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場由打工者自編、自導、自演的打工春晚在北京朝陽區文化館舉行,來自于全國各地的工友們自己搭臺、自創節目,表演自己的打工生活。草根歌手、草根導演、草根節目,純原生態的表演,質樸真摯的表達,吸引了眾多打工者和網友的關注。
視頻:《東方時空》打工春晚開演 打工者為自己放歌
昨晚6點,在北京朝陽區文化館,“2014打工春晚”將在這里進行節目的最后錄制。聞訊而來的許多打工者和市民們早早的就在劇場外排起了長隊。受訪觀眾:“因為這是打工者自己的春晚,所以過來也是支持。”
這就是“打工春晚”的舞臺,演出場地是由朝陽區文化館免費提供的,不過是簡單鋪了紅地毯的空場。演員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者,他們既是晚會演員,也是舞臺的搭建者。觀眾席是臨時拼湊的,小褥墊、矮板凳、高板凳、折疊椅。現場的擺設雖然土得掉渣,但工友們卻把它布置的格外溫馨。
據晚會策劃者介紹,這是他們舉辦的第三屆“打工春晚”,今年的晚會也得到了全國各地工友們的支持和響應。從自愿報名的二百多個節目中,最終篩選出18個節目登陸今年的打工春晚。
2014打工春晚總策劃孫恒:“基本在選拔節目的時候有這樣一個標準,就是說必須是基層一線的工人,原創,而且這些節目必須既是個體的,但同時還有一些代表性的。”
晚會上,大家表演的都是自己的打工生活和親身經歷的故事,這里沒有假唱,沒有忸怩作態的表演,也沒有惡搞,有的都是自然真情的流露。能夠容納二百多人的小劇場里,給工友們填的是滿滿當當。
來自廣東的工人大君外出打工十年,他用業余時間自己創作打工歌曲的《想在城里安個家》唱出了許多打工者的心聲。大軍:“我希望也借住這個機會唱出我們自己的心聲,能夠感染我們所有的兄弟姐妹,傳遞一種正能量。”
來自武漢新晨工友家園的兩位90后打工者,他們表演的啞劇《忐忑》反映了在流水線上作業的工人們單調、重復、枯燥、繁重的生活,他們用夸張的表演展現了自己經歷求職難、辭職更難以及自我維權的過程,貼近生活和工作實際的表演贏得了工友們的熱烈掌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