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里,時間是有限的。人生是如何的,生活是咋樣的,全憑個人的選擇。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就有這么一種人,以讀書為終身孜孜以求之大事也。他讀的書很雜很多,卻很精。他總有屬于自己獨到的閱讀見解,他學識廣博得無以復加,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別人的讀書可能是泛泛而閱,左眼進右眼出。而他的讀書,卻是實實在在地深刻進了骨子里頭。這種人的杰出代表之一,就是毛澤東。
讀書是一件易事嗎?不少人都知道,王明跟毛主席都讀馬列著作,王明讀的甚至更多,但他是一個教條主義者,只會根據書本上的條條框框行事,不知變通。毛主席不是。我們再看看歷史上的教條主義者,戰國時期的趙括、三國時期的馬謖,他們無一不是飽讀詩書,但是一真刀實劍的跟敵人干起仗來,就輕易地上了對方的當,結果兵敗身亡。
可見,讀書效果的好壞,關鍵在于讀法和用法,在于是不是擁有從書本到實踐、從主觀到客觀進退自如和出神入化的本事。
所以,像毛主席這樣的實干家的讀書筆記更值得我們去閱讀,這是極為難得的有成功經驗的前人智慧呀!如果有誰能放著現成的成功者的經驗不學,而跑去看《厚黑學》、《墨菲定律》這類的書,那就真的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
為此,我強烈推薦大家閱讀這部《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該書內容通俗易懂,皆為精華,它幾乎囊括了毛主席一生的讀書歷程,并有精講詳解。
當然了,這部足足有194.5萬字的《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共有4卷----分為戰略、哲學、文學、歷史。字數雖然不少,但也絕非作者拼湊字數硬擠出來的,書中內容頗為扎實!
舉個例子,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這九字訣,光前三個字就困住了不少人----到底讀什么書好呢?
在序中作者通過探尋毛主席喜歡讀哲學類書籍的原因,就給了我們深深的啟迪:
關于讀哲學。毛澤東為什么喜歡讀哲學?根據他的有關論述,原因有四:
第一,他把哲學歸結為世界觀和方法論,認為這是塑造人們靈魂和思想的根本前提。
第二,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不懂哲學很難弄通馬克思主義。
第三,哲學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總結實踐經驗、解決一切問題的“思想工具”。中國共產黨曾經屢次犯錯誤,就是思想方法不對頭,毛澤東由此要求“全黨都要學習辯證法,提倡照辯證法辦事”。
第四,毛澤東是理論家,從青年時代起就喜歡讀哲學,這既是個人興趣,也是進行理論工作的必要前提。他說過:“馬克思能夠寫出《資本論》,列寧能夠寫出《帝國主義論》,因為他們同時是哲學家,有哲學家的頭腦,有辯證法這個武器。”
這部《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是根據《毛澤東傳》和《毛澤東年譜》兩部大書和一些回憶著述,增訂新寫的,可以說是集經典之大成!全書通體采用了這樣的編寫體例----原文摘引+毛主席讀書的筆記和談話+作者精講。
讀過這部書的書友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有的人是這樣說的:偉人讀書涉獵之廣、研究之深、持續之久、應用之巧,非我輩常人所能及也。唯有不停敬仰、追隨、求索,才不至于被甩得太遠。
有的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偉人竟然有如此之大的閱讀量,并所涉領域之廣泛,人文、科學都是精讀、深讀,除此以外還讀閑書,笑話集,小人書之類。偉人的讀書經歷更加肯定了讀書在自己心里的地位,自己以后要更加珍惜學習和讀書的時間。
還有的人產生了這樣的見解:往小了看,能看到教員的思想是如何一步步搭建發展。基于對古代經典、歷史人物、中西哲學這些理論的輸入,塑造了終極版本的他。而他的不同是“選擇站在被壓迫者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是與其他高談闊論之人最大的不同;往大了看,能看到我們的社會為何會選擇這個路線,知道從何處來,才能明確往何處去。
在內容上,這部“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涉及毛主席閱讀哲學、政治、經濟、歷史、軍事、自然科學、社會、宗教、文化藝術等方方面面,在時間上,它則涵蓋了毛主席從少年到晚年的閱讀情況。并且作者對該書盡量采取了客觀、平實、生動的語言來描述,對廣大熱愛毛主席書籍的同志與書友來說,無疑是福音。
如果你也是一位想要弄懂讀什么書好、為何讀書、怎樣讀書、如何把書讀活,以及讀書如何增強了毛主席的領導力、影響力的,這部書一定非常適合你!
如果你也想弄明白同樣是讀書,為什么毛主席讀得那樣成功,用得那樣成功,而有的人卻讀成了書呆子,這部書給出的答案相信也會讓你滿意。
這本書的作者是陳晉老師,《毛澤東傳》和《毛澤東年譜》的執筆者之一,是中共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副會長兼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會會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研究員。在研究毛主席方面,他絕對屬于大拿級別的人物。相信他的這部力作一定能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