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的高房價與農民和農民工本來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在2010年3月初召開的“兩會”期間,有政府官員說未來20年由于中國城市化進程,房價上漲壓力很大。該講話將矛頭直指進城農民工,說他們導致了中國城市高房價和未來房價的繼續上漲。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農民工是小農經濟在資本主義工商業和資本主義農業的競爭下破產以后流入到城市的無產者。他們的財產就是他們背上的行李和口袋里一年打工收入扣除生存費用以后大約幾千元的剩余,根本無力在城市購買住房。城市的高房價與他們沒有任何關系。
2010年3月下旬,“大局與趨勢——2010年房地產高峰論壇”在江蘇無錫舉行。華遠地產的任志強再次發炮,炮口對準中國農民,說中國房價掉不下來的原因在農民。他說,中國農村的宅基地有16.8萬平方公里,是城市建設用地的4.6-4.8倍,中國的城市化要從解放農村的宅基地開始,否則房價永遠掉不下來。
農村宅基地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規定的成員,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標準享受使用,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農村宅基地的功能除農民建造自己居住房屋外,還包括養殖家禽和家畜、存放農產品和農機具、種植蔬菜瓜果花卉等庭院作物等。家禽和家畜不可能像城市中的人一樣乘電梯居住在高樓里;農產品和農機具也不可能搬到高樓里存放。所以,農村宅基地使用集約程度不如城市建設用地是受農業生產的客觀情況制約的。
農民在農村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只能用于自己居住,無權作為商品房對外出售,與城市房地產商購買土地、建造房屋和出售商品房有本質區別。歸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用途僅限于農業用地,一旦政府改變用地規劃,農業用地轉為非農業用地,土地所有權就由農村集體所有無償收歸國家所有。建造在其上的房屋就會被拆除,農民只能從政府那里獲得財產損失補償,土地被政府拍賣獲取的巨額收入也不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農民所有。城市的高房價與農村的宅基地之間隔著政府征地和賣地環節,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系。
中國高房價的根源是貧富兩級分化。依靠資本和權力獲取收入的人群購買多套住房,用于財產保值和增值,導致房價上漲,依靠勞動力獲取收入的人群買不起住房。中國社會科學院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660個城市有空置房6500多萬套(空置房是指房屋內電表讀數連續6個月為零的房屋),加上在建住房1200多萬套,合計7800萬套左右。按照每套住房可住3-4人標準計算,可供2.5億人-3億人居住。中國目前有外出農民工1.4億人左右,他們依靠出賣勞動力謀生的無產者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無力在城市購買住房。在今年的“兩會”上,一些人極力反對征收物業稅,調查一下這6500多萬套空置房的所有權人就清楚這些人極力反對的原因了。說征收物業稅將推高房價是不能成立的,對一套住房不征收物業稅,對二套及其以上住房征收高額物業稅,就會迫使囤房者賣房,增加市場供給,壓迫房價下跌。在房價下跌的買方市場中,賣房者不可能將物業稅轉嫁給買房者。
地方政府在土地拍賣中獲取巨額收入和房地相關稅收是地方政府樂觀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因為房價上漲拉動土地價格上漲,土地價格上漲推動房價上漲,地方政府獲取的土地拍賣收入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就增加。目前我國地方政府負債總額7萬億元-8萬億元,并且還在增長,負債利息和本金償還以及投資項目運營成本都依賴出賣土地收入,地方政府的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障支出也部分來源于出賣土地收入。
目前我國660個城市有空置房6500多萬套和地方政府負債總額7萬億元-8萬億元的現實決定了中央政府難以下決心出臺實質性的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若出臺對二套及其以上住房征收高額物業稅政策,將導致空置房在短期內被集中拋出,成為引發中國房地產抵押貸款危機和地方政府高負債危機爆發的導火索。但是,中國房地產泡沫在經濟規律支配下終將走向破滅,不調控將破滅的更加慘烈。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預測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日期是2012年。在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中受到損失的將是房屋所有者,獲得利益的將是準備買房者,與農民和農民工沒有任何關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