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6日,也是國際勞動節后的第一個周日。當我撫著父親的靈柩望見那熟悉的岔路口時,不能不懇請司機從華山路上繞一下。因為我知道父親一定想再走走那條他曾走了三十多年的舊路,望望他曾日夜工作過的廠房,聽聽那曾經的機器轟鳴聲……雖然現在這里早已建成了豪華的住宅新區,但殘留下的大門及老舊的廠房,似乎還在訴說著當年的輝煌。
鄭州電纜廠是“一五”計劃期間由第一機械工業 部批準興建的,1958年籌建,1959年3月開工,位于鄭州市新興工業區——中原區——西南的華山路上,廠區占地63.68公頃,生活區占地17.46公頃,計劃第一期招收工人8226人。“這是按照亞洲第一大電纜廠的規模投資建設的,后來不是遇到三年自然災害了嘛,就鼓勵回鄉,縮減規模了。”父親的師傅 L是建廠時就借調過來參與建設的老工人,每當回憶起當年創業的艱辛時,平素不愛多話的他總是能夠滔滔不絕地講上很久。“俺那個時候住了三年窯洞,洗河里的水,沒熱水,點蠟……好受罪啊。那真叫白手起家,建了廠。”但是提起現在的電纜廠,L師傅滿是皺紋的臉上慢慢地暗淡了興奮的光芒,望著窗外沉默不語。 “唉,提起都掉淚,廠里到了這一步,弄了是啥!”
父親是1970年招工進的電纜廠,那時的他剛剛20歲,結束了迷茫窮困的“知青生活”,離開鄉村來到省會成為國營大廠的一名正式職工,那種青春的熱血與奮斗的激情實在難以言表。這是身為80后的我們很難理解的一種對工作對工廠的激情,這種深重的感情伴隨了父親的一生。即使后來廠子垮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他都還是自豪于那一張張大紅的獎狀,熱衷于給我們講述那些在工廠奮斗的青春老故事。
“那時候,生產任務比較飽滿,很吃力啊。時間都可緊張,可緊湊,一般都沒有什么閑噴、閑聊的時間。開個會啥的都不敢占太多時間,……我們那個時間進廠不怕苦,手磨出泡都不吭氣,啥都照樣干,吃苦在前,可以說就是享福在后。生怕別人看不起……”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1979年中央工作會議提出將工作重點轉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以后,鄭州電纜廠獲得了振興騰飛的機遇,完成了由單純的生產型企業向生產經營型企業的轉變;不僅大力開拓國內市場,而且也努力進軍國際市場。1982年鄭州電纜廠生產的一系列電纜產品:裸鋁絞線、塑力纜、紙力纜等就成功地走出了國門。1983年,企業的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了一億元;利潤總額以每年30.7%的速度增長。1991年鄭州電纜廠更成為國內電線電纜行業首家通過由英國勞氏船級社審核ISO9000標準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一時間鄭州電纜廠可謂風光無限,修廠志、漲工資、發福利、改善職工住房……每位職工都以身為“電纜人”而自豪,不僅工作充滿了干勁兒,就連日常生活都充滿了無盡的幸福感。“那時候咱工資還可高了啊,比交通廳都高啊。那個時候外面還謠傳說咱廠還發彩電了。你到哪兒一說,‘唉,很不錯,你們不錯進了一個好單位’。”父輩講述的工廠故事里總是洋溢著青春、熱血、幸福與對未來的憧憬,就如同那首老歌里唱的一樣:我們的明天比蜜甜。可是就在幾年后,突如其來的嚴冬卻讓他們體會到了徹骨的寒冷。
那時候的父親總是處于期待、不能置信與憂愁的矛盾情緒當中。當時的電纜廠經常開會宣傳企業改制。改制似乎是好事,如同改革一樣,就是有了改革開放才有工人今天的幸福生活,這個父親是懂的。但是為什么要鼓勵工人下崗、買斷、內退?我們有技術還能干。而且工廠是工人的,從一磚一瓦到廠房機器都有我們的血汗,為什么現在改制發展了,卻不讓我們參與了,父親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但是形勢比人強,作為一名普通工人的父親又能怎樣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廠子的境況一天不如一天。先是工廠被一分為二,中間的部分被拆作了市政建設的公共道路,然后是路邊的廠房被改造為“天上人間”美食城,再后來是生產的難以為繼,有些車間干脆就停產了,更慘淡的是連工資都發不完全甚至是停發。當大家都在狂歡慶祝新世紀的到來時,父親卻在發愁今后的生計。并且最糟糕的是父親終于還是等來了強制內退通知書,他與電纜廠的最后一絲牽絆也被迫剪斷了。在憤憤不平與黯然神傷中,父親離開了他工作了三十多年的電纜廠回到了家中。雖然很快就找到了新的職業,但從此以后父親卻多了一項嗜好,喜歡給我們講那些在工廠與工友們一起工作生活的舊時光,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我都能背下來了,他還是喜歡講還是要講。“因為,我們不講,就沒人知道我們工人是咋回事,更不知道電纜廠是咋回事了”。
1997年以來,鄭州電纜廠改名為鄭州電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深化改制,拆遷廠房,出售土地,搬遷廠址,力求新的發展。如今在華山路的舊址上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被重新開發為漂亮的花園小區,早已不見當年的輝煌。只是人們還記得,當年拆遷時,無數的老工人自發前來悼念,一個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站在工廠的廢墟上,感慨痛哭,這其中就有我父親的身影。
拆遷后的道路及美食城(原廠部辦公樓與電纜車間)
廠部辦公樓
拆遷前夕的原電纜車間
損毀于大火的原木工車間
拆遷前夕的鉚焊分廠
拆遷前夕的鐵路專用線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