房間中,每個人的雙層架子床的床沿,都會掛一塊布。工友們用這一塊布去劃開她自己睡床的一方私人空間。

  不妨認真的細看一下那塊布,其實,那布就是工人為她自己選的一幅畫。

  想想,布的顏色、圖案或花紋是怎樣,都與它的功能(隔開私人空間) 無關的,但是,相信每個人都會盡量去選一塊自己喜歡的布,而這里說的的“喜歡”,實際上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美感選擇,是工人為自己的生活做的一個“藝術決定”。

  其實,不單是宿舍床沿的布。在傍晚時分路過一些南方工業區的街上,細看一下下班后出來逛街的工人,她們的衣服、鞋子、發型、身上的飾物、在聽著的歌等等,都反映了她們在枯燥單調的生活中,盡力維護一份對“美”的追求。

  誠然,她們在追求的“美”,并不一定是很認真、很堅定、或經過反復思量抉擇的;她們的品味,也不一定是很貫徹或成熟的;也不難察覺,那份在生活中對“美”的追求,可能滲透了各種主流或商業文化的影響,而在無意識間迎合大多數人的品味,缺乏對自我認知的肯定。但不可否定的是,那份對“美”的探索,一直都在。

  被壓抑的個性尋求出口

  如果你問工人,為什么聽音樂,大概會得到“輕松一下”、“休息一下”、“舒緩一下身心”這些回應。藝術,在工人枯燥乏味又疲累的生活中,就是一個“安慰”、 一份“溫暖”、一個重新找回自己的“人性面貌”和自我“感觀意識”的空間,那怕這樣的空間非常有限。

  想象一下,你在聚集著幾百或幾千人的大廠房里,所有人穿著一樣的工衣,連續十幾小時不斷做著一套重復的動作……你會感到你在慢慢失去對自我的感知,就好像自己也變成了機器上的一個零部件。而下班后,換上自己喜歡的打扮、聆聽讓身心放松的音樂,或者參加各種社交娛樂,通過街區的光影和電音來再次激發感官的活力,以此獲得生活的樂趣。

  站在這樣的角度思考,或許就能理解長期受人嘲諷的“殺馬特”亞文化:看似夸張滑稽的妝容下,是對自己個性的肯定,不懼質疑的眼光,活出一份自我意識。

  “殺馬特”形象來源于對日本視覺系藝術的模仿

  (編者按:現在在網絡上流行的“殺馬特”,指代的是這樣一個群體:留著怪異發型,穿著夸張,佩戴古怪,濃妝艷抹,氣質詭異,來自農村或城鄉結合部的“90后”青年。實際上,那些塑造自己的“殺馬特”形象以獲取關注的網絡紅人,并非真正的新聲代農民工,而是擁有話語權的“城市精英”,只是借用或惡意使用這套語言與形象,用以嘲諷取樂。)

  在工人群體真正獲得身份認同感,走上肯定自我的路徑之前,這份對藝術和美的無意識追求,成為被壓抑的個性和情感沖動的出口。

  感官意識與情感的共鳴

  不少具社會意識的文化實踐工作者都十分注重藝術的作用,有一個普遍的說法是:藝術是一種“軟性的手段”,去達到“硬訊息的教育與傳播”作用。我不反對這個說法,不過,這個說法的不足在于,沒有說出藝術在個人內心形成的力量。

  以藝術的角度去看,藝術的力量并不單單是來自它在傳播的“訊息”內容,也并不單是來自可以傳授的“知識”。藝術不是通過工人的腦袋,把東西放進去的。相反,藝術是從工人自己的身體里,從工人日常的感觀意識中,從工人的生活在他身體上留下的印記里,挖掘出“工人意識”和“內心力量”。

  打工詩人老井,在礦井下用石頭記錄詩句

  而且,通過藝術,工人有機會會找到與自己生活感觀意識相近,心聲相似的一群朋友。他們作為“人”的各種共鳴的感觀意識和情感,就是由藝術建構的“階級意識”。這也是藝術可以擁有,而“訊息”或“知識”所不具備的力量。

  藝術扎根于生活

  如果只看重藝術是訊息傳播和教育的工具,那么,在很多工人自娛的文藝活動中,又或者在那些比較抽象的藝術形式里,確實也難找到有什么具有“教育意義”的信息。

  沒錯,寫實主義手法可以很容易去展現一些社會分析或歷史故事,但是,抽象的藝術卻更重視啟發身體感觀。只是我們可能還沒有很好地把握到,有哪些貼近工人的抽象藝術形式。

  如果我們看到在流行文化中,蘊含著工人被長期壓抑的觀感的爆發;在作為生活美感裝飾的抽象光影圖案中,看到工人的自我認同和情感投射;你會發現,里面充滿了個體追求“美”——也就是追求自由、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能量。

  抄表工劉濤的街拍作品

  從這點來說,工人藝術與其他藝術的追求和評議判準差別不大,對工人藝術的要求,其實也是對藝術的要求:藝術扎根于生活,從生活吸取養份;藝術更培養生活的能量,它開拓想像,尋找生活的其他可能性。

  工人藝術扎根和想像的,是工人的生活,是社會上最普通的“人”的生活。

  延伸閱讀

  張峰:音樂就是一場戰斗,被現實越磨越鋒利

  重D音樂隊吖鬼:熱愛生活,好好唱歌

  我要大聲唱歌,要讓世界聽到——女工文藝與賦權實踐

  “野生攝影大師”劉濤:上班抄水表,下班掃街拍照

  鄔霞的夢境、生活與寫作:她用身體溫暖了半截木樁

  尊重原創,保護版權

  本文為尖椒部落特約撰稿人原創作品,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歡迎轉載,但請保留本段文字:轉載自中國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臺——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并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作者:老B

  老B,又名Billy,香港草根民謠唱作人,常為工人、社區青年和婦女等草根民眾舉行社區音樂工作坊和培訓班。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芳草地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到底誰“封建”?
  5. 掩耳盜鈴及其他
  6. 從體制內到娛樂圈,從馬翔宇到李明德:反抗似乎成了最后的出路
  7. 尹錫悅這樣的奇葩為什么會出現?
  8. 雙石|“英雄戰死錯路上”
  9. 李克勤|毛主席周總理終身同為該委員會主席
  10. 前頭捉了張輝瓚——批駁利用張輝瓚被殺搞歷史虛無主義問題—— 第一次反“圍剿”勝利的歷史意義及啟迪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乱子伦一级视频 |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 | 亚洲午夜AV中文免费在线 |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午夜 | 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的天堂 | 亚洲欧美日韩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