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樣子?
看他的照片,很多人都能了解個大概輪廓,身材高大偉岸、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但還是太膚淺。再進一步接觸了解,看到他氣宇不凡、談吐文雅、平易近人,這基本才算見著了面,可對于了解毛主席來說,遠遠不夠。再進一步,感受到他極富魅力、目光深邃、充滿智慧!
凡此種種,都是我們了解毛主席的第一印象。在這一點上,無數與毛主席接觸過的人最有發言權。
1927年秋收起義之后,陳士榘第一次看見毛主席,聽了他的一番講話,覺得“毛委員講得對!此人不尋常,是個好軍師。”從此以后,陳士榘整個人生幾乎就與毛主席綁在了一起,從井岡山一路到北京,刀山火海不皺眉。直到晚年,他愛人問陳士榘老將軍:“你一生最愛的人是誰?”耿直的陳士榘不假思索地回答:“毛主席。”他愛人的用意,原本是想討個喜歡,結果討了個沒趣。由此可見,毛主席在陳士榘心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1939年,作家楊朔在陜北公學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聽毛主席用柔和而動人的湖南口音進行文藝講座。會后,幾位女生找毛主席要簽名,楊朔在一旁,看著毛主席一邊給幾個女生簽名,一邊時不時對女生們發出問話,聽著毛主席那種如父親般慈愛、平和、充滿關切的語言,讓人不敢相信他是一位震動世界的偉大英雄。可那一刻,楊朔卻真正感受到了毛主席是一位深不可測的英杰!這個第一印象似乎有種抽絲剝繭,看透毛主席的味道。
還有很多第一次見到毛主席的人,感受各不相同,有“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的,有“緊張拘束的心情一掃而光”的,有“好似到了自己家中一樣”的,還有直接感覺他是“一位慈祥、和藹的長輩”的。當然也有人感覺他“那雙眼睛好像深奧無窮”,“毫無國民黨當官的那種令人生畏討厭的傲慢派頭”,站在他面前,“害怕之感蕩然無存”,或者感覺“他有壓倒一切的令人無法形容的偉大人格”的。日本岡田春夫用了一句話來概括:“要真正全面了解他是不可能的。”
說不盡的毛主席第一印象,即便是作為對手的許多政客,對毛主席的第一印象都是正面的,都不得不佩服他的人格魅力。就像基辛格第一次見到毛主席一樣,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第一次會晤了毛主席,在毛主席的書房,他感受到毛主席高度集中的、不加掩飾的意志力,直接成了凌駕整個房間的中心。有人說,基辛格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就是訪華,而毛主席給他上的這一課,足夠他享用一生了。
那些美國大佬在毛主席面前,還真就是小學生般的存在!不管是尼克松感受到毛主席“思緒像閃電一樣敏捷”,還是老布什感受到“隨著會見的繼續,毛澤東主席似乎越來越有勁”,亦或者艾森豪威爾感受到毛主席是“人類意志的力量的突出證明”,都不是他們所能企及的,只有好好學習的份。可事實上,要學習毛主席的這種強大人格魅力,又豈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直到這些人一個個行將就木,或者紛紛去世,他們也沒有真正學到。
正如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所說:“毛主席的腦海里充滿了當代世界的變化!”又有多少人能第一次見到毛主席,就看透他腦海中的整個世界呢?普通人窮極一生,能夠走出國門的都不見得有多少,更何況整個世界,乃至整個世界的變化了。毛主席的偉大、慈祥、深邃、意志力強大等等,如同一座世界文明的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令世界矚目!
《第一次見到毛澤東》這本書,寫了70多位中外人士對毛主席的第一印象,每個人都從自己的感受描繪出一個全方面的毛主席。如果說,我們對毛主席的認識還停留在外表,那么與毛主席接觸過的人這些人,他們對毛主席的感受,則已經深入內心、直達靈魂了。雖然怎么看都感覺無法窺其全貌,但相較于無數未真正接觸過毛主席的人來說,這點了解還是彌足珍貴的。
我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其用意就在于豐富人們對毛主席的認識,進而更有針對性地學習毛主席思想。毛主席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幾十年了,但毛主席的精神,他所留下來的寶貴學問,卻值得我們不斷認真學習、鉆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