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書《毛澤東史實熱點釋疑》的主要目的,就是駁斥市面上流行的如李志綏、羅冰等人“非毛化”的污蔑、誹謗、妖魔化言論,抵制歷史虛無主義,使讀者可以從中明辨事理,鑒別是非,還毛澤東以公正客觀的一個評價。
下文即選自本書的第二十九篇《毛澤東不主張對外開放嗎?》
權延赤曾向毛主席的衛士長李銀橋提出,“毛澤東不主張對外開放嗎?”
李銀橋說,無稽之談。莫非提倡獨立自主、堅持自力更生就是反對對外開放?
“反思”是可以的,不用歷史的觀點、不看當時歷史背景的“反思”就是“書生空議論”,廢話一堆。
“那時候你還小吧?”“嗯,還穿開襠褲。”“那你問問你父親,能向誰開放?他們帶來的不是投資,不是貸款,更不是技術轉讓,也沒有什么平等互利的貿易往來,他們只給你帶一塊牌子—“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你不要?兵艦和大炮打開你大門叫你要。你不承認他的兵艦和大炮?他就封鎖你。全面封鎖!”
“封鎖!你還向誰開放?封鎖的目的就是扼殺!”
今天能夠實行對外開放,首先是因為毛澤東領導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活下來了,發展了,強大了。我們站起來了,站穩了,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所以尼克松來北京,同周恩來握手,又同毛澤東握手。而不是相反,毛澤東或周恩來去華盛頓找尼克松握手。
歷史發展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也發展了,但是,不能否認為適應過去歷史條件而制定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那樣做就是否認歷史,也是否認現在,因為現在最終也會變成歷史。
6月15日,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講話,鄭重聲明:“任何外國政府,只要它愿意斷絕對于中國反動派的關系,不再勾結或援助中國反動派,并向人民的中國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虛偽的友好態度,我們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原則的基礎上,談判建立外交關系的問題。中國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實行友好合作,恢復和發展國際間的通商事業,以利發展生產和繁榮經濟。”
這個聲明能說是不同意對外開放嗎?只能說是不同意賣國,要求尊嚴。要求平等互利!
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向全世界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公告,明確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它愿意同任何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然而,客觀形勢怎樣呢?帝國主義國家容不得我們有尊嚴,不答應平等互利,不尊重我國的領土主權,不承認我們的政府,公開揚言要封鎖扼殺我們。就連社會主義的蘇聯,也曾懷疑我們的生存能力,曾勸阻我們大軍過江,直到我們解放了南京,他們的大使還跟著國民黨政府遷到了廣州,是唯一跟隨國民黨政府的大使。
這就是當時的形勢與實際!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日理萬機,仍然抽出空去了一趟蘇聯。為什么?為了尋求貸款和援助,他是作了困難的準備。行前李銀橋為他準備行裝,他搬動手指頭,搬了拇指、食指和中指,然后說:“可能時間要長些,要幾個星期,也許要一個月。”而事實上,他在蘇聯待了近兩個半月,就是為了中國人民的利益,為了恢復國家經濟要一些貸款,他做了一些違心的讓步,終于獲得蘇聯答應五年內每年給中國貸款六千萬美元。
六千萬美元!聽有的首長議論,遠低于蘇聯給任何其他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援助,而那些國家還不如我們一個省大,不如我們一個省的人口多……
要知道,美國“戰時和戰后的對華(蔣介石)援助”,據白皮書所說是四十五億余美元,據我們統計是五十九億一千四百余萬美元……我們要到的貸款跟這些數字沒法比。
就是這每年六千萬美元的貸款,毛澤東以“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真誠感情,稱贊為“偉大的、全面的、長期的、無私的援助”??梢娢覀儺敃r面臨的封鎖與困難是多么叫人難忘!
斯·大林逝世的消息傳來那天,毛澤東失眠了,吃安眠藥也睡不著。他寫了《最偉大的友誼》一文,深情頌揚了斯·大林對中國革命與建設所給予的支持和援助。
毛澤東是聲明愿意與“任何外國政府”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原則的基礎之上建立外交關系,其中自然包括美國政府。
但是,朝鮮戰爭爆發,兩天后,杜魯門總統下達“中立”臺灣海峽的命令,直接干涉中國的內政,阻撓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這是公開向中國人的挑釁,與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敵對,毛澤東的憤怒是可想而知。
1950年的6月、7月、8月三個月,毛澤東沒想過會去朝鮮作戰,因為我們自己的事情還有一大堆急待解決。只是當美國人在仁川登陸,將戰火迅速燃向鴨綠江,毛澤東才把主要注意力轉向朝鮮戰場。那是多少個不眠的日日夜夜!他的煙灰缸幾乎是兩個小時就要清理一次,幾天幾夜無法入睡。
研究出兵的那一天上午,毛澤東服了三次安眠藥仍然睡不著,起身下床時,他用沉重的聲音喃喃道:“看來是沒別的辦法了,只好橫下一條心,打過這一仗再說……”
會議是在毛澤東的東屋召開的,研究了一晚上,屋子里煙霧騰騰像失了火一樣,出兵后,毛澤東又是幾天幾夜沒睡好。
1953年,朝鮮停戰協議簽字,毛澤東在那天走出屋門,響亮地唱了一嗓子京劇,這個場面給我和許多衛士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澤東高興的時候常用這種方式抒發他欣慰愉快的心情。
從這一年始,毛澤東每年都要到海邊去一次。衛士們都了解他一個喜好,就是觀潮。每次觀潮胸脯都會和著潮水的節奏起伏,這時,他的眼睛就會濕潤,目光那么深邃,那深藏心底的情感是什么?
有一次,他跟警衛員講,“世界大洋中有兩條重要的暖流。一條是墨西哥灣暖流,再一條就是臺灣暖流。”這時,他又久久地遙望大海,忽然抬起一只手指向遙遠的遠方,說:“臺灣,我們還沒有解放臺灣……”由于美國的插手,毛澤東留下了這個終生之憾!
1954年,中國和印度締結了體現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條約,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項條約的真正設計者是毛澤東。其中兩項原則甚至是逐字逐句重復了毛澤東在1949年新政治協商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的作為人民政府外交關系基礎的原則。
1955年,李銀橋跟隨毛澤東到蘇聯展覽館,因為日本人在那里辦了工業展覽會。毛澤東認真參觀了展覽,日本人送給毛澤東一個半導體收音機,當時我國還不能生產這種半導體收音機。毛澤東在參觀過程中和參觀結束后,反復向舉辦展覽的日本人呼吁友好往來。政府之間沒有外交關系,他呼吁擴大民間交往。他熱情贊揚了展覽會辦得好,希望加強貿易往來,雙方都要做出努力擴大經濟交往。李銀橋當時就感覺到,毛澤東強烈地希望打破封鎖,在可能的情況下,擴大與外部世界的經濟往來。與敵對政府來往不了,就尋找民間的渠道。
1959年9月30日,赫魯曉夫參加美蘇戴維營會議之后來到北京,晚上,中共領導人與蘇共領導人在頤年堂發生了激烈爭吵,當時的情景,可以用“吵得一塌糊涂”來形容。第二天,在天安門城樓上,赫魯曉夫告訴毛澤東,停止援助中國研制核武器的協議。隨后不久,撤專家,毀合同,逼債便接踵而至。這一切使毛澤東以及當時所有黨和國家領導人認識到,“同志式的援助”也是靠不住的,每個國家必須主要通過本國人民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來發展它的經濟。
據說,1954年在討論越南問題的日內瓦會議上,周恩來與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相遇。周恩來伸出手來準備握手,杜勒斯卻一搖腦袋走出房間。那是對抗的年代,美國與臺灣當局簽訂了共同安全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結成友好互助同盟條約。中國的志愿軍在朝鮮戰場讓美國人丟了臉,杜勒斯在日內瓦的會場上發泄出戰場上發不出的憤懣。
總之,那時的形勢是對抗,而不是對話。
到了70年代,形勢變了。毛澤東曾經堅持在改善國家關系前,應該解決所有的原則問題。但是,一旦看到形勢的變化,毛澤東便果斷地開展了現在眾所周知的乒乓外交??梢哉f,是毛澤東首先看到一個舊的時代過去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對抗變成了對話。
1972年,毛澤東和尼克松以非凡的膽略打開冰凍20多年的中美大門,走到一起來了。一個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jie級ge命的導師和領袖,一個是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總統、資產階級利益的總代表,對抗20多年,現在握手,開始對話。
對話,為今天的對外開放奠定了基礎。
隨著歷史發展,毛澤東與尼克松握手對話,就愈加顯示出其深遠意義。應該說,我們的對外開放就始自這一刻!難道你不這樣認為嗎?
毛澤東是廣大勞動階層和中華民族的利益代表,反對他、仇視他、誹謗他、辱罵他的自然不乏其人。如果是地主老財資本家帝國主義者罵娘,自然也不用同他們講什么道理;但如果是被謊言所蒙蔽,則這本《毛澤東史實熱點釋疑》非常值得一讀!
END
重讀老舊書∣好書都在這!
掃碼加微信
客服:1779152618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